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刊文:公交車上有寫作業專用“課桌”?實在是想多了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鄭州市公交車上設置了專門課桌,還模仿小學生口吻稱“再也不用擔心趕不完作業了”,引起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給公交公司點贊。
不過,鄭州市公交總公司回應稱,網友所爆料的專門課桌,并不是專門為小朋友們寫作業設置的“專供”,而是供乘客臨時放置行李和隨身物品的。剛好有一些小朋友在小桌子上寫作業,才引發了網友的誤會。

有意思的是,搜索相關新聞可以發現,鄭州市公交車與小學生寫作業還有諸多交集。近年來,鄭州幾乎每年都有類似小學生在公交車上寫作業的新聞,因為車廂比較黑,有的司機還專門為孩子開燈、準備桌椅等。其實,也不僅是鄭州,從成都到廣州,從上海到北京,在各類公共場合都能看到這些“奮進的小學生們”,他們無所畏懼,似乎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環境中完成作業。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鄭州公交車上布置了供乘客臨時放置行李和隨身物品的小桌子,會被誤解為寫作業“專供”課桌。這場誤解看起來有些滑稽,但是在為中小學生減輕課業負擔的大環境下,卻值得深思,讓人一點笑不出來。小學生在公共場合寫作業的情況屢屢出現,從一個側面說明,作業量還是沒有減下來。否則,也就用不著這樣爭分奪秒寫作業了。
今年“3·21”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白皮書的數據顯示,中國6至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中,超六成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其中課業壓力是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睡眠越來越少、書包越來越沉、近視率世界第一,都是課業負擔過重的直接后果。
近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努力減負,從校內到校外,從規范招生、改革考試評價指揮棒到規定作業布置數量,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8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號稱史上最嚴的“減負令”,又稱“減負三十條”。其中就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各項減負政策還存在落實不力的情況。看著在公交車上、地鐵里奮筆疾書的小學生,在肯定他們勤奮好學之余,更多的是心疼。作業本身是負擔,作業背后的心理壓力恐怕更大。過重的負擔違背了孩子成長規律,也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要一再強調,減負難,減負再難也要減。而落實各項減負政策,需要校內、校外、家庭以及政府齊心協力,為孩子的幸福童年留出一點空白,擠出一點幸福空間。
(原題為《公交車上的專門課桌反映了什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