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美首輪貿易談判會議結束,日本專家表示談判分歧明顯
央視新聞移動網4月18日報道,當地時間15日到16日,美國和日本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貿易談判的首輪會議。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與日方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茂木敏充在談判中重申了兩國在貿易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的共同目標,雙方同意再次會晤,繼續展開雙邊貿易談判。而日本國內的專家和媒體認為,日美雙方存在的分歧顯著,談判可能會長期化。
在這次談判開始之前,美方就拋出希望在協議中加入關于匯率的條款,而日方談判代表立刻表示,關于匯率的磋商應該由雙方財長進行。可以說,會談還沒開始,雙方的分歧就已經擺在了桌面上。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分析師熊野英生:日本和美國認識不同,日本認為去年安倍和特朗普舉行首腦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涉及了貨物和服務兩個領域,要先進行貨物磋商,再進行服務領域的磋商,這次是進行關于貨物貿易的磋商,具體來說,農產品和汽車是兩大焦點。
而美國方面希望締結包括服務在內的更多領域的自由貿易協定。特朗普政權去年12月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文書,說明了和日本進行貿易談判的目的,其中涉及的談判項目還包括信息通信、金融、投資、知識產權、醫藥品、醫療器械、匯率等22個領域。
熊野英生:美國的考慮是來年特朗普要參加大選,所以希望向美國國內進行宣傳。日本的談判對象實際上主要身份是美國的選民,而選民并不認為只談貨物貿易就可以,美國國內的選民希望談判涉及所有領域。
談判的焦點還是落在了對雙方來說都很關鍵的汽車和農產品上。特朗普認為,和日本之間的貿易赤字超過70%來自于汽車貿易,為了減少赤字,美國考慮設定從日本進口汽車數量的上限,如果日本不接受,就提高日本汽車關稅,逼迫日本讓步。
而打入日本農產品市場,也是特朗普的一個愿望。美國那些在農產品方面的競爭對手: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出口到日本的牛肉、豬肉、奶酪等等,關稅都已經下降。這對美國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響,美國農業界也在抱怨。所以美方要求日方下調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
熊野英生:雙方抱有共同想法可能不太現實,因為利害關系存在對立,所謂共同想法是想在談判中得出結論,美國對日本有兩張牌,一是在協定中加入匯率條款,日本匯率動向受央行貨幣寬松政策影響,美國有意借此抑制日本的匯率政策,二是汽車報復性關稅。
央視記者王夢:日美之間這一次關于貿易的談判比雙方預期推遲了差不多三個月,而主要內容還是在確定今后談判的框架,希望就談判的推進方式達成一致。日本國內普遍認為,談判很有可能會長期化,這次談判很有可能成為一場漫長的談判的開始。
(原題為《日美首輪貿易談判會議結束,日專家表示談判分歧明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