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走到一半的留學路:消失的中介和維權的學生

2019-04-1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記者 | 王伊文 鄭昕煜 唐青青 徐暢 杜詩榕

文字 | 王伊文

編輯 | 張穎鈺

三小時,一百多人。林俐創建的微信群“留學中介受害者聯盟”正以她始料不及的速度壯大。

林俐是上海大學的大四學生。2017年,經朋友推薦,林俐聯系上留學機構“益思商科”顧問。林俐提出簽約,顧問卻一再拖延。三個月后,該顧問從“益思商科”離職,自己成立工作室。“積累了一定生源之后,很多顧問都跳出來單獨干。”林俐說。

出于對顧問口碑的信任,林俐最后簽約了她的個人工作室。結果一年多來,對方僅提供過一次時長8分鐘的學校介紹。今年2月,林俐向顧問提出解約退款,被拒絕后,她走上了維權之路。

和朋友吐槽時,林俐發現,有類似經歷的不止她一人。3月1日晚,林俐創建微信群“留學中介受害者聯盟”。她和朋友在留學交流群、朋友圈、微博上擴散群聊消息,群成員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人。

由于留學中介掌握更豐富的申請信息,與中介合作成為越來越多“出國黨”的選擇。教育部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從13.4萬增長至54.5萬,簽約留學中介人數占留學總人數的60%。根據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截止2016年,擁有中介資質證書的中介留學機構625家,其市場規模約為77億元。

2006-2016我國出境留學人數 圖片來源于網絡

與此同時,留學中介業務中的亂象也被頻頻曝出。合同中出現“霸王條款”、顧問工作拖延、顧問言語騷擾客戶、中介監管渠道不暢……截至發稿,“留學中介受害者聯盟”已有493人。“出國黨”們為了申請便利簽約中介,卻沒想到,中介會成為阻礙留學之路的“絆腳石”。

會變臉的中介

2017年3月,經同事推薦,設計專業大三學生石嵐簽約了上海順順留學中介,想要報考法國的學校。在簽約前的咨詢環節,顧問牛玉婷態度熱情,還提到自己的老公是法國人,所以她對當地的院校申請非常了解。在石嵐看來,當地人更了解國情,申請也會更靠譜。

令石嵐感到奇怪的是,牛玉婷將見面地點定在上海學為貴語言培訓學校,而非順順留學中介機構。見面后,牛玉婷拿出一份簽約“學為貴”的合同,她告訴石嵐,簽約“學為貴”的價格更低,如果將“學為貴”推薦給別人,還有每人1000元的獎學金發放。

石嵐感到不可思議,她不理解,一個顧問怎么可以同時拿兩個公司的合同?“學為貴”是語言培訓學校,并不是專門的留學機構,石嵐堅持簽約順順留學。一年之后回憶這段經歷,石嵐發現其中充滿疑點,但在當時,急于開始申請的石嵐沒多想,簽約并一次性付清全款17100元。

17100元對石嵐來說并非小數目。從大一開始,石嵐就在各大快時尚品牌商店兼職,時薪18元。為了攢錢,她通宵加班,過年過節也去兼職,三年多才攢到。

石嵐本以為,簽約中介后自己的留學申請會更加順利,可現實卻出乎她意料。簽約后,顧問牛玉婷僅向石嵐發送過一封個人信息采集郵件。2017年申請季開始,石嵐多次催促牛玉婷開始定校和文書工作,但牛玉婷都以“不在上海”等理由拒絕,承諾的“電話溝通”從未兌現。

臨近畢業時,牛玉婷還未完成第一階段的定校書和文書準備。面對石嵐的催促,牛玉婷稱石嵐雅思成績太低,要求她先提高分數再做后續申請,石嵐“感覺是自己的問題”。留學申請和畢業設計的壓力纏繞著石嵐,她整晚整晚地睡不著覺,“好像搞砸了自己的人生”。

18年底,石嵐和法國院校的招生老師溝通才發現,自己的成績早已達到法國諾歐商學院等三所院校錄取要求。此時,她已經錯過了應屆生招聘,也錯過了第一輪留學申請。

法國諾歐商學院招生郵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同樣“被留學中介坑”的還有來自加拿大的陪讀家長李華。兒子即將高中畢業,平時成績不是特別理想。李華“怕耽誤孩子”,找到了國內的津橋留學中介,想讓中介幫忙選學校。

在津橋留學的官網上填寫個人信息后,顧問主動找到了李華。當時李華為兒子的成績犯愁,顧問經常安慰她,這讓李華對顧問的好感度逐漸上升。簽約之前,李華連合同都沒看到,就交了服務費15000元。

簽約前“暖心”的顧問,簽約后卻突然不見蹤影,總是不回復消息。中介為李華的兒子選了六所學校,其中一所并不招收李華兒子這樣的國際生。為了選校,李華一晚沒睡,不停查找學校資料和招生標準。她把一大堆資料發給中介顧問,對方只告訴她“選標準最低的”。

第二天,李華向中介提出退費,12月10日,雙方簽定終止協議。協議規定,津橋留學扣除20%服務費,退款將在30個工作日內到賬。1個月后,津橋留學改變說法,稱將扣除40%服務費,理由是合作已經進行到文書制作階段。李華告訴記者,津橋留學僅制作過一封個人申請表,并不是所謂的“文書表格”。

被投訴的不僅有個人工作室和小機構,新東方這樣的“明星留學中介”,也有人反映“服務不善”。四年前,深圳大學的大一學生周之淇對新東方有“一種比較正的印象”,卻沒想到自己的留學顧問被頻繁更換。第二個顧問在申請季期間休產假,卻未及時告知周之淇,導致她錯過了第一輪申請。

記者撥打了新東方、順順留學、津橋留學三家中介的客服電話,對于上文提到的幾個案例,客服人員均回答“不清楚”。順順留學的一名顧問稱,從業以來沒有遇到過拖延文書的狀況。她向記者保證,選擇了順順留學,出國的成功率是100%。

陷阱與擦邊球

林俐告訴記者,大部分留學機構都是先付錢后簽合同。簽約之前,林俐并未仔細審核合同,等到開始維權,林俐才發現自己簽的是“霸王條款”。

合同規定,顧問需要提供前期咨詢、選校、文書制作、網絡申請、面試輔導、行前準備等六項服務,但并未規定每一項服務的截止日期。在解約條款中,中介機構卻以具體日期規定退款數額。林俐提出解約后,顧問按照日期退還40%服務費,但其提供的服務僅停留在第二階段的選校。

石嵐的中介服務合同則多了一條仲裁協定,若雙方發生糾紛且協商不成,需向北京某仲裁院提交仲裁申請,而不是向法院起訴。仲裁的起訴成本遠高于普通法院的起訴成本。身處上海的石嵐需要前往北京參與開庭裁決,來回的路費和律師費都要自己承擔。

上海志致遠律師事務所的何志勇律師曾處理過多起合同糾紛案件,他告訴記者,法院庭審要求公開,仲裁則不然,如果發生糾紛,仲裁對留學中介造成的聲譽影響較小。

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顯示,截至2016年12月20日,獲得自費留學中介資格認證的中介機構共625家。何俊勇律師稱,部分中介機構掛靠在有資質的機構下,在經營過程中“打擦邊球”,另有一些公司或個人則完全沒有資質。

林俐簽約的顧問就屬于沒有服務資質的“冒牌中介”。提出解約后,林俐仔細查詢了合同中提供的工商營業執照,上面寫明,該機構只能提供教育咨詢服務,不能提供中介服務。

留學顧問資質問題并無明確審查標準和明文規定,不同留學中介聘用顧問的標準也不一樣。記者致電津橋留學和順順留學獲知,津橋留學僅要求上崗顧問擁有海歸背景,順順留學的顧問招聘標準是行業五年以上工作經驗且“口碑好”。

留學機構內部有一套監督顧問的機制。如果對顧問不滿意,客戶可直接在日常溝通的微信群中投訴顧問,津橋留學會派遣專員監管顧問服務。順順留學則配備了在線監督平臺,要求學生每月給顧問打分,并安排專員每月通過電話回訪。若接到投訴,由客服負責調解,情形嚴重者,由顧問上級解決矛盾。

這一套看似完備的監督體系卻有“形同虛設”的時候,石嵐說,她曾在監管平臺上打差評,從未收到任何反饋。

順順留學內部投訴頁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3月,石嵐前往上海順順留學投訴,工作人員曾留給她前臺電話。發稿前,記者撥打該號碼,卻被告知是空號。記者聯系順順留學北京總部高級客戶關系管理經理李明,李明拒絕作出回應。

維權之路

3·15前夕,林俐及其父母聯系到律師,與顧問所屬的工作室達成協議,退還林俐75%服務費。協議中明確要求,林俐不對外發表有關公司的任何負面言論,否則視為林俐違約。

拿到退款后,林俐并未停止維權。3月18日,林俐向北京12315舉報該留學中介異地經營、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3月27日,12315通過短信告知林俐,中介公司異地經營不屬實,不予立案。而在舉報之前,林俐拜托北京的朋友兩次前往公司注冊地址。朋友發現,注冊地址空無一人,詢問周圍的商戶與物業,均稱沒有見過有人出入此地。

李華的退款過程并不容易,承諾的退款沒有在規定日期內到賬,津橋留學的說法也發生了180度大轉彎,聲稱這不屬于自己的職責范圍。與此同時,顧問趙歡開始騷擾李華。短短幾天內,趙歡不停給李華發短信、郵件、微信,罵李華“傻逼”“慫蛋”“神經病”。李華還接到了不同留學中介的電話,一問才知道,趙歡把她的電話發到了移民留學中介平臺上。

中介內部投訴協商無果是大多數人遇到的問題。對此,何俊勇律師建議委托人向教育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局投訴,查詢中介機構是否有服務資質;或前往公安機關報案,確認中介是否涉及違法。除此之外,委托人可向法院起訴,或向媒體曝光。

趙歡發給李華的微信驗證消息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去年9月,石嵐和順順留學北京總部通電,工作人員告訴石嵐,牛玉婷不在國內,公司無法電話聯系到顧問本人,上海分部沒有其他顧問能負責法國申請業務。

今年3月,石嵐再次向上海順順留學投訴,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上海法國申請部門已撤銷,所有法國申請業務已并入北京總部。石嵐這才明白,當時顧問為何一再拖延自己的申請,而她一直被蒙在鼓里。

內部投訴無法解決問題,石嵐撥打上海315熱線,對方稱不能解決,建議她起訴。石嵐又前往上海公安部門報案,公安局卻告訴石嵐,公安只受理刑事案件,經濟合同糾紛屬民事行為糾紛,公安局沒有管轄權。石嵐試圖通過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進行中介投訴,但網站顯示系統正在進行升級改造。

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中介投訴頁面

所有的投訴渠道都被封死,求助無門的石嵐決定向媒體曝光。由于簽訂了保密條款,石嵐無法將合同公開給媒體。她撰寫了一份23頁的文件,標題為《毀了大學生的追夢路——順順留學!大學生的人血饅頭好吃嘛?》。石嵐把文件投給上海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都沒有得到回復。她致電上海電視臺,客服告訴她,如果三天內沒有回復,就說明這條新聞沒有價值。“這個事一直是冷冰冰的,人家都會看你這件事情有沒有價值。”石嵐說。

4月2日,澎湃新聞發布題為《合同到期了留學機構沒申過學校顧問也已離職,維權有多難?》的報道,詳細記敘了石嵐的遭遇。報道發出后,順順留學主動聯系石嵐,表示愿意退還其全款服務費。

“風險與成本是成反比的。”何俊勇律師建議,與中介簽約之前,委托人可通過咨詢律師、與示范文本對比、上網查詢等方法審核合同,顧問的口頭承諾一定要在合同中體現,不能因為前期交流順暢就草草簽訂。“因為到了法庭上,口頭說的廣告說的都不作數了,只有合同上白紙黑字寫的東西,才是法院會考量的。”

3·15世界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天,林俐和群里的朋友共同整理了一份2800字的《留學中介避坑指南》,其中收錄了有關維權和找中介的群討論,包括簽約之前的注意事項、合同中的陷阱、維權途徑等。

晚上8點,林俐在微博上發布《指南》,加上了與315、留學中介相關的10個話題標簽。但林俐很快發現,這條長微博淹沒在各類留學中介廣告里,“根本看不到我們發的內容”。

(俞夢雪對本文亦有貢獻)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林俐、石嵐、李華、周之淇為化名)

排版 | 俞夢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新源县| 汕尾市| 泌阳县| 阿合奇县| 伊宁县| 曲阳县| 望都县| 海晏县| 曲沃县| 桂林市| 云林县| 遂昌县| 虞城县| 佛冈县| 晋州市| 黄石市| 琼海市| 南漳县| 华池县| 齐齐哈尔市| 张家港市| 鹰潭市| 临武县| 余干县| 盐山县| 德化县| 兴和县| 青河县| 年辖:市辖区| 吴川市| 新余市| 全椒县| 石首市| 岳阳县| 翼城县| 天祝| 石屏县| 北京市| 深州市|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