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談用人單位對文憑要求虛高:浪費教育資源,擾亂就業市場
經濟日報4月2日消息,近日,西部地區某機場發布了一則招聘廣告,在80多個招聘崗位中,除了司機、水暖工、貨物分揀工以外,其他幾乎都要求本科學歷,包括安檢員和貴賓室營銷員。
學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能力,是單位錄用員工的重要標準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勞動力素質大幅提高,擁有職業高中、高職、本科及以上文憑的勞動者越來越多。但從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實踐角度出發,人盡其才是通用法則,能用高中生的就盡量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就盡量不用研究生,以免人才浪費。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大公司依然招聘高中畢業生,并沒有因為裝點門面或者求職者眾多而提高學歷標準。反觀上述某機場,其做法忽視了人盡其才的原則,人為地設置高于實際工作需求的學歷要求,在設置就業藩籬的同時,助長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風氣,對其形象有害無利。
用人單位對文憑要求虛高危害不小,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和人力資源,更嚴重擾亂了就業市場的正常規律。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辦得如火如荼,職高生、高職生就業率也不錯。但也應看到,除了電焊、汽修、化工等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外,其他專業的職高、高職畢業生找工作仍有一定難度,尤其是服務業,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很多單位在招聘相關崗位時傾向于招本科生及研究生,金融等行業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一些崗位對職高生、高職生來說成了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天花板。
就業是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事關國計民生,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教育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高素質勞動力仍然很欠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希望各地各用人單位腳踏實地,為包括職高、高職、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在內的畢業生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形成崇尚實干的社會風氣,形成職業教育和就業的高質量銜接,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培養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原題為《對文憑要求虛高危害不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