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暴發“超級真菌”,專家:上海暫無病例一般不感染健康人

美國多地暴發“超級真菌”,你也處在恐慌中嗎?
據媒體報道,近日,美國暴發了一種名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藥性真菌,目前已有587例確診病例,遍布12個州。耳念珠菌致死率極高,大多數患者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且伴有各種器官衰竭等,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死亡。
這個“威力巨大的超級真菌”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海瑞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倪語星教授表示,其之所以被稱為“超級真菌”,一是因為耳念珠菌的耐藥性比較強,部分耳念珠菌菌株對臨床常用的抗真菌藥都有耐受性;二是血液感染致死率高;三是耳念珠菌鑒別困難,用傳統的生化鑒定、顯微鏡觀察等方法進行鑒別,它和普通的念珠菌幾乎沒有分別,因此誤診可能性較大。
上海市疾控中心方面指出,據報道,目前我國有18例感染耳念珠菌的病例,但上海無此類病例報告。并非所有的耳念珠菌都是超級真菌,只有對多種真菌藥物耐藥,并有較強的致病性的耳念珠菌才被認為是“超級真菌”。
不過,這種“超級真菌”一般不感染健康人群。
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耳念珠菌不會感染健康人群。這是一種醫院內感染真菌,一般僅在住院病人(特別是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通過人與帶菌者或帶菌物體的接觸傳播。
“根據文獻報道,感染耳念珠菌的危險人群一般有以下幾類:一是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的人群;二是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呼吸管、飼管和膀胱導管的住院病人;三是長期住院的病人;四是免疫系統缺陷的病人。” 上述疾控中心專家表示。
倪語星也表示,對于普通健康人群而言,耳念珠菌并沒有什么影響,也不需要預防。但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感染,比如體弱的老年人、新生兒、糖尿病患者、重癥監護室患者及術后患者等。因此,聚集著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應該充分引起重視,繃緊院感(醫院院內感染)預防管理這根弦。
“目前,隨著檢驗技術的提高,耳念珠菌可以通過質譜技術和分子生物學鑒定方法來鑒別。”倪語星表示,自從2009年在日本首次發現,盡管已有近十年的研究,但耳念珠菌的來源目前尚不明確。
倪語星進一步介紹,不過,該真菌在普通環境或空氣中幾乎從未檢出,但是它黏附能力很強,會十分頑固地黏附在環境表面。因此,醫療器械如呼吸機、血透留置導管等接口處的清潔十分重要,必須做好更為充分的消毒。
另外,耳念珠菌對于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廣譜三唑類抗真菌藥有較強耐藥性,但棘白菌素類藥物對于部分菌株尚有治療效果,所以并非完全“無藥可治”。
那么,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上海市疾控專家以及倪語星共同指出,對于健康的人群,即使是那些可能接觸患者的人,感染耳念珠菌的風險也十分低,但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經常用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是預防耳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方法。其次要遵醫囑服藥,不亂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藥,另外還要合理運動,強身健體,增強自身免疫力。這三點都是普通健康人群能夠做到的。
另外,若前往醫院探視患者,應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隔離衣等做好隔離防護,離開醫院前應徹底洗手并用速干手消毒劑擦拭雙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