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秘書工作》再出硬貨:巡查組來聽匯報,會議席次怎么排?
“一次會議的成功舉辦,謀劃是首位,細節是關鍵,特別是會議席次的設計編排,對會議效果起著重要作用。席次設計一般遵循前排高于后排、中間高于兩側、左側高于右側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會議主題、參會范圍及會場情況靈活調整。”
4月17日,微信公號“秘書工作”刊發了一篇來自《秘書工作》雜志的文章,介紹了會議席次設計中的細節。這份雜志是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主管的全國性刊物,此前曾推出“如何控制會議時間”“怎樣講好黨課”“重復性文稿怎樣寫出新意?”等文章,受到系統內人士好評,普通讀者也能從中一窺領導秘書、秘書長、辦公廳(室)主任等崗位的工作內容。
4月17日這篇文章介紹,原則上,參會領導人數為奇數時,主席臺或內圈主席臺側采用單中心設計,為偶數時,采用雙中心設計。在黨委系統召開的會議中,若參會領導人數為偶數,往往采用座位居中設置,兩側一邊略緊、一邊略松的方式實現兩端視覺平衡,如果會場是固定桌椅無法移動,則采用單邊空位的方式。
當上級單位來本級單位召開現場工作會,不能簡單根據帶隊領導和本級單位領導級別來安排席次,因為無論帶隊領導級別高低都代表上級單位,席次設計需要結合會議主題。文章舉例稱,上級單位以工作組、巡查組的形式,來檢查工作、聽取匯報、反饋情況等,會議席次一般設計為“雙方對坐式”,便于匯報工作。又如,上級單位來人較少且是調研類會議,可以采用“同側平坐式”,便于聽取了解情況。
此外,文章指出,當表彰會議中的參會代表和會議主題密切相關之時,會議席次設計要體現對代表的尊重。一是主席臺就座。例如,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受表彰的代表被特地安排在主席臺,當工作人員宣讀表彰名單時配合鏡頭特寫、少先隊員獻花等設計安排,可謂會議席次精致考量的典范。二是臺下居中居前就座。如果場地有限或受表彰代表不適合臺上就座,臺下就座就要考慮居中居前,按每輪領獎人員數量設置就座區域座位,方便其上下場出入,安排工作人員做好引導和現場控制,以確保會議莊嚴肅穆。
而對于一些“特殊情況”,這篇文章指出,會議席次設計上也需統籌安排。例如,參會代表年紀較大或受邀代表行動不便需輪椅進出時,通常考慮將其安排在端頭方便出入的位置,且前后排間距相應加寬,并在工作人員席出入方便位置安排相應服務人員。又如,參會人員出現特殊情況希望坐靠邊的位置時,可安排在相對原來座位排位靠后的端頭位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