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限古令、可轉債壓價?爆款頻出的北京文化為何股價跟不上熱度
文丨指月
雖然影視上市公司的業績概覽在之前的快報中基本已經披露完畢,但在正式年報中,仍然有大量更為細致的信息可以體現公司的實際情況。
北京文化在3月21日晚間披露了2018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2.05億元,同比減少8.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6億元,同比增長4.99%;基本每股收益為0.4524元,同比增長5.85%。

2019年初A股市場回暖,有春節檔第一《流浪地球》加持的北京文化表現并不突出,自2月中旬開始股價明顯下挫,對比來看,一些年報虧損的公司股價反而走在了前面。
爆款電影帶來的熱度大于實際所得
《戰狼Ⅱ》《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流浪地球》……這些電影項目要目是影史前列的票房殺手,要么是事前完全不被看好的黑馬,北京文化能夠頻繁出現在這些電影的出品發行名單中顯然不是巧合。但在眼光毒辣之外,其實北京文化從這些爆款電影中獲取的收入沒有大眾想象的那樣高。
年報中披露了2018年北京文化影視經紀業務的收入項目金額,前五名分別是《倩女幽魂》《我不是藥神》《大宋宮詞》《無名之輩》《英雄本色2018》。金額約3.58億元占收入比重最高的是待播劇集《倩女幽魂》,票房31億元的《我不是藥神》給北京文化帶來的收入約為2.55億元,粗略計算下,北京文化在《我不是藥神》中所占收入分成比列約為8.2%。票房7.94億元的《無名之輩》則帶來了0.99億元收入。

而在影視票房冠軍《戰狼Ⅱ》中,北京文化2017年報中所得收入為3億元,也低于2018年《倩女幽魂》這部大劇的收入。
可見因為電影項目參與方眾多,北京文化所占比例有限,即使在《戰狼Ⅱ》《我不是藥神》這樣的歷史級別爆款中,也并不能單憑一部電影撐起整個上市公司的營收。而另一方面,在超級爆款的光芒下,公司在其他項目上的平淡成績往往被忽視:2018年既有《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的票房勝利,也有《貓與桃花源》《英雄本色2018》這樣的折戟之作。
北京文化的營收構成中,電影、劇集占比接近均為43%左右,但顯然在大眾眼中,其電影業務的輝煌遠遠蓋過了劇集業務??梢?,爆款電影帶來的名聲和品牌效應巨大,但從實際收入來看并不能起到匹配其熱度的作用。
真真假假“限古令”,影視業如履薄冰
近日,一則“限古令”傳言新聞傳遍了整個影視圈。該信息言之鑿鑿,內容稱:“從即日起到6月,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斗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絡大電影都不允許播出。其中已播出的撤掉所有版面;未播出的全部擇日再排?!?/p>

如果聯系到這則所謂“限古令”的影響,就不難理解上周五影視股的疲軟了。禁令涉及的劇集基本波及了所有熱門IP改編作品。
北京文化也不例外,上文所提到的2018年計入收入高達3.58億元的《倩女幽魂》以及超過1億元收入的《大宋宮詞》顯然都在禁令的范圍內。

但【鋒芒智庫】認為,像這樣細則不明、出處不明的所謂“禁令”,不太可能成為常態。古裝類影視劇是一個極大的分類,也不太可能被全盤否定。因此對北京文化而言,這只是一個短期影響股價的因素。
對包括北京文化在內的影視公司而言,或許最希望有明明白白的規則可以遵循,以免在項目已經開拍,資金已經投入的情況下受到波及。
減持、可轉債操作影響北京文化短期股價
對北京文化股價產生影響的另一個短期因素是公司高管的減持行為。在2017年《戰狼Ⅱ》爆火后,2017年8月7日北京文化就發布公告宣布五位高管的減持計劃,減持原因為“自身資金安排需要”。但在那個節點來看顯然對市場是個打擊。
在今年1月18日《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前,北京文化又發出大股東被動減持的公告,宣布第一大股東華力控股因市場融資環境緊張,信托計劃期限屆滿,經與信托計劃資金方多次協商延期等處理辦法,雙方意見未達成一致,信托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31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44%。可能存在繼續被動減持。

在發布年報的21日,北京文化同時公布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的消息。這同樣會微妙地影響公司的股價。
可轉債是這樣一項融資工具: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購買者在持有規定時間后可以將債權轉換成股份,換股比例以發行時的特定轉換價格為準,也可以選擇不轉換,由上市公司還款和支付利息。這就導致在可轉債到期后如果股價高于轉換價格,那么投資者會選擇轉股;反之如果低于轉換價格,上市公司就需要支付大量本息。因此,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都希望轉股成功,改善公司財務現金流。
所以一般而言,發布可轉債的節點時機構和上市公司并不希望股價太高,因為機構等大型持股方都可以通過配售購得可觀的可轉債在手,轉換價格越低,可轉債可以轉換的股份就越多,同樣也意味著后期上漲的空間越大,持有可轉債的機構就有了更大的獲利空間。

綜上所述,股價所受的影響來源于多方面,很難根據股價對公司的發展情況作出完全理性的判斷。從內容層面來看,北京文化屢中爆款的過往經驗其實已經是難得的財富,今年《流浪地球》被主流媒體接連點贊,更是為北京文化增添了許多新的話題和光芒。
因此在資本市場這一片混沌復雜之外,北京文化要做的或許仍然只有堅持本心,內容為王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