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迪南:比利時最美小城,薩克斯管的誕生地
葉克飛
前往比利時迪南的路上,我一直在反復念叨一件事:等下在市區停好車后,一定要坐纜車上山頂。因為關于這座城市的風景,最美的角度都是在山頂所拍攝的老城。
可能導航被我的意念所控制,在入城的一個分岔路口處,它執意讓我走上一個上坡的岔道而非主路,然后七彎八繞,我發現自己居然直接開車上了山頂,而不是按原計劃前往市區。
于是,這座誕生了薩克斯管的比利時小城,就這樣第一時間以最美姿態呈現在我面前:一座小小的古城沿河而建,被青山圍繞。

在城堡上看老城
迪南城堡坐落于山頂,入口處有一棟房舍,如今改造為一間小酒店。若非我沒有在迪南夜宿的計劃,選擇這里倒也不錯,畢竟看夜景十分方便。城堡始建于11世紀,其實是一座軍事堡壘。
中世紀時,迪南屬于列日大主教轄區。當時的列日大主教,轄區涵蓋了如今的比利時列日省、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和德國亞琛等地區,迪南是當時的轄區第二大城市。
這當然與地理位置有關。在城堡外圍的石階上,迎著山谷吹來的大風,望向下面。老城建筑緊湊,河對岸山坡上散落著一些大型建筑,或是修道院,或是舊時貴族宅邸。這條河名叫默茲河,是當年的水路要道,而迪南正是默茲河谷的門戶。
何況,迪南還是黃銅產地,因而成為當時的銅器加工中心,手工業極其繁榮。各種銅器經由河道,源源不斷運往其他城市。
1703年,迪南被法軍攻陷,城堡被毀。如今我們所能看到的迪南城堡,其實是尼德蘭帝國時期的荷蘭人所建,大致落成于1821年。

有意思的是,這座軍事要塞如今屬于私人財產,為一個比利時貴族家庭所擁有,正應了那句“有錢人的生活你想象不到”。城堡保留著舊時的軍械庫、監獄,中庭天井有大炮和斷頭臺,雖無甚特別,但也值得“探險”一番。曾在一戰中飽受摧殘的迪南,還在這里設置了一戰紀念館,重現歷史。
不過,只有乘坐纜車或者步行四百多級石階下往老城,再抬頭望向城堡,才能明白迪南的昔日榮光。城堡幾乎與百米高的峭壁融為一體,當年虎踞一方,扼守默茲河。
如今,城堡已無作用,迪南這座寧靜小城,更多是因薩克斯管而被人談起。
在薩克斯橋回望老城
坐纜車下山,馬路對面就是薩克斯橋。
其實薩克斯橋這個名字,是典型的游客叫法,只因橋兩側有著12座各種圖案、花花綠綠的薩克斯雕塑,彰顯著“薩克斯發源地”的身份,我們才如此稱呼。這些雕塑其實分別代表著12個國家,旁邊豎立著該國國旗,中國也在其中,對應的薩克斯雕塑顏色自然是中國紅。

如果從老城這邊走到橋的另一頭,就會發現一座小小的軍人雕像。起初以為是當地出身的知名軍人,走近看介紹才知道是一位大人物,而此橋也正是以他命名——戴高樂橋。
這依然與一戰有關,當時,迪南幾乎被德軍夷平,年輕的戴高樂作為法軍一份子,曾在此與德軍激戰,并在橋上負傷。
當然,這小小的銅像還不如一個薩克斯雕塑大呢,黃銅色澤也嫌暗沉,遠遠比不上薩克斯雕塑的花花綠綠那般搶眼。而且,它“躲”在橋的另一頭,大多數人則只在對面的老城晃悠。所以,薩克斯橋的名頭可比戴高樂橋響亮多了。
不過,站在戴高樂雕像旁邊回望老城,倒是除了居高臨下的城堡之外,第二個極佳的拍照之地。
在河對岸,峭壁上的城堡與峭壁前的圣母大教堂是迪南的兩大地標。毫無疑問,教堂也是老城的天際線,與周圍那些古樸雅致的老房子一起,描畫出濃濃的中世紀意味。

這座教堂的修建時間也是在11世紀左右,最初是羅馬式風格,如今是哥特式風格。它不但是城市的天際線,還是主街的起點。
薩克斯無處不在
迪南的城市格局非常簡單,一條主街貫穿整座城市。這條熱鬧的街道,就叫薩克斯大街。
在迪南,薩克斯的元素無處不在。在薩克斯大街上,地上刻有薩克斯演奏家名字,每隔幾十米就有不同種類薩克斯的模型和介紹標識。這個讓許多爵士迷熱愛的樂器是小城的象征。1814年,阿道夫·薩克斯出生于迪南一個知名樂器制造商家庭。1846年,32歲的他發明了一種將低音單簧管的吹嘴和奧菲克萊德號的管身結合在一起后改進而成的樂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申請專利,薩克斯就此誕生,被視作當時世界上造型最獨特、音色最美妙的樂器。
阿道夫·薩克斯出生時的故居也在這條街道上。門口有一張長椅,坐著一尊懷抱薩克斯的阿道夫·薩克斯雕像,人們可以與之坐在一起合照。故居已被改造為小小的博物館,方寸之地里,有一些圖片、文字和影像資料,記錄薩克斯的發明過程。
阿道夫·薩克斯的雕像
墻上有一句話:“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爵士樂的世界,更難想象沒有薩克斯的爵士樂”。我想,很多人會認同這句話。
離開迪南之前,一心想試試當地特產的一種硬餅干。這種餅干由小麥粉和蜂蜜制成,大多數時候不是用來吃,而是用作裝飾。它誕生于15世紀,當時因戰爭而圍城,市民以這種餅干充饑。
在一間雅致的餅屋里,我見到了這種餅干,形狀各異,比如卡通形象、花朵、馬車和魚等,雖然好看,但店主建議我們不要吃,因為大概率會咬不動。我倒是驚喜地遇見了小時候最愛吃的哈斗,忙不迭叫上幾樣,來了一場“吃軟不吃硬”。
這座在歷史上因黃銅和軍事要塞而聞名的硬朗城市,似乎因薩克斯的誕生而變得柔軟起來。直至今天,世界仍在傾聽它的聲音——每年,它都會舉辦最權威的薩克斯國際性大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