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說我是最好的袋鼠媽媽,到哪都背著她。可是我這個媽媽做得不好,眼睜睜看著孩子掙扎在生死線上,卻救不了她。”3月31日,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一間病房里,33歲的劉吉因為醫生讓準備80萬元給12歲的女兒做骨髓移植,正無助地掉眼淚。
劉吉來自河南省南召縣一農村,女兒劉旋彤滿月后,她因家庭矛盾抱著女兒從周口婆家回到了南召的娘家,自此徹底與孩子父親斷了聯系。為了養孩子,獨身一人的劉吉跑到北京打工,女兒彤彤則由外公外婆帶著在鄉下生活。一個獨身的漂亮女人帶著年幼的孩子,生活本就辛酸艱苦,然禍不單行,2014年的一天,當年才8歲的彤彤竟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圖為漂亮的劉吉和女兒劉旋彤。
“那時候,正在北京打工的我突然接到爸媽打來的電話,說彤彤一直發燒,在老家的診所總治不好。接到電話后,我丟下工作就趕回老家,帶著孩子到了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做檢查,誰知道當時才8歲的孩子竟得了白血病。”劉吉說,從此以后,她就背著女兒頻繁地進出醫院,像一個“袋鼠媽媽”一樣奔波在四處求醫的路上。圖為躺在病床上的劉旋彤。
4年多時間,彤彤經歷了一次次的骨穿、化療,漂亮的小姑娘變成了小光頭。在闖過重重難關后,彤彤終于在去年停了藥,又長出了濃密的頭發,愛學習的她還上了小學六年級。而劉吉自從孩子生病后,就只能守在離孩子最近的地方打工掙錢,雖然收入降到了每月兩千多,但她覺得只要能守在女兒身邊,再苦也是甜的。圖為在病床上看書的劉旋彤和在一旁打盹的劉吉。因晚上要不停陪護,劉吉只能在孩子狀態好時抓緊時間休息一會。
就在劉吉以為孩子的病情有好轉時,不想在今年3月的復查中,發現彤彤有復發的跡象。醫生告訴劉吉,只有做骨髓移植才有治愈的希望,但移植的各種費用要80萬以上。“醫生說這話時我感覺被雷又一次劈到了,心里一陣刺痛,想想之前4年吃過的苦,孩子受過的罪,努力活著的樣子,我不甘心啊!”劉吉說,給孩子治病已經花了40多萬,現在還欠著的10多萬的外債,她感覺日子太艱難了。圖為劉吉在查看女兒的體溫。
媽媽劉吉生于1986年,出生后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幸運的是遇到了現在的養父母。養父母的家是標準的農村家庭,家里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全家人都對劉吉疼愛有加。從小就知道自己身世的劉吉也比同齡人更加懂事,初中畢業后,她就跟著村里人開始到鄭州打工,想為家庭分擔一些,想讓養父母生活過得好一些。圖為劉吉握著女兒彤彤長期輸液的手。
身高1米73的劉吉是眾人眼中的美女。2005年,19歲的她認識了周口的一個男生,盡管這樁親事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相信愛情的劉吉還是與男生走到了一起。劉吉說,因為當時年紀小辦不了結婚證,他們在男生的老家周口宴請賓客后,就算結了婚。圖為劉吉走在去超市買菜的路上。因為怕飲食感染,孩子每天的飯都是劉吉親手做出來的。當天,因為蔬菜太貴,為了省錢,她只花了一塊二買了一個洋蔥。
婚后的倆人矛盾不斷,男方一家人也經常抱怨劉吉的父母不給嫁妝,讓他們在村里抬不起頭。“為了娶我,他們給了一萬塊錢彩禮,而我出嫁時因家庭條件不好沒有帶嫁妝,就因為這個,他們全家人天天罵。”劉吉說,有次在為嫁妝吵架后,老公拉著懷孕的她在大雪天就要去醫院拿掉孩子,“當時,我的心如同雪水般冰涼,后悔自己當年太單純,不了解人性就將自己許給了人家。”圖為劉吉在醫院旁的愛心小屋給女兒做飯。
“后來,孩子出生,在月子里他還多次與我爭吵,甚至直接提著我父母的名字罵,我感覺這種沒有尊嚴的日子再也沒法過下去了,不堪忍受的我抱著剛滿月的女兒就從周口回了南召縣娘家。”劉吉說,離開周口后,她的這段婚姻也從此走到了盡頭。圖為劉吉在愛心小屋等待其他病友家屬炒菜。愛心小屋是醫院旁一套公益性設施,可供病人輪流做飯。
背負著十幾萬的外債,又將面對高額的移植費用,辛酸的劉吉無奈卻又不甘心。“彤彤已經治療了4年多,我必須再努把力,給孩子順利做完移植,讓她好起來。”劉吉說,彤彤也特別懂事,看自己為治療費發愁,經常哭著說是她連累了媽媽,“她讓我給她找個爸爸,有個家,說這樣可以幫幫我,讓我不要這么累,讓我過得幸福一點,可現在這種狀況,我心里全都是如何籌錢給她治病,如果籌不來錢,我今后哪里還有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