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詠梅:我覺得演母親就是演愛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詠梅》
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獲獎后,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了詠梅這位優(yōu)秀的中國女演員,同時也驚訝于她的低調(diào)。歸來后有記者問她,這么多年在這個行業(yè)不爭不搶,跟名字有關系嗎?詠梅溫婉地笑,“硬要說有就有吧,但應該……還是沒什么關系的。”
詠梅是父親起的漢名,在此之前,她的名字是森吉德瑪,出生于內(nèi)蒙古。不過她的身上卻流露著江南女子似的溫婉嫻淑,說話柔聲細語,眼神里又滿是從容堅定。

詠梅出生在一個傳統(tǒng)的家庭。父親的人生就好似《地久天長》中的劉耀軍,身為大學生,卻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分配到國資建筑公司做電工,常年做著野外搭架工作,后來憑借自己的能力成為電力工程師。“他不是一個沒有能力讓自己物質(zhì)富足的人,只是不選擇那樣的生活,而是以一種超脫的姿態(tài)活到了最后。”詠梅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
2014年,詠梅的父親離世,在之前的一年她剛剛失去了母親。至親的接連離去讓她有些難以承受,關于“失去”,這是她人生中體會最深刻的一次。為此她沉寂了四年,幾乎沒有接戲。發(fā)了胖,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后來找她補拍的鏡頭也沒法用上。等到王小帥把《地久天長》發(fā)給她時,她已經(jīng)四年沒有讀過完整的劇本了。
詠梅的銀幕形象,多是“賢妻良母”的樣子,她接拍過四十多部作品,絕大部分都是電視劇。2004年《中國式離婚》里被丈夫背叛卻又敢愛敢恨的知識女性肖莉是之前她最深入人心的銀幕形象。
《地久天長》里的詠梅也是“賢妻良母”,又是獨一無二的。總是沉靜地跟在王景春飾演的丈夫身后,王景春是主導者,詠梅則不動聲色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爭不搶,不離不棄。王小帥導演說,“他們不存在說什么‘飆戲’,他們就是那一對人物。”

演一位母親,對詠梅來說不是沒有難度,她自己沒有孩子,接到劇本之后,去親戚家?guī)Я?0天三歲的小侄子,每天被精力旺盛的孩子累到虛脫,孩子嚷著要媽媽不要姑姑的時候也有小小的傷心;到機場分別的時候孩子不舍大哭,她心里也有無限柔軟和不舍。在拍戲期間,詠梅還請假回家看了一趟侄子,“我也想他,他也想我,見不著就沒著沒落的。你可想而知,如果要是跟自己的兒子十幾年不見,我覺得我就要死掉了。太痛了。”詠梅說。
柏林電影節(jié)的最佳女演員獎,頒給這給49歲的女演員,她的事業(yè)從未大紅大紫,甚至這還是她第一次出演電影的女主角。這其中有機緣際遇,也有部分是自己的選擇。早年拍電視劇,《中國式離婚》《懸崖》都是頗有口碑的作品,詠梅也有過一定的知名度。從外貿(mào)公司職員到走在路上能被人認出來的女演員,詠梅感受過自己內(nèi)心的“欲望在膨脹”。她對此保持警醒,“這很危險,有可能會吞沒一個人。”此后,她將手機設置成呼叫轉(zhuǎn)移,只通過短信跟外界聯(lián)系,十五年來,一直如此。
有時候,她像是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人,這些年她的戲份不多,但對角色的認真勁兒依舊。有時候在現(xiàn)場覺得劇本不對想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是想和合作的對象交流走戲,卻被認為是“浪費時間”。這樣的經(jīng)驗讓她對對接戲越來越挑剔。
詠梅曾總結(jié)自己的演藝生涯是“沒有波瀾壯闊的傳奇故事,沒有一鳴驚人的轟動效果”。做好普通人,演好普通人,不去爭不去搶,適合你的角色不會錯過你的回應。
【對話】
對手戲就是要相互成就的
澎湃新聞:《地久天長》是你第一次做一部電影的女主角,壓力和成就感會一樣嗎?
詠梅:壓力并沒有不一樣,或者說在這部劇里做主演,我是沒有壓力的,因為有好劇本好導演。因為我相信它一定會完成得好。
成就感上是非常有感受的,因為你非常完整地去完成了一個角色,而且還拿了這么高一個榮譽,所以覺得好滿足好安慰。

澎湃新聞:和王景春老師兩個人一起把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男女演員獎都拿了,是不是意味著這兩個角色是必須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
詠梅:對手戲都是要互相成就的,這樣才能出來打動人的經(jīng)典人物形象。但是難得碰到這么默契的演員,這是比較幸運的。我們兩個可能在表演的方向上,處理角色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對理解人物,對表達人物的路徑上,都是喜歡細節(jié)化的處理。所以說這個東西是一拍即合的。
澎湃新聞:怎么看待王麗云這個人物,和她所經(jīng)歷的苦難?
詠梅:我非常同情,非常能理解。感到她很可憐,也很尊敬她,因為她是一個經(jīng)歷了死亡,然后又重新面對生活,還能笑著面對生活的人。我尊敬他們兩口子。

澎湃新聞:對麗云這個人物的表現(xiàn)是一開始就很篤定的,還是不斷摸索出來的?
詠梅:是很篤定的,因為我相信導演眼光是對的,他知道我一定是可以演好這一類角色。而且那個劇本給你很飽滿的心理依據(jù),感情太飽滿了。所以我那時候就覺得這么好的劇本,一定是有信心去演好的。它可以給你太多抓手,所以你也可以借助劇本去表達得很充分。
澎湃新聞:這樣非常大的跨度,只截取其中很小一段狀態(tài)跳著演的方式是否有額外的困難?
詠梅:如果這三個階段它是打亂了拍的,可能會有一點難度。但是我們這個戲基本上都是順拍。因為牽扯到一個化妝的問題,老年妝花的時間是很長的,你不能臨時化一次妝就去拍,這樣你能在一個狀態(tài)里面,把那整個的時期都完成,其實對表演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爭不搶,沒有什么是絕對必須的
澎湃新聞:這次專門請了英國非常棒的特效化妝團隊,看到自己更年輕和更老時候的樣子有沒有什么感慨?
詠梅:我在是試妝的階段,還挺害怕看到自己化妝化成老年人的樣子,尤其我們?nèi)⊥炅四#铱吹阶约罕蝗∠聛淼哪莻€翻模的樣子,就想我老年得是什么樣啊?那時候其實還蠻害怕,有一點點不想看到。但是英國的化妝團隊他們技術很好,他們弄完了以后,這個人物不是被丑化了,而是對你有幫助,讓你相信自己是老年人,這種相信又給你的表演帶來自信。
完成這三個年齡段的狀態(tài),我自己還是很滿意的,覺得好開心。

澎湃新聞:看自己年輕的狀態(tài)呢?會感慨歲月流逝嗎?
詠梅:年輕的時候我沒有太大感覺,因為現(xiàn)在的科技讓人很容易就能看到自己年輕的樣子。你只要打開手機,P個圖,每天都能看到。
澎湃新聞:所以你也喜歡用美顏相機嗎?
詠梅:我是不開美顏功能的,因為我覺得那是個假象,和別人拍照的時候別人開,你happy開心就OK,但是別忘了這不是真相,有的時候你要接受落差。
澎湃新聞:看到之前的采訪里面有說到過因為不是科班出身,你對表演一直沒有什么信心。現(xiàn)在還有這樣信心不足的狀態(tài)嗎?
詠梅:可能是表達有誤吧,我對表演一直是有信心的,如果要說不自信,我覺得更多是從屬性上講,我一直是對我演員這個身份不確定,我到底是演員嗎?演員應該喜歡站在前面,要站在舞臺中間,喜歡接受掌聲……這些我都不是。因此我不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算不算演員。
朱麗葉·比諾什曾給女演員的忠告就是說,你們要去爭取,你們不要去等待。我就覺得我不是這種類型的。
澎湃新聞:有過試圖爭取的經(jīng)驗嗎?
詠梅: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我覺得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必須的。
不讓欲望帶著跑
澎湃新聞:過去這些年你是演電視劇更多,有些人說電影和電視劇演法不一樣,你的經(jīng)驗呢?
詠梅:不是表演方法的不一樣,是和環(huán)境有關。電視劇可能需要不斷重復的,啰哩啰嗦的。電影其實更多的是表達,可能一個鏡頭,一個眼神就是一種含義。這種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電視劇大量的依賴臺詞,電影可能有的時候是一句話,會更藝術化。
澎湃新聞:理想的拍戲狀態(tài)是什么樣子?之前看到你曾經(jīng)“抱怨”過說在現(xiàn)場想要討論劇本更深入一些,但被認為是浪費時間。
詠梅:大概從2006年的時候,感覺到電視劇這個行業(yè)的商業(yè)氛圍太重,你的工作就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干活,跟藝術沒什么關系了。有的時候你想好好去表達一場戲,都沒有時間了。有時候人家為了尊重你,也同時是為了尊重藝術,但最后確實給別人添麻煩了。我堅持過,后來發(fā)現(xiàn)就是添麻煩,就不堅持了,就覺得拍電視劇沒意思了。所以后來也覺得拍電影可能會更好,大家可以充分去討論,藝術是跟心靈相關的東西,我就喜歡做這樣的事情。你要完全跟這搭不上邊就很乏味,我會覺得是浪費生命和時間。

澎湃新聞:銀幕上演了很多次母親,生活里并沒有孩子,會覺得在角色的理解和體驗上有所缺失嗎?
詠梅:沒有,我在這方面真的是沒有什么困惑的。至少曾經(jīng)有也是很快把困惑解決掉了,但是什么時候我忘了。我覺得演母親就是演愛,你愛就好了。你也是孩子,你媽媽也給過你,你感受得到的。
澎湃新聞:你得獎那天還有很多人驚喜地“扒”出你是《Don’t break my heart》 MV的女主角啊,作為搖滾樂手的妻子是什么樣的體驗呢?(注:《Don’t break my heart》是黑豹樂隊的代表作,詠梅的丈夫欒樹曾是黑豹的鍵盤手、主唱)

詠梅:沒什么特別,全世界談戀愛都是一樣的。作為妻子,就是一樣過日子。但他還是一個熱愛生活和音樂的人,沒有變成一個“油膩的中年人”。
澎湃新聞:小帥導演給你本子前,你說有4年沒過劇本。這四年你的生活狀態(tài)是怎么樣?會焦慮嗎?
詠梅:就是過日子,休息,做運動,看看書,完全就是過生活。焦慮在我這個時期已經(jīng)沒有了,我早就已經(jīng)把焦慮解決掉了。焦慮太可怕,如果焦慮可能就沒法正常生活了。
澎湃新聞:所以還想再請教一下怎樣解決自己的焦慮,包括你也從來不接電話,為什么做這樣的選擇?
詠梅:解決焦慮是一個挺難的事情,但其實又特別簡單,就是你放下這個事情,不要執(zhí)著。讓你焦慮的無非就是“欲望”層面的東西,要么它拽著你跑,要不你就隨緣。把這個看清楚了,然后放下,當然放下是需要你看清楚、需要時間的。你就耐心一點,你給它時間,只要你想離開它的話,你就可以做到。
澎湃新聞:這些年大家開始越來越多地呼喚實力派演員的回歸,包括一些真人秀的風行,有沒有關注這些現(xiàn)象?
詠梅:我不是特別關注,但多多少少有聽說。這就可能是說這是時代的變化,是規(guī)律。早晚要呼喚的,因為人是需要心靈喂養(yǎng)的,不然你不會有安全感。當你沒有安全感的時候,你一定會去尋找安全感,這就是自然變化規(guī)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