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貓精靈:隱私是智能音箱生命線,希望3年追平亞馬遜銷量
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推出第一款天貓精靈兩年之后,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已經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4月18日,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在北京發布會,發布了天貓精靈系列的三款新品:增加屏幕和攝像頭,可實現視覺交互的智能語音助手天貓精靈CC,具備64顆專業級美妝燈珠的智能語音美妝鏡天貓精靈QUEEN,即插即用的車載語音智能助手天貓精靈高德版智能車盒。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A.I. Labs總經理淺雪表示,2019年1月,天貓精靈從上市到銷量突破1000萬臺,僅用了18個月,比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達到1000萬臺成績快了6個月。
淺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希望天貓精靈在三年時間能追平亞馬遜智能音箱的銷量,并服務1億中國用戶。行業數據顯示,目前亞馬遜智能音箱銷量大約達到5000萬左右。
前不久,權威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報告稱,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保有量將突破2億臺,東亞尤其是中國市場異軍突起。其中,2019年美國將實現46%的同比增長;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場,2019年預計實現166%的同比增長,市場保有量從2018年的2250萬臺提升到2019年的5990萬臺。
從上市至今,天貓精靈受到非常多的挑戰和質疑。淺雪坦言,有用戶會問,“智能音箱是不是萬能搖控器?”“今天已經有了智能手機,那么智能音箱到底有什么用呢?”
淺雪認為,手機就像人類的器官,是一種工具,而智能音箱是可以聊天、對話的伙伴。“如果說蘋果用觸屏技術打開了移動互聯網,天貓精靈希望通過語音能力打開語音互聯網。”她表示,整個團隊更側重發展它的智力,去連接萬物,而不只是發展一款搖控器。
“人工智能也許在功能上還不那么強大,但它更像一個家庭成員,會和你聊天、關注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變化。智能音箱不需要成為下一個手機,但它會成為另一種必需品。”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在被問及最近用戶關心的智能音箱隱私保護問題,淺雪強調,用戶隱私是智能音箱的生命線。“從純技術手段上來講,我不認為現在(偷聽)是完全可行的。智能音箱只有在聽得懂那句訓練過的詞之后,才會聽用戶后面講的話。而那個喚醒詞,需要先去采集用戶怎么說這句話,再把它放到自然語言里面訓練,這就已經花了很大的投入。”
此前,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植入的智能語音助手Alexa,被曝有人類人工參與“監聽”。由于語音助手經常犯錯,尤其是俚語、口語、方言,因此亞馬遜需要雇傭人類員工,幫助填補算法的空白,但也引發了用戶對此類產品隱私問題的擔憂。
“關于隱私,我原來的老板跟我討論過,他問我,為什么人們會把錢放到銀行里去?為什么不選擇把錢放在家里床頭柜下面?……語音助手的確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還遠遠沒有完全被充分定義。所以,今天所有單維的解讀可能對于它本身的發展是不夠的。我認為時代是會記住的,人對于什么東西可控的和什么東西不可控(彈性的)。”淺雪說。
除了阿里,包括小米、百度、360等都在發力智能音箱產品。業內一個共識是,智能音箱承擔了智能家庭IoT(物聯網)入口、交互中心節點的功能。
淺雪表示,IoT本身還在起點階段,未來至少是萬億規模市場。她同時暗諷友商,“目前行業里有人在喊IoT,但可能做的是自己封閉生態的IoT。但是對我們來說不一樣,今天在我們的平臺上,所有的大小家電,都會跟我們發生關系,我們希望真正能夠推動整個IoT行業的發展。”所謂封閉,是指智能音箱只能連接其品牌生態鏈中的其他智能產品,而對其他品牌的產品并不兼容。
她還談到,IoT行業核心是要解決用戶用不用的問題,而不是解決要不要聯網的問題。“可以調查一下,設備聯網之后,到底激活了多少?最后使用了多少?沒有用的產品是根本沒有意義的。今天大家做加法實在太簡單了,比如你說這個凳子不能連個網嗎?我加一個WIFI模組,立刻連上網了,但這沒有用的,所以我們做語音,真正IoT這個平臺是讓人能更好地使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