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涼山撲火英雄:看到戰(zhàn)友遺體徹底崩潰,陪伴遺體度過寒冷一夜
這場森林火災帶走了31條生命,其中有26人出自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4月3日,《面對面》記者在西昌大隊采訪了4名從火場死里逃生的戰(zhàn)士。
連續(xù)作戰(zhàn),6小時車程后消防員徒步負重8小時趕往火災地
3月30日晚上18點左右,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zhèn)立爾村發(fā)生森林火災,最初火勢不大,先由當?shù)卣刹?,民兵和村民進行撲救,隨后開始調集森林消防部門前往支援。




記者:既然是懸崖了就說明它已經(jīng)燒不過去了,就讓它燒就是了,為什么還要救?
張軍:不一定燒不過去,因為在懸崖上燃燒,有可能將松球或者是干枝燒燃滾落到下方的林子,雖然這個林子離老百姓居住點遠,但是我們森林消防員保護的不但有人民的生命財產,還有森林資源。
一聲悶響,蘑菇云沖天而起
當天下午5點左右,風力增加,風向突變,西昌大隊四中隊指導員胡顯祿帶領一支10人組成的突擊組從山頂出發(fā),沿著山坡向懸崖一側的火點挺進,西昌大隊政治教導員趙萬坤率領的21名隊員也從懸崖一側趕來支援,突擊小組迅速控制了火點。


記者:聽到是什么?
張軍:悶響聲,大倒是不大,但是這個聲音很沉悶,像以前小時候玩鞭炮點燃了扣在桶里面的聲音。
記者:是煙還是火?
張軍:當時我在那個位置看到一股濃煙起來,從多年經(jīng)驗來看濃煙呈黑黃色就說明是明火。
隨著那一聲悶響和隨即升起的蘑菇云,爆燃發(fā)生。據(jù)國外文獻報道,爆燃火溫度能達到1000℃以上,火焰達到30米以上,如果地面有撲火人員身處其中,就會受到高溫灼熱、煙霧熏嗆,和巨大沖擊波的襲擊,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爆燃瞬間,爆炸聲、火嘯聲特別大,讓人感到絕望
爆燃發(fā)生的時候,西昌大隊政治教導員趙萬坤帶領的支援小組正在接近突擊小組所在的位置,山崖上的31名森林消防隊員和同時參與救火的3名地方救火人員瞬間被置于生死邊緣。
王順華:一個蘑菇云一樣一下子往上沖,爆炸那一瞬間吸出來的火一起往上沖,那個火有五六十米高。
記者:離你有多遠?
王順華:看下去還有一百多米,我們十個兄弟一起往右逃,只能往右逃。
記者:火有多快?
王順華:一百多米我們還沒有跑多遠,一下子就跟我們很近了。

記者:人在絕望的時候什么樣?
胡顯祿:就是努力做一個動作吧,前行。

記者:什么叫火浪的聲音?
趙茂亦:就是熱氣流在燃燒空氣那種感覺。
記者:身體什么感覺?
趙茂亦:就是覺得離得特別近的熨斗挨著你背的那種感覺,當時不允許你害怕,第一感覺是打滾,一直跑背后受熱面特別大,當時跑不動了,已經(jīng)沒有力氣跑了。
拼命奔跑,最終只有4人成功逃生,難忘火海中戰(zhàn)友身影
突擊小組的10個人中,西昌大隊二中隊二班班長王順華第一個沖出火球,他的身后還有四中隊指導員胡顯祿,二班副班長趙茂亦,以及另外一名隊員。他們拼命向山崖右側奔跑,到達一個小山脊時,一根直徑一米左右的倒木擋住了他們的去路。王順華成功翻過了倒木,然而,胡顯祿體力已經(jīng)嚴重透支,要翻越這根并不是很高的倒木,并不容易。這時候,身后的趙茂亦推了他一把,救了胡顯祿的命。

記者:你看到了什么那一下?
趙茂亦:我看到了戰(zhàn)友絕望的表情。
記者:你跟那個戰(zhàn)友關系好嗎?
趙茂亦:他一直把我當大哥,他是王佛軍,我們中隊最小的一個,18歲。
記者:你想救他嗎?
趙茂亦:我想救他,但是來不及,如果我回頭拉他一把我估計也在里面了。
記者:你會自責嗎?
趙茂亦:這幾天從下山開始,做夢我就會夢到他。開始我夢到他向我招手,就說班副,拉我一把。
最終,胡顯祿、王順華等四人成功逃生,突擊小組中的其余6人,大隊教導員趙萬坤帶領的支援小組21名隊員,3名地方救火人員,全部失聯(lián)。

火場搜尋,看到戰(zhàn)友遺體徹底崩潰,陪伴遺體度過寒冷一夜
險情發(fā)生后,西部戰(zhàn)區(qū)第77集團軍出動兩架直升機,緊急飛赴木里縣火災現(xiàn)場執(zhí)行山火救援任務,西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應急救援隊15人攜帶救援物資同機前往。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攀枝花支隊100人、成都大隊150人共250人向火場增援。


記者:真看到這些的時候,當時人什么狀態(tài)?
張軍:當時包括我在內所有的搜救人員全都抱頭痛哭,真的崩潰了,真是崩潰了。
當天晚上6點半,失聯(lián)者的遺體全部找到,因為夜間無法運送失聯(lián)者遺體下山,那一夜,張軍和其他消防隊員一直陪在他們身邊。
張軍:我不能讓我們戰(zhàn)友的遺體晾在那,夜間風又大我們不忍心。我們都在一起,一直到第二天七點半群眾陸續(xù)上山了。
記者:要把這些戰(zhàn)友的遺體運下去。
張軍:對,20人抬一具,輪著抬。從山下山溝子位置,將遺體抬到轉移點的位置,從轉移點的位置還要往山下抬,抬到立爾村這個位置,基本上要五六個小時。
撲火歸來,他們自責、心疼,自感無顏面對戰(zhàn)友家屬
4月2日凌晨,第一批消防員的遺體被運送回西昌。帶出去很多人,有的卻再也帶不回來。4月3日凌晨,張軍從木里縣山火撲救現(xiàn)場回到營地,開始面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隊員家屬。

張軍:是,感覺昨天還在一起,在一起嬉笑打鬧、談天說地,今天再面對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反差,讓人難以接受的現(xiàn)實。

4月4日,木里森林火災撲火犧牲人員悼念活動在西昌市火把廣場舉行。木里森林火災中犧牲的27名消防員,3名地方救火人員被追認為烈士。

張軍:對。
記者:這一次認輸嗎?
張軍:不認,真的不認。這種爆燃的傷害確實是無法抗拒的,這個事情過了幾天,每天的想法都不同。第一天的想法就是面對這種地形、面對這種爆燃,可能我包括其他兄弟都無力逃生,毫無辦法。但是第二天想我們可不可以提前去規(guī)避它,規(guī)避你就有前提條件,你就得知道什么樣的地形條件什么樣的植被會出現(xiàn)類似這樣的爆燃。我們在承受悲痛的同時,還要繼續(xù)總結血的教訓。
記者:經(jīng)過這次以后,你的膽子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老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張軍:怕,但是膽大和膽小我認為都不對,我認為應該更謹慎一些。
(原標題為《 撲火英雄回憶爆燃瞬間:“熨斗離你特別近、挨著你背的那種感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