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織里風波過后:政府開始干預,有童模拍攝外景涉違建被拆
4月13日,浙江湖州織里鎮最大的童模攝影基地“壹號基地”,已看不到昔日熱鬧的拍攝場景,基地內一處外景拍攝場地已被作為違建拆除。
“平時天天拍,最晚凌晨也有人拍,最近有人投訴,基地要求晚上八九點鐘就停止拍攝。”基地內的工作人員說,今后都轉為室內拍攝,最近幾天下班早了,4月13日還停業了一天。
織里從事童模拍攝行業的人們沒有想到,幾天前的一段視頻,會引發如此大的風波。
4月9日,童模妞妞被媽媽踢踹的視頻在網上熱傳,事情很快發酵,從虐童質疑延伸到了對整個童模行業的反思。處在輿論中心的妞妞媽也向媒體承認,拼命接單讓她和女兒都身心俱疲,妞妞越來越紅,她的欲望也越來越大,以致被金錢蒙蔽,不僅迷失了自己,對孩子也關心不夠。
“拆除違建只是我們規范工作的剛開始?!笨椑镦傉涛拿鬓k的沈哲婷主任告訴澎湃新聞,鎮政府教育科正在對全鎮內范圍內所有中小學和幼兒園進行人數摸排,對象包括參加過演出、拍攝或正在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的童模。“在對童模進行家訪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有反感、不愿意拍攝的,會進行及時的干預?!?/p>
在這場風波中,對童模的保護意識正在被喚醒。

降溫
4月10日,“童模妞妞被媽媽踢踹”事件發酵后的第一天,湖州“六度攝影空間”拍攝基地店長王明明顯感受到了影響?!爱斕炫臄z人數就少了90%。”
王明統計,從4月10日到4月14日,拍攝組的數量,從之前一天平均20到30組降到了每天兩三組。在本該是拍攝高峰期的周末,4月14日(周日)下午,澎湃新聞看到,這家攝影基地內僅有兩個攝影組在拍攝。
“再過一個星期還是這樣的話,下個月咱們連飯可能都吃不上了?!蓖趺髡f。六度攝影空間位于湖州市吳興區吳興大道一家多媒體產業園內,基地是全開放空間,王明猜想,很可能是因為童模媽媽和小童模害怕自己的圖片被外人拍攝上傳至網絡,所以不到這里來進行拍攝。

織里鎮的其它拍攝基地對陌生人有了提防。壹號基地和星夢園攝影基地在入口處加強了人員登記,同時禁止進入者拍攝照片。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王明有些想不通。
2017年,30歲的王明跟著自己當時的老板從上海來到織里,在六度攝影基地落了腳。平時的工作任務除了看管場地,還負責給童模換衣服、削鉛筆,陪孩子們玩等。
六度攝影空間有近4000平方米的室內面積,還包括室外的拍攝場地。在王明看來,類似的攝影基地在織里鎮遍地開花,得益于這里的特色產業——童裝。
王明曾經在哈爾濱老家的童裝批發市場看到,多數童裝來自織里,當時他對于織里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這是中國最大的童裝生產基地。”
“時尚看巴黎,童裝看織里”。在王明的描述中,一年前,六度攝影空間最好的情況下一天能接30個左右的攝影組,每個組的成員包括攝影師、妝發師、童模媽媽和其他助手。5扇銀色邊框的梳妝臺前“熱熱鬧鬧”的,“助理在熨燙衣服,小模特化完妝很快就換下一場?!?/p>
攝影基地的室內,用黃色斑馬線裝飾的是潮酷風格、粉色的是公主風、白色或純色布景的是小清新風格,近4000平米的面積,上下兩層?!熬唧w有多少場景數不清?!蓖趺髡f。
如今面對冷清的場景,王明有些擔憂,織里形成的童模產業鏈還能否繼續。
在童裝行業從業近20年目前經營一個拍攝基地的萬小利也有同樣的擔憂。4月13日下午,萬小利的拍攝場地內,服裝按照款式平攤在地面上,他稱這些本該是模特拍攝的服裝,因這幾天約不到模特,統一改成平拍。
4月13日晚8點40分左右,織里鎮的星夢園拍攝基地里燈光亮著,在室外依稀可以聽到閃光燈聲音。但基地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最近受到的影響已遠超想象,“來拍攝的廠家減少,基地將于5月1日關閉。”
星夢園拍攝基地另一位相關人士說,基地關閉是為了“整體要轉行”。
童模被罵或被打是不是常有的事?孩子們是不是常拍攝到凌晨?“妞妞被媽媽踢踹”事件發酵后,網友的質疑拷問著童模行業的業內人士。
“工作凌晨結束的現象有,但并不多?!蓖趺鹘忉?,工作到凌晨的現象可能是由于拍攝的模特多了,工作檔期安排的時間比較晚。
有著7年童模拍攝經驗的攝影師張勇說,拍攝時間晚是存在的,“不過我們發現小孩疲倦了,打哈欠了,自己會停止拍攝。”他解釋,如果繼續往下延長拍攝,“小孩累的同時,我們也很累?!?/p>
王明說,這幾天受到影響,織里拍攝的旺季很可能會提前結束。多名織里童模行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織里的旺季集中在4月1日至5月20日前后。到了6月份暑假期間,“整個織里的馬路上空蕩蕩的。”
“織里模式”
織里完善的童裝產業,也衍生出了完善的童模市場。多名受訪者告訴澎湃新聞,織里的童模拍攝已形成一套系統,其中包括各個環節,有攝影工作室、廠家、家長,以及化妝搭配師、平拍師、修片師等。
童模的需求有多大?目前沒有官方統計。據織里鎮人民政府童裝發展辦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織里從事童裝生產的廠家有1.3萬家,這還不包括同樣對童模展示有大量需求的淘寶店。
在織里鎮利濟中路的街道上,是一家挨著一家的精品童裝店。一家童裝店的店主介紹,店里的童裝是“掛樣”,即將衣服掛在門面中,供各地的商戶、淘寶店店主拿貨,起拿件在10件-50件不等。
王明和張勇認為,童模無法滿足這些商家的需求?!巴b太多了,能拍的模特不多。也就那些?!睆堄抡f。

廠家通過童模展示自己的服裝,供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家比較挑選。攝影師張勇認為,模特與服裝能互相成就, “很可能因為一件衣服,模特火了,也很可能因為一個模特,服裝的版式火了。”
萬小利認為,除了廠家多,織里對童模的需求,“很可能與織里童裝流轉的速度有關。“
在近20年的從業時間里,萬小利做過童裝生產、淘寶店、童模拍攝基地。他說,織里模式下的童裝流轉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跟其他地方的服裝速度不一樣?!?/p>
他回憶,在2000年時,他廠子的出版量在一個季度4-10個版(板型、款式),互聯網發展后,最近3到5年內,大的廠家一個季度的版式多的就要100多個版?!把邪l(服裝款式)的速度跟不上,就會被行業淘汰?!?/p>
王明也認為,織里模式的“快”,在于廠家出版式的速度。他在拍攝基地曾目睹過兩個廠家在前后兩天內同時出同樣一個童裝的版型,商家因為要“搶出版的速度,童模不得不加快拍攝節奏。
童裝更新的速度,也催促著童模拍攝的速度。攝影師張勇說,他曾看到過比較火的一組男生童模,不用化妝太多,搭配不復雜,“可能拍一件的時間在45秒,換一件衣服20秒?!?/p>
張勇說,模特工作量有時會過大,原因之一在于“拼單”。他說,有些小廠家,拍攝的服裝量不多,照片又要得急,這時需要臨時給模特額外增加工作量,比如“原定30件的工作量,臨時加可能會有四五十件,這樣拍攝時間肯定要往后延長。“
一位曾打算讓孩子去嘗試童模的媽媽告訴澎湃新聞,她在了解了織里模式后,放棄了讓孩子做童模的念頭。她稱,本意讓孩子學模特就當作是去上 “興趣班”,但織里的“工作時長”讓她放棄。
另一位來自長春的王媽媽,2018年把一對雙胞胎女兒帶來織里讀書上學,利用業余時間拍攝。她這樣做,緣于孩子在一次走秀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王媽媽認為,“孩子可能有這方面的天賦,就想往這條藝術的路培養?!?/p>
王媽媽說,她曾帶著孩子在上海接受過劇組的邀請,但要等“好幾個小時,才會有一次上鏡機會。時間短,報酬不多。”出于現實的考慮,她把孩子帶來織里發展“試一試”。
“在北方培養孩子的條件有限?!蓖鯆寢屨f,來到織里后,關于孩子的服裝搭配、找廠家拍攝等工作都是她來做。
規范
4月12日,妞妞媽媽徐麗(化名)婉拒了澎湃新聞的更多采訪,只是說“沒有什么好談的,現在講什么都是錯。”
她還向澎湃新聞發來兩段妞妞拍攝時的小視頻,總時長為26秒,妞妞身穿條紋連衣裙或白色短袖,面對著鏡頭扭腰跳舞。徐麗說,這些視頻都是在妞妞無意之間抓怕的,“她特別活潑外向,如果是被虐待的孩子會這樣?”
踢妞妞的視頻發酵后,面對網友的質疑,她曾反復通過媒體道歉。有網友甚至找到了她之前“用衣架打妞妞的視頻”,她對澎湃新聞解釋,當時只是嚇孩子,“真沒打孩子身上”。
此事發酵后,4月11日晚間,淘寶號召110家淘寶童裝店主聯名呼吁規范童模拍攝保護兒童權益,規范童模拍攝行業。這些店主呼吁,商家與品牌聯合起來,嚴格規范童模拍攝,嚴禁一切粗暴對待兒童的行為,拒絕使用一切在拍攝過程中存在損害兒童權益行為的圖片/視頻。 此外,妞妞拍攝的童裝圖片被撤下。
從線上到線下,在織里鎮,針對童模的兒童保護意識也被喚醒。
在被織里攝影師稱為最大拍攝基地的“壹號基地”,場地負責人稱,晚上9時至9時半會對拍攝時間強制進行干預,要求結束拍攝工作。 K攝影空間和六度攝影空間的負責人也都表示,近期在晚上9時到9時半就會強調拍攝結束。

攝影師張勇認為,童模的拍攝時長應該受到約束,攝影行業也需要有一個行業內的規定。此外,應該設立童裝攝影協會,設立相關標準。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常莎律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采訪時提到,在童裝市場火爆的背后,童模們的權益保護卻成了法律的灰色地帶。由于兒童自我判斷能力較弱,在“要不要成為童模”的問題上基本上由家長說了算,孩子沒有自我選擇的余地。
如何規范童模市場,保護童模權益?織里鎮政府也在想辦法。妞妞被踢事件發酵后,織里鎮鎮政府教育科牽頭,在全鎮范圍內,針對在織里參加過演出、拍攝或正在培訓機構培訓的童模進行摸排,范圍包括全鎮中小學及幼兒園,街道辦、學校和培訓機構“分頭統計”。
織里鎮政府宣教文辦教育科科長朱佩4月15日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涉及人數為139人,其中或有重合之處,需要進一步對比、核實?!坝蓪W校反饋來的數據顯示,這些孩子中,3~6歲、8~10歲的居多。”
織里鎮宣教文辦主任沈哲婷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摸排工作開展后,會對這些孩子進行家訪。若在家訪過程中“發現孩子(對拍攝)反感”,政府部門會予以干預。
“這只是一個開始。我相信對我們的織里是好的?!鄙蛘苕谜f。
4月13日周六的傍晚,無人拍攝的“壹號基地”場地內,一位工作人員的家屬正在跟自己的兒子聊著一串數字。這串數字經媒體報道后,成為童模經濟過熱的縮影。
“你想不想一天賺兩萬多?年收入三四百萬,你想不想做?” 爸爸語氣略帶調侃地問。男孩沒說話,走在爸爸的身后,用腳做出踢爸爸的動作。
(文中提到的王明、張勇、萬小利均為化名,為保護受訪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