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青會圣火點燃并開啟傳遞,實地探秘采集地圣火公園
2019-03-29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3月28日,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圣火在山西運城芮城縣西侯度遺址圣火公園成功采集,二青會火炬傳遞同時開啟。在二青會圣火采集儀式前夕,攝影師實地探訪了圣火公園的建設情況,因當時處于保密階段,所拍圖片未予公布。現二青會圣火已經開啟傳遞之路,讓我們來看看點燃圣火的公園長啥樣吧。圖為二青會圣火采集前的取火臺。圣火采集當日,采火少女張豆豆就是在這里引燃的火種盆。

西侯度是已知世界最早的人類用火遺址地。1961年至1962年,山西省博物館對西侯度遺址進行過兩次發掘,出土了一批人類文化遺物和脊椎動物化石,其中有帶切痕的鹿角和動物燒骨,后經多次發掘論證和古地磁測定,西侯度遺址的年代為距今180萬年前。
這個發現把中國古人類用火的歷史,從50萬至70萬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進了110萬年,且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沒有發現如此古老的燒骨。

西侯度遺址圣火公園座落在西侯度村一處高高的土塬上,在原有遺址設施的基礎上,新增了點火臺、取火臺和觀景臺,整體建筑呈現出古樸、簡潔、大氣的風格。圖為圣火公園建設期間的航拍圖。

整個圣火公園新增設施中,點火臺是一個最大、也是最吸引人的建筑。據建設現場的一名工人介紹,該建筑由“火的發現、火的禮儀和火的馴服”三部分組成,均采用特制的、與當地土質顏色相同的材料建設而成。點火臺建筑設內外兩條通道,人們可由此拾階而上,進入圣火公園。圖為建筑外的一條通道。

從點火臺內的通道進入,在穿過一段不長的甬道后,一個如同天然洞穴的空間呈現在眼前,仿佛古人類就是在這里生存繁衍,并發現了生命之源的火種。

圖為點火臺建筑內部,一個如同天然洞穴的空間。

“洞穴”有兩個出口,西側出口可直接進入圣火公園廣場,東側出口則有一處臺階,從這里可登上點火臺頂部。圖為進入點火臺頂部的臺階。

在點火臺頂部西側(圖中上方),有一處被稱為“一線天”的縫隙,每天上午十點左右,太陽光可以通過“一線天”照射進洞穴內。二青會圣火采集當日,就是這束陽光匯聚到采火器中,引燃了采火少女張豆豆手中的采火棒。

圖為透過“一線天”,可以看到廣場上的取火臺。取火臺是放置二青會圣火火種盆的地方,第一棒火炬手、國家蹦床隊運動員董棟就是從火種盆內點燃手中的火炬,開始了現場傳遞。

180萬年前,西侯度古人類依靠洞穴和樹木繁衍生息,并在這里點燃了人類的第一把火,開啟了人類的用火文明。今天,選擇在這里舉辦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圣火采集儀式,深刻體現了對人類文明和中華文明的虔心禮贊,體現了薪火相傳、青春不息的內涵。祝愿二青會在這把圣火的映照下圓滿舉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