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潤影業凈利下降9207%被ST,與資本的博弈成全了誰?
作者:龐李潔
3月29日,由孫儷、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持股的公司海潤影業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從4月1日起,海潤影業在新三板的股票簡稱變更為“ST海潤”。值得注意的是,在股票交易市場在,股票名稱前冠以“ST”意味著警示股民該公司目前存在退市風險。
公告中指出,海潤影業在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4807萬,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海潤影業的累計虧損額已經達到1.1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為-2449萬?;诖耍残抛C券認為海潤影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

海潤影業業績虧損并非個例,2018年,新三板虧損的影視公司預計多達15家-20家,而在A股,由于商譽等資產減值導致的虧損現象同樣不再少數,影視公司“虧虧虧”的業績爆雷狀態成了行業的普遍現象。
2018凈資產-2449萬被標“ST” 業績長年虧損,僅2017年盈利53萬
根據新三板的相關規定,掛牌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將被冠以“ST”實行風險警示并予以公告:
1、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3、全國股轉公司規定的其他情形。
在發布風險提示公告之前,海潤影業剛剛披露了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807萬,較上年同期暴降9207%,由盈轉虧。同時,公司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449萬,較上年同期下降204%。

目前,海潤影業的主體業務為電影投資,財報數據顯示,海潤影業在2018年的電影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473萬,占總收入的63.5%。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收入主要來自于影片《幕后玩家》,因為在報告期內,《幕后玩家》是海潤影業輸出的唯一一部影片,該片票房3.58億,片方分賬超1億。
盡管《幕后玩家》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與海潤影業運營項目的低迷表現相比,依然很難扭轉公司長期虧損的局面。

具體到海潤影業的運營項目上,據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統計,2011年至今,海潤影業主控或參投的電影共23部,其中僅6部票房過億,且沒有一部票房超過8億的作品。

另外,奇幻類電影在《捉妖記》《美人魚》等影片帶熱市場之后,近兩年受現實題材擠壓,熱度有回落的趨勢。同時,奇幻類電影整體投資規模較大,例如,海潤影業參投的古裝奇幻電影《萬王之王》預計投資達到10億元,而海潤影業長期虧損,電影市場資本遇冷,此時布局如此大制作的影片似乎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孫儷、趙麗穎等似“掛名”股東 海潤發力資本運作之后作品實力趨弱
海潤影業曾是海潤影視的全資子公司之一,2016年從海潤影視拆分出去后掛牌新三板。而海潤影視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老牌”影視公司,先后出品《玉觀音》、《一雙繡花鞋》、《重案六組》系列等作品使其名聲大噪,之后又有《小兵張嘎》、《亮劍》、《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等相繼面世,不斷向市場輸出高品質作品。

海潤影視和海潤影業都有各自的明星股東,其中,在海潤影視的背后,明星股東有孫儷、蔣欣、連奕名等,其中孫儷持股2.37%。除明星外,海潤背后還站著20多家投資機構,其中的湖南富坤文化的股東中,還包括華誼兄弟和芒果傳媒。
另外,在海潤影業的背后,孫儷(孫麗)仍是持股6.13%的股東,另外劉詩詩(劉詩施)、郭濤分別持股4.38%,三人均位列前十大股東。除此之外,趙麗穎在海潤影業持股1.77%,高云翔持股0.9%等。

2017年,海潤影視又嘗試借文投控股沖擊A股,然而,作為三家標的公司之一的海潤影視,由于近幾年輸出高品質作品的實力趨弱,公司與年輕市場逐漸偏離等而率先被“拋棄”。
同時,海潤影視的明星股東與公司的關系也越來越雞肋。孫儷在2011年之后主演的《甄嬛傳》《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影》等幾部重點影視作品中,海潤影視都未參投;劉詩詩與唐人合約到期后不再續約,發展重點開始偏向老公吳奇隆的公司稻草熊影視;趙麗穎也在今年以合伙人的形式與李冰冰走在一起;高云翔陷入性侵丑聞……

整體來看,這些明星股東更像是在海潤影視“掛名”持股,她們各自的工作重心幾乎都不在海潤影視,且各自的發展都與海潤影視沒有太多交集,因此也很難給海潤影視的業績帶來實際性的影響。再加上海潤影視近幾年忙于資本運作,其作品與年輕市場漸行漸遠,高爆款率的作品輸出實力不再,也很難再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商譽爆雷、資產減值 影視公司普遍“虧虧虧”
海潤影業低迷的業績僅是當前新三板影視公司的一個縮影。據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統計,截至目前,在已披露2018年業績的新三板影視公司中,中廣影視、德豐影業、頂峰影業、能量傳播、金天地五家的凈利潤都處在虧損狀態,其中頂峰影業、能量傳播和金天地的業績由盈轉虧,凈利潤同比變動劇烈,分別達到-436.37%、-271.99%、-604.25%,相對應地,三家公司的凈資產也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

低迷的業績表現也在進一步影響著新三板影視公司的融資情況。2018年,在新三板100余家影視公司中,僅有9家公司拿到融資,融資總額僅3.1億元。而且,新三板根據公司的業績表現將所有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兩大板塊,在2017年底改革創新層標準后,要求合格投資者人數不少于50人,受此影響,2018年僅有1家影視公司進入創新層。
值得注意的是,影視公司大面積虧損的現象并非僅集中在新三板,包括華誼兄弟、印紀傳媒、慈文傳媒、華錄百納等在內的多家A股影視公司中同樣出現了集中性的業績虧損,而業績爆雷的主要原因便在于公司及子公司對應收款項、固定資產、存貨、商譽等各類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進而導致公司凈利潤劇烈下滑。

海潤影業被標注“ST”警示存在退市風險,也是資本市場再度向影視行業敲響警鐘,隨著明星資本化全面遇冷,影視公司因“買買買”而產生的商譽集中爆雷,資產大面積減值,盲目圈錢的影視公司離場,企圖以資本運作“割韭菜”的公司招致反噬,行業的資本泡沫加速被稀釋,市場走向理性之后,行業已經到了真正依靠內容進行博弈的時候了。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