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國發展研究所|英國退歐如何影響最不發達國家
【編者按】
本文第一作者Zoryana Olekseyuk女士是德國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自由貿易協定、地區經濟一體化等。第二作者系世界銀行發展前景小組顧問,專注于國際發展。本文研究了英國退歐對當今世界一些最不發達國家的影響。
德國發展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DIE)創辦于1964年,位于德國西部文化名城波恩,是一家致力于研究、政策咨詢和培訓之間互動的德國智庫。其研究項目和領域包括國際與跨國合作、可持續的經濟與社會體制、環境治理、政治秩序轉型等。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與公民社會項目”(TTCSP)2019年1月發布的《全球智庫報告2018》(2018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德國發展研究所在“全球頂級智庫(美國和非美國)”分類排名中居第43位。
本文原題“How Brexit Affects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2019年2月發布于德國發展研究所網頁。略去原文提要部分;略去原文文末的參考文獻,相應對正文中提到這些文獻作者的文字有技術性簡化。
編發該文不代表我們認可其中觀點和立場,請讀者明察。

可能的退歐協定
英國退歐給國際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從沒有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解體的先例。過去一個世紀間,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塑造了國際格局。歐洲作為探索者發揮了重要作用,以1950年代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起步,自那之后確立了最佳的實踐標準。營造這一深度經濟一體化的艱難步驟必然難以解脫和逆轉,退歐談判顯得艱辛而漫長。任何可能達成的協議都無法復制目前英國與歐盟融合的深度,但這與最終結果無關。
學術文獻與政策辯論已經廣泛討論了可能的退歐結果。總體來說,英國的選項包括:(1)類似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單一市場與關稅聯盟;(2)參照挪威的做法,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3)如同加拿大與歐盟之間簽訂《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那樣,加入某個深度自由貿易協定;(4)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接受最惠國待遇。
2018年11月達成的退歐協定和政治宣言旨在促成歐盟與英國之間更緊密的經濟關系,并暗示過渡期將持續到2020年末或更久,這使得雙方可以就達成更大膽的貿易和投資協定進行細致入微的談判。但是,只要這個協定沒有被英國和歐洲議會批準,且英國與歐盟關系的最終框架仍在協商之中,沒有任何過渡期的“無協議”退歐或完全取消退歐就都有可能發生。歐洲法院已證實,在沒有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同意的情況下,英國可以單方面取消退歐。[“退歐協定”,正式名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退出歐洲聯盟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協定》(Agreement on the withdraw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政治宣言”,正式名稱為《闡釋歐洲聯盟與英國未來關系框架的政治宣言》(Political Declaration setting out the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Kingdom)。——編注]
英國政治家往往錯誤地把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描述為在“無協議”退歐情形下為在國家間繼續進行貿易提供了安全網。英國的最惠國關稅和配額清單目前仍在歐盟成員國間進行談判,并且,考慮到進展緩慢,不可能在2019年3月前敲定。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最壞的退歐情形可能如何?
一些實證研究討論了英國退歐的兩種主要情形即軟退歐和硬退歐的可能影響。盡管假設不太相同,但正如退歐協定所暗示的那樣,軟退歐通常指歐盟與英國之間達成一項大膽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一情形與歐盟和挪威之間目前達成的協定可成對照。相較而言,硬退歐表現為雙方恢復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下的那種關系,這是最壞的一種情況。
廣泛的研究文獻顯示,英國退歐將嚴重損害英國經濟和歐盟。此外,諸多研究證明了,因為英國對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的貿易依賴度更強,某種非對稱的負面效應給英國帶來的損失會大于歐盟。特別是,根據已有的定量研究,硬退歐給英國帶來的GDP損失在1.2%到4.5%之間,對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而言,這一數字在0.1%到0.6%之間。如果在宏觀計量模型中引入宏觀沖擊(如不確定性、匯率變動)、失業和向外移民,英國的GDP損失會增加至多達8%。而軟退歐可能減少大約一半的損失,由此減弱對雙方造成的傷害。
英國退歐對第三方國家意味著什么
現有研究多半關注退歐對英國和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的影響。即使包括其他國家,模擬中英國對這些國家的貿易政策也沒有改變,因此,目前有關退歐影響的定量研究是非常有局限性的。但鑒于英國需要設計全新的貿易政策,有關英國貿易政策不變的假設是非常不現實的:英國需要商定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準入條件,并重新商定歐盟所有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
現有研究文獻中,英國退歐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影響很大程度上依舊被忽略了。如果英國政府不采取進一步行動,退歐將導致英國對來自116個發展中國家的商品重新加征進口關稅;而依據不同的歐盟條約,這些商品目前獲益于準入英國市場的特惠條款。2013至2015年,英國從這些國家每年平均進口總值達到430億歐元的商品,其中服裝和紡織品是最重要的門類,大致占到進口商品總值的37%。當今世界的一些最貧窮國家則可能因基于歐盟普遍特惠機制(GSP)和貿易優惠待遇(EBA)條約所獲得的優惠無法維持,而每年損失3.85億歐元。除了關稅可能增加,英鎊貶值和英國增長率降低將在短期內讓所有最不發達國家的出口多降低0.6%。(“貿易優惠待遇”,是歐盟普遍特惠機制的一部分內容,即歐盟給予最不發達國家的除武器之外的商品進入歐盟市場時享受免關稅、免配額的優惠待遇。——編注)
英國退歐對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的經濟影響
享有貿易優惠待遇(EBA)國家代表當今世界最貧窮的經濟體,目前享受進入歐盟市場的最優惠條件,包括為99%的產品免關稅和免配額。這些脆弱的最不發達國家中,有很多依舊蒙受供給約束之苦,且正處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過程中。此外,很多這類國家是英國的前殖民地,與英國在語言、僑民、商業網絡方面存在傳統上的緊密聯系。因此,研究退歐對這些國家的影響是十分有意義的。
為提供第一份有關退歐對上述最不發達國家影響的詳細定量評估,我們運用了一個全新的多區域和多部門一般均衡模擬模型,該模型將異質性的制造業企業和外國直接投資都納入到了服務業中。另外,我們還進行了一系列微觀模擬實驗,量化退歐對本研究關注到的最不發達國家貧困狀況的影響。我們假設英國升級對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的貿易壁壘,據此分別研究了歐盟和英國之間軟退歐和硬退歐的影響。特別是,基于英國和歐盟對來自非歐盟國家進口商品的最終關稅稅率,我們將英國的進口關稅增加到了加權平均后的最惠國待遇水平。我們還將享受貿易優惠待遇國家需要面對的英國非關稅壁壘(NTBs)升級到與其他歐盟國家一樣的水平。
所有退歐模擬的實證結果都表明,貿易壁壘的出現會導致英國與本研究所關注的最不發達國家之間的雙邊出口大幅減少(圖1)。在我們考察的諸多情形中,最強勁的影響發生在對享有貿易優惠待遇的國家加征關稅和實行更高非關稅壁壘的硬退歐模擬中。在此情形下,英國與埃塞俄比亞的雙邊出口下降20%,與馬拉維、布基納法索和贊比亞的雙邊出口下降超過60%。考慮到在這一假設下,貿易壁壘上升最多,這一強勁影響可以有非常直觀的解釋:食品關稅稅率最高達到21.6%,農業和食品加工領域的非關稅壁壘達到28.4%。雙邊出口的下降還會導致幾乎所有本研究關注到的最不發達國家整體出口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柬埔寨,總計出口下降1.7%。不同情形下,只有兩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總出口量總計略微升高,即贊比亞和布基納法索,它們是最不依賴英國市場的兩個國家,對英國的出口占比分別是0.5%和1%。因此,它們可以將出口轉向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以及其他享有貿易優惠待遇的國家,如馬拉維、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和尼泊爾。

我們同樣觀察到,大多數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的GDP和福利會因英國退歐而下降。總體來說,真實GDP的損失在0.01%(在退歐并加征關稅的情形下)到1.08%(在退歐并加征關稅、施行非關稅壁壘的情形下)之間。損失最多的是柬埔寨,該國對英國市場的依賴度最高,其出口產品中的7.7%銷往英國。就福利而言,在硬退歐并加征關稅、施行非關稅壁壘的情形下,柬埔寨的家庭消費會下降1.4%。損失第二多的是馬拉維,該國相對也依賴英國市場,其出口產品中的3.4%銷往英國。相較于柬埔寨,馬拉維對英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更低,這令其GDP和福利的損失少了很多:在硬退歐并加征關稅、施行非關稅壁壘的條件下,其GDP最多減少0.14%,福利最多減少0.17%。對其他最不發達國家來說,退歐帶來的損失十分有限(真實GDP最多損失0.06%,福利最多損失0.07%)。
福利的損失往往高于GDP的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生產和貿易的縮減導致可供消費的商品種類減少,因此導致廣泛的福利損失。其次,生產的所見還減少了家庭收入,特別是因為來自非熟練勞動力的回報下降了(在柬埔寨,下降多達0.79%)。這解釋了這些最不發達國家在密集使用非熟練勞動力生產方面的專業化,以及他們擁有更好的非熟練勞動力稟賦,而不是熟練勞動力和資本稟賦。因此,非熟練勞動力收入強勁下降顯著影響了家庭總收入并降低了消費的可能性。
分部門來看,在所有享有貿易優惠待遇的國家中,食品和紡織業受影響最大。食品加工業總計出口最多下降4.14%,紡織業總計出口最多下降2.93%。紡織業產量最多下降1.13%,食品加工業產量最多下降0.14%。影響如此巨大,既是因為英國最有可能實行貿易保護,也是因為相關國家對英國出口的初始份額高。從具體國家來看,馬拉維、柬埔寨和其他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的食品出口和產量減少最多。對紡織品而言,馬達加斯加、柬埔寨、埃塞俄比亞和其他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的損失最大。
對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貧困狀況的影響
2011年,依據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際可比貧困線為每天1.9美元。使用這一標準計算的結果是,英國退歐可能令享有貿易優惠待遇國家中生活在極端貧困狀態的人口增加多達170萬。柬埔寨和埃塞俄比亞可能受影響最大,兩國的貧困發生率分別最多增加1.02%和1.12%。這兩個最不發達國家貧困人口增加的原因各不相同。對柬埔寨來說,主要原因是相對高的福利損失,而在埃塞俄比亞,主要原因則是食品價格相對于非食品價格的上漲。這種相對價格的變化顯著影響到埃塞俄比亞的窮人,他們往往會拿出更多的預算份額購買食品。
結論和政策啟示
退歐對歐盟和英國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沒有一項討論中的協議可以復制雙方目前融合的深度。實證研究清楚表明,退歐會對英國和歐洲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損失最大的情況是“無協議”退歐,即回到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下。但是,完全不受管控的退歐則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
對第三方國家來說,因退歐而受傷害最嚴重的將是那些與英國經濟關系密切的最不發達國家。在目前受益于貿易優惠待遇條約的最貧窮國家中,預計損失最大的是柬埔寨和馬拉維。此外,退歐可能在這些國家增加將近170萬極端貧困人口。對這些負面影響的估算只基于英國貿易制度的變化,沒有考慮到不確定性、貨幣貶值以及援助、匯款和投資縮水的額外效應,因此會低估退歐的整體影響。
這些發現凸顯了英國以行動緩和退歐對經濟脆弱國家負面影響的必要性。這些行動或可包括:復制為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商品提供免稅、免配額準入的已有歐盟條約(如貿易優惠待遇、普遍特惠機制);甚至可以創制一套可以拓展非互惠的服務業進口渠道,吸收寬松的累積貨物原產地規則,更有利于不發達國家發展的英國貿易政策。所有這些條款必須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有關經談判達成最惠國待遇例外的規則。或者,英國可以攜手特定發展中國家,草擬新的自由貿易協定,但鑒于時間緊迫且覆蓋到的國家數量有限,這樣做不大可能。其他預防退歐對最不發達國家負面影響的手段可以是,為貿易倡議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援助,以消除供給約束。但退歐導致的GDP縮水及英鎊貶值將對英國的援助預算造成收縮效應。
歐盟也可以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由于歐洲對來自最貧窮國家商品的單邊優惠將保持不變,歐盟可以借由推行寬松的累積貨物原產地規則增加符合條件商品的數量。此外,為幫助這些經濟體更好地融入全球價值鏈,歐盟可以將其優惠待遇應用于被選中國家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增加值部分。這可能降低產品的最終價格,從而更多激勵其他國家的生產商,用產自發展中經濟體的半成品替換一些半成品,或外包一部分生產步驟給那些國家。
除了英國和歐盟的措施,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推動出口目的地和產業的多樣化,并進行經濟轉型,從而減少對對英貿易、英國的援助、匯款和投資的依賴。
(本文由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經濟學與國際事務專業本科生陶崇明翻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