- +1
房子就是人的內心:詳解電影《綠皮書》里的每一幀建筑
文︱雙木(建筑戲劇籃球的雜交愛好者)
我們在看劇情時,看到的或許是主人公這一階段的關鍵性選擇;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到角色所處的物理空間時,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所有過去的總和」:空間會說話,空間會告訴我們所有角色沒有說出口的矛盾和掙扎。
今天我們來看《綠皮書》,這本夾在黑白二色中間的通行證。
1st
美國作為由移民大國,由各種文化碰撞所產生的新事物中,其一便是美式風格。美式風格以歐洲文化為根基,同時融合美洲大陸的狂放不羈,追求自然隨和,以簡單實用舒適為主。
《綠皮書》是雙男主設置,其中一個白人男主角,托尼,他家是典型的美式風格裝飾:花色布藝、花卉、地毯、實木家具、廚房壁柜……托尼家的客廳木質地板上,鋪著大塊地毯,布藝窗簾也有彩色花瓣的元素。

很簡單的實木床,床頭柜上放著一捧鮮花,床頭的墻面也鮮花壁紙裝飾。這些都是傳統的美式風格裝飾。加上床頭正中間的十字架,透露出其實托尼是一個很傳統的男人。
托尼的傳統,讓他繼承了老一輩的種族觀念,他甚至連黑人幫工喝過的水杯都要馬上扔掉,卻又不得不在停職的兩個月里,因生活所迫為唐工作。

再來看黑人男主,唐·雪莉,他第一次出場的環(huán)境。
會客區(qū)本來應該是一體的,在唐家卻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唐的主位擺放著非洲標志性裝飾,非洲象牙;旁邊的花瓶、椅子,都有黃金雕刻的非洲裝飾。


反觀托尼所坐的客人區(qū),則是典型的美式風格,樸素的實木桌椅,大塊的鋪地地毯。雖是一個簡單的會客區(qū)布置,我們卻看到了兩種文化的對比。


這或許也是唐最真實的矛盾,就像他在瓢潑大雨中的質問:我不夠黑,也不夠白,甚至不夠男人,那我到底是誰?
但從唐的主位來看,唐的內心或許還是更傾向于故土。
2nd
從社會階層來看,白人托尼是有相對優(yōu)越感的;從社會職業(yè)來看,演奏家唐又遠勝于酒保托尼。兩人的矛盾不僅源自這種社會環(huán)境,還有本身的個性差異。
托尼家的廚房、餐廳、起居室是三區(qū)一體的;并且廚房的面積比我們正常戶型偏大,因為在美式風格中,廚房不單只是做飯的區(qū)域,它還兼具人際交流的功能。


托尼的收入在當時應該算是底層,但他卻未縮減廚房、餐廳、起居室這三個區(qū)域的面積。這三個區(qū)域是家庭生活的重心,托尼享受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為了能在這個不大的家里保留與家人共處的空間,只能縮減臥室、書房的面積。

托尼家是擁擠而溫暖的。唐的住所,在卡內基音樂大廳的二樓,是如同宮殿一般大的房子。在當時的美國,這樣的房子只有社會最上流階層才能居住。
唐的裝飾也符合這種上流調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奢華,四處擺放的華麗裝飾物也迎合唐對高貴的追求——畢竟在遇到托尼之前,他是從來不會徒手撕炸雞的。

但是在空間設置上,唐家完全舍棄了家庭區(qū)域,只有臥室、琴房和會客區(qū)。客廳里擺滿各種價格不菲的燈具,在深夜獨自一人時,能陪伴唐的只有這一屋燈光。

當重視家庭溫情的托尼,遇上鮮少有與人親密相處經驗的唐,加上錯位的社會階層和職業(yè),他們兩人爆發(fā)矛盾是必然的。
劇中第一次矛盾,被安排在唐的客廳中。這次矛盾是相對隱忍含蓄的,兩人還在互相試探。
唐家會客區(qū)除了主客位置風格的區(qū)別之外,還在主位抬高了一階,直接產生視線差距。一般的主客位置只會在方位上做區(qū)別,像這樣主位明顯高于客位的,很少見。這種布置讓主人能以高姿態(tài)去和客人談話。

這種不平等的主客布置,正是因為唐不自信,才會設法讓物理環(huán)境有利于自己。偏偏他碰到的是心很大的托尼,在唐百般暗示下都沒能領會「其實我很想讓你來做我的司機但是我不好直接邀請你因為我要面子」這樣的意思。
這個階段的托尼和唐,互相抵觸,又因為各有所需而勉強湊在一起。
3rd
上路。除了在凱迪拉克 De Ville 第二代車上共同度過大量時間之外,另外兩個輾轉的空間是旅店和音樂廳。
先說旅店。
當時的美國南部,有些區(qū)域制定了專門的法律限制黑人的活動空間和出行時間。越靠近南方,黑人能入住的旅店越來越少,黑人專屬的旅店環(huán)境也在變差。有時候作為司機的托尼,能享受比他老板更優(yōu)越的居住環(huán)境。

一路往南來到肯塔基(Kentucky)之后,唐只能住廉價的汽車旅館。
汽車旅館是美國的一大特色,在唐那次巡演的 1962 年,那個時期最好的汽車旅館是「6 元汽車旅館」,每晚只需 6 美元。但唐住的這家顯然便宜得多,沒有餐廳,沒有其他配套設施,衛(wèi)生環(huán)境也不好,基本上是提供給貧困的底層人民居住的。
然而唐哪怕再有錢,作為一個黑人,也只被允許住在這樣的汽車旅館。


孟斐斯(Memphis)位于田納西州,是美國鄉(xiāng)村音樂中心,在這里,唐跟托尼尚且能共住一個酒店。
這家酒店的裝飾在當時來說已是十分奢華,走廊上懸掛大量水晶吊燈。水晶燈飾起源于歐洲 17 世紀中葉,當時歐洲人對華麗璀璨的物品及裝飾尤其向往;在深受歐洲文化影響的美國,水晶燈飾便是璀璨的代表。
馬賽克瓷片也為酒店增添了華麗的氛圍。馬賽克瓷片分純色、混色、漸變等多種搭配方式,和大面積石材相比,馬賽克的小面積色塊可塑性更高,色彩關系更豐富。酒店地面運用了馬賽克瓷片與大理石的搭配。



這個階段的托尼和唐兩人,由于社會制度下的物理空間隔離,雖然稍微有了些交流,但兩人的關系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4th
再來說音樂廳。
影片中出現的音樂廳,均為古典音樂廳:「鞋盒」式,矩形,整體窄而高,優(yōu)點是混響時間長、反射聲豐富。

古典音樂廳均采用「盡端式」舞臺設計,也就是將演奏臺布置在觀眾廳的盡端部位。舞臺除面向觀眾席開口一側,均有建筑界面包圍。其中包括世界公認音樂質量最好的三座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以及波士頓音樂廳。

音樂廳是很考驗設計師功力的,因為要考慮很多復雜的綜合條件。世人熟知的悉尼歌劇院,就音樂廳設計本身而言,其實是失敗的。悉尼歌劇院雖外形美觀獨特,但導致內部圓拱形的天花制造出過多回音,聲波很大;而且聲波可能反射至歌手身上,而不是到達觀眾席,收聽的效果也不好。片面追求外觀,會削弱建筑本身的意義。
影片中喬治亞洲(Georgia)的音樂廳,在兩側設置逐次跌落的挑臺聽眾席;挑臺的欄板是反射板,為觀眾提供大量側向短延時反射,增強音色飽滿度,讓音質更加優(yōu)美;而側墻上的雕塑、柱子、不規(guī)則包廂,像這樣的不規(guī)則突出物,都可利用來擴散音量。




唐擁有最好的演奏條件,有全場唯一的聚光燈,但他并沒享受到演奏真正的樂趣。唐的巡演是專門為主流社會的白人準備的,演奏期間,上流社會白人優(yōu)雅客氣;演出一結束,唐在他們眼中馬上從優(yōu)秀演奏家變成低等黑人,連上廁所都只能去院子里的木棚。

在這種高級音樂廳里,托尼作為唐的雇傭,只能在遠處旁觀。托尼在一路上看到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覺得很費解:為什么唐不好好在紐約待著,不僅賺錢還受人尊敬,非要到美洲南部來受罪?
演出的最后一站是伯明翰(Birmingham)。
在這里,托尼困惑了一路的問題終于得到回答。于是,當唐「果然又」不被允許進入餐廳用餐時,托尼力挺唐,拒絕妥協:所有在這里吃飯的人,都是為了一會兒去聽唐的演奏;而唐作為一個在白宮演奏過的音樂家,居然連跟他聽眾在同一場合吃飯的資格都沒有?


5th
二人離開酒店,來到附近的橘鳥餐廳,一家專門為黑人服務的餐廳。托尼進門的時候,明顯感到周圍黑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為了節(jié)約建造成本,橘鳥用了造價較低的鐵皮做頂棚。

在這種舞臺上演出,唐成名以后還是第一次。沒有聚光燈,沒有專門設計過的大廳,沒有穿著精致的聽眾,但是唐享受到了真正的演奏樂趣,還和黑人兄弟們來了一段精彩的流行音樂,收獲熱烈掌聲。黑人同胞們對于這個西裝革履的族內異類似乎也表示接受。


在這間簡陋的餐廳里,唐與托尼真正成為朋友。兩個人的空間也交匯到一起:托尼放棄自己條件良好的白人酒店,和唐一起入住廉價旅館。

《綠皮書》的故事在現實中發(fā)生在 1962 年,是美國平權運動高潮的前夕。當時美國南方執(zhí)行「隔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種族隔離政策。
這種物理空間的隔離,最初從田納西州(南巡演奏的其中一站)開始,白人和黑人的車廂是分開的,甚至將座位、區(qū)域都分開設置;后來,學校、酒吧等公共場所都效仿跟進。
托尼和唐最后能睡在同一個房間里,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打破關系的障礙,有時候從打破空間隔離開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