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越努力,越焦慮”?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yourself.——Ralph Waldo Emerson
唯一能給你帶來內(nèi)心平靜的只有你自己。——【美國】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著名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一個來訪者的故事
我有一位來訪者,叫琳琳(化名)。第一次和我會面時,琳琳就告訴我,在她生活的城市里,這種焦慮和不安的氛圍隨時都可以在空氣中感受得到。
琳琳,90 后,剛從大學畢業(yè)不久,在國內(nèi)一線城市的一家私企做市場營銷工作。每當我問起她生活里有什么事會觸發(fā)她的焦慮情緒時,琳琳就會非常直截了當?shù)卣f:“我的焦慮根本不用被觸發(fā)。每天早晨一睜眼,我就開始焦慮了。”
琳琳說,大多數(shù)早晨她沒有時間在家吃早飯,因為她必須及時趕到地鐵站坐地鐵。如果出門稍微晚了,趕不上對點的地鐵,上班就一定會遲到。每當進入地鐵站,看到人流涌動的時候,她的身體就會下意識地緊繃起來,心想:“一天的‘戰(zhàn)斗’又開始了。”
到了公司,琳琳的焦慮值會飆升到一個新高度。公司環(huán)境暗流涌動,人際關系錯綜復雜,老板的高要求,同事的小心機,以及殘酷的職場競爭帶來的壓力,都讓琳琳覺得自己不得不在上班的時候,戴上一副自己并不喜歡的假面具。面具前的琳琳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大方、得體、肯努力、好相處的女孩,但面具后的琳琳卻無時無刻不感到焦慮、不安、迷茫和害怕。
琳琳其實并不太喜歡自己的工作,她從小到大都只對藝術感興趣,只有在她畫畫、賞畫,或在商店購買畫畫需要的用具時,她才能感受到真實的自己和內(nèi)心的平和。然而,由于父母的反對,她在高考時不得不報考了市場營銷專業(yè)。琳琳的父母告訴她,作為從小城市出來的人,她能考到大城市,并在那里站穩(wěn)腳跟,應該感到萬幸和滿足才對。
然而,自從琳琳在大城市立足之后,她那種不安和焦慮的感覺就變得越來越明顯了。即便她不喜歡這份工作,但這是她的飯碗。為了保住這個飯碗,琳琳工作非常努力。她幾乎每天都要加班,下班回家之后身心俱疲,很多時候連吃晚飯的力氣都沒有了,總是隨便湊合一下,然后整晚都癱在床上。
本以為下班回家后終于可以清閑一下,但很多時候雖然身體回家了,思緒卻依然飄在外面。有時,她會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回放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比如,她見了什么人,說了什么話,她會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是否得當,擔心他人到底會如何評價她今天的表現(xiàn)。
如果一天里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琳琳的各種消極情緒就會在寂靜的夜晚一齊爆發(fā)出來——懊惱、內(nèi)疚、不爽、失落、孤獨、不安、害怕、焦慮、迷茫……每到臨睡前,她的大腦就會像永動機一樣高速地轉(zhuǎn)個不停,失眠對她來說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
第二天早晨,鬧鈴一響,又一個繁忙的一天就在自己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開始了。
我問琳琳:“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覺?”
琳琳簡單地答了兩個字:“心累。”

我特別理解琳琳為什么會這么想。同輩壓力的確是一把雙刃劍,在被他人成功故事激勵的同時,我們很難不感到相形見絀。在微信上隨便一搜,就能搜出很多勵志故事,比如某某某創(chuàng)業(yè)第一年就月入百萬,三個孩子的媽全職工作考上哈佛商學院,90 后創(chuàng)二代每天只睡四小時月進萬元,等等。
看到這些勵志事跡時,我們很容易會在潛意識里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較,形成“看看人家,再看看我自己”的想法,并因此把目前的困境歸結(jié)于自己做得“不夠好”上面。
為了讓自己變得足夠好,琳琳給自己制訂了很多目標和計劃,去鞭策自己變得更努力、更優(yōu)秀。她想考下市場營銷資格證書,讓自己在專業(yè)上更進一步。她還想把英語學好,希望外語能力在未來給她帶來更多工作機會。
我贊嘆琳琳雖然剛畢業(yè)不久,還算是社會新人,卻對自己的人生如此有規(guī)劃,真的很不簡單。可琳琳卻說,她的苦惱在于雖然想法很到位,但是行動總跟不上自己的想法。
琳琳尷尬地笑了笑說:“你聽說過‘拖延癌’嗎?我是‘拖延癌’晚期。”她給我看了自己的計劃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排滿了待辦事項,但真正完成的卻沒幾個。
當行動配不上野心時,當理想和現(xiàn)實形成巨大落差時,問題就來了。

我問琳琳:“看著這些沒有按時完成的計劃,你的心情如何?”
她沉默了幾秒鐘,然后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非常內(nèi)疚。哎,我怎么總是這么差勁,什么都做不好?我覺得自己很沒用,一點兒自律能力都沒有。怪不得沒有男生喜歡我,連我都討厭我自己。”
戀愛問題,是除了工作之外,讓琳琳焦慮的另一個源頭。
琳琳從小是一個乖乖女,父母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在她上大學期間,父母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習,不準談戀愛”。因此,現(xiàn)在二十多歲的琳琳在感情方面依然是白紙一張。
令琳琳措手不及的是,她開始工作以后,父母的話鋒卻一下子變了:“閨女啊,啥時候帶回來個男朋友給爸爸媽媽看看啊?你奶奶都快七十了,還等著抱曾孫呢!”過年過節(jié)時,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更是逃不了的,那種尷尬和無奈誰經(jīng)歷過誰知道。
我好奇地問琳琳是否有意找男朋友。她說:“當然想找了,但是我不夠優(yōu)秀,長相平平,身材一般,家境普通,絕對是‘白富美’的直接對立面,誰會喜歡我啊?”
“只有‘白富美’才值得被喜歡嗎?”我問。
琳琳笑著說:“那倒也不是,但我的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值得別人喜歡的地方。我感覺自己還不夠好、不夠優(yōu)秀。我得讓自己變得再優(yōu)秀點兒,才能配得上別人。”
這也許就是導致琳琳在內(nèi)心深處感到自卑的原因——在她看來,她的個人價值是跟自己的優(yōu)秀程度成正比的。雖然她在理智上明白每個人都有價值,但她卻總感覺自己必須得做出些成績來,才能去贏得或證明自己的個人價值。因此,每當她的成績不如他人時,就會擔心自己變得沒有價值,擔心自己在事業(yè)上不被他人認可和接受,在感情上一輩子孤身一人。
正因為這些擔心,琳琳才走上了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的道路上。她要求自己的生活每時每刻都是有意義的,一旦松懈下來,就會陷入內(nèi)疚和自責。
琳琳告訴我,通常在她自責和內(nèi)疚的時候,會產(chǎn)生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破罐子破摔。
每當這時,琳琳就會因為一件事沒做好,或某個計劃沒完成,就徹底自暴自棄。她以為自己只要不去想它,情緒就會慢慢消散。然而,破罐子破摔的狀態(tài)不但不會使她的消極情緒減輕,反而會把它壓抑得越來越嚴重。有些時候,她甚至感覺自己內(nèi)心的焦慮隨時都會沖出來把她吞噬掉。
第二種情況,奮起直追。
每當這時,琳琳就會給自己布置更多的任務和計劃,并用更嚴苛的標準對待自己。很多次,她的奮起直追使她成為公司的月度最佳員工,收獲了老板的認可和同事羨慕的目光。
然而,讓琳琳始料不及的是,從那之后,她開始期望自己每個月都能獲此殊榮,一旦有某個月落空了,她就又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正因為如此,成功當下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通常只能持續(xù)很短的一段時間。有時,她還沒來得及體驗成功的滋味,就又被不安和焦慮淹沒了。對琳琳來說,成績已不單單只是成績,成績早已變成了無時無刻不在她身后追趕著她往前跑的野獸。
就這樣,琳琳在這兩種狀態(tài)中循環(huán)往復著。她越努力,就越焦慮;越焦慮,就越要求自己更努力。她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無論是否達到了自己或他人的要求,內(nèi)心深處那揮之不去的焦慮和不安,都讓她活得無比辛苦。
琳琳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逃離這個“越努力,越焦慮”的怪圈。

既然越努力就越焦慮,那然后呢
琳琳代表著生活在當下這個時代里,被焦慮、不安和自卑情緒所困擾的成千上萬的年輕人。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在內(nèi)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并因此害怕自己不被他人認可和接受,或被時代淘汰。于是,因為恐懼,而去努力,并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地懷疑自己。沒達到目標時,會自責焦慮;達到了目標時,又會擔心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
這樣的心態(tài)不但會體現(xiàn)在工作和學習上,甚至會反映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都會因為人際交往而感到壓力。社交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人際交往,還不如說是硬著頭皮完成任務。害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每一次社交都會讓自己感到身心俱疲。每當事情不按自己的意愿發(fā)展時,內(nèi)心那個自我苛責的聲音就會跳出來,埋怨自己做得有多么不好,指責自己是有問題的,導致自己不接納自己、不喜歡自己,甚至是自我厭惡或自我仇恨。
這樣的心態(tài)往往會觸發(fā)新一輪改變的嘗試。然而,越改變,越受挫;越努力,越焦慮。就這樣,人在這個消極循環(huán)里反反復復,生活卻依然停留在原地。
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難道我們不該努力嗎?
實際上,努力本身并不是造成焦慮的原因;驅(qū)使我們努力背后的認知誤區(qū),才是造成焦慮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認知誤區(qū)?造成我們焦慮的認知誤區(qū)又是什么?為什么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又該如何才能打破“越努力,越焦慮”這個怪圈,從而真正達到內(nèi)心的平和與自信呢?
這些問題,你都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受焦慮困擾的你放松下來。

本文摘自《其實你很好》,考拉小巫 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