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石化為雄安新區地熱供暖700余萬平方米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3月19日從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獲悉,在剛剛結束的供暖季,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在雄安新區平穩運行換熱站53座、地熱井131口,供暖面積達700余萬平方米,地熱供暖全面覆蓋雄縣、容城城區,輻射雄縣11個自然村、近7萬余戶居民。
早在2009年,中國石化就與雄縣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雄縣地熱資源開發,打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雄縣模式”。目前,中國石化已在“2+26”城市區域初步建成10座冬季供暖“地熱城”,供暖能力達5000萬平方米,每年替代標準煤14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0萬噸。
相關負責人介紹,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中國石化充分發揮在地熱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國家地熱能中心平臺作用,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其中包括實施新區農村地熱代煤工程。2017年以來,中國石化先后完成大營鎮后營、中營、大營村等10個自然村地熱代煤改造工程,建成換熱站7座,敷設管網400多公里,供暖5000多戶、供暖面積70多萬平方米。
在新區管委會統一部署下,新星公司參與編制新區“地熱+”清潔供暖規劃,落實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探部署,2018年2月27日,成功鉆鑿起步區首口地熱井——大王探采1井,井流量達140方/小時,出水溫度93℃;2018年12月5日,成功鉆鑿容東片區首口地熱井——容東探采1井,井流量達120方/小時,出水溫度61℃;2019年1月12日,成功鉆鑿容東3井,井流量達120方/小時,出水溫度57℃。3口井的成功鉆鑿為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評價和開發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投入生產后,可滿足約65萬平方米的供暖所需。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澎湃新聞提問時,曾推薦中國石化新星公司的地熱開發成果和經驗。他說,在城市取暖、散煤替代方面還有一個捷徑,就是燃煤電廠各種形式的余熱取暖和熱能利用,這里面也有很大的潛力。另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加大地熱能的開發和利用,尤其是供暖、制冷。
“我在工作當中接觸了河北的兩個縣,他們開發得比較早,開發效果也比較好。一個是雄安,早在它成為雄安新區之前,在2009年就有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引進,進行地熱能的開發。去年年底它的地熱能的供暖面積已經達到了870萬平方米住宅,包括辦公樓。什么概念呢?它替代了標煤22.6萬噸,每年減少碳排放接近60萬噸。雄安新區的目標提出來以后,按照規劃地熱能的利用將會大幅度提升。還有就是河北省的大名縣,到去年年底,它的地熱能供暖面積已經達到了287萬平方米,替代標煤6.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了17.4萬噸。”李偉表示。
據了解,下一步,中國石化將深入推進地熱+多種清潔能源集成發展,為雄安新區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城市提供支撐,打造全球地熱利用“樣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