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泰安規劃:與濟南共建大省會,打造省會城市群先行發展區
3月8日,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和泰安市政府聯合開展編制工作的《泰安市城鄉一體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開始公示,公示時間為3月8日至17日。
規劃提出“濟泰共建大省會,打造成為省會城市群的先行發展區。”在中華文化樞軸、區域協同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等多項戰略部署并不局限于泰安一城。
規劃指出:
◆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確立城市未來發展架構,推動城市布局由“依山而建”向“遠山近水”轉變,實現城市發展由“泰山時代”邁向“泰山汶河時代”。
◆構筑“國泰民安象征、綠色生態高地、國際旅游勝地、山水宜居典范”,到2035年,著力把泰安打造成綠色低碳、宜居宜業、信息智能、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宜居世界遺產城市”和“國泰民安中華精神家園”。
四大戰略定位:
1.國泰民安象征
2.綠色生態高地
3.國際旅游勝地
4.山水宜居典范
八大戰略部署:
1.生命共同體保護戰略
以泰山、徂徠山、大汶河、東平湖、汶陽田等高質量生態要素為主體,建立“兩山一河一湖一田多廊”的生態空間結構, 形成相互滋養、命脈相連的生命共同體。
2.中華文化樞軸戰略
泰安與曲阜構成儒家文化軸,泰安與濟南構成泰山文化軸。以泰山為中心,濟南、泰安、曲阜共建一條文化內容極為豐富、文化地位極為重要、文化聯系極為密切的中華文化樞軸,文化內容包括:四山,即歷山、泰山、嶧山、鳧山;四水,即黃河、濟水、汶河、泗水;四城,即濟南、泰安、曲阜、鄒城;四圣,即舜、周公、孔子、孟子。
3.泰山遺產保護戰略
以山定城,從泰山視角塑造特色城市景觀形態,規劃出城市各方向的城市形態,即東園、西谷、南城、北景、中禮。
4.區域協同發展戰略
(1)濟泰共建大省會,打造成為省會城市群的先行發展區。
(2)構建膠濟南通道,重構新海岱關系。依托泰安構筑膠濟南通道,打造膠濟復合走廊,重構省會與沿海之間的新海岱關系,走以培育“新經濟”為主的發展道路。
(3)構建泰安增長極,助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以泰山為核心,加快環泰山交通廊道建設。向北,推動濟泰協同發展,共建省會城市群。向東,依托青島西海岸新區建設,構筑膠濟南線生態經濟帶。向南,與曲阜共建中華文化樞軸。向西,與河南、河北、山西等中西部地區聯動發展,擴大對外發展通道。
5.全域旅游升級戰略
建設區域旅游服務中心。打造泰山名城、左丘桃源、徂徠逸境、天闕瓷鎮、蓮花佛山、東平水泊六大魅力景觀區,中心城區為主中心,安臨站鎮、州城鎮、徂汶景區、賢士湖、青云湖為輔,形成“一主五輔”六大旅游服務基地的空間布局。
6.新舊動能轉換戰略
依托省會“一日通勤圈”,激活濟泰協同發展新動能。打造綠色經濟,實現綠色發展。構建“一體兩翼”的總體空間結構。西部培育現代制造業發展軸,疏解京滬走廊的工業功能,促進智能制造與現代物流業發展,中部提升商務科技、文化旅游功能,東部發展科技創新、教育培訓、休閑旅游等功能。在中心城區,打造東西兩翼,“東翼”發展成為新泰協同創新成果轉換示范區,“西翼”發展成為東平活力發展地區。
7.美麗鄉村振興戰略
構建“四級多點”一體化的城鄉人居體系,構建11個鄉村生活圈。“四級”包括泰安中心城市、縣域中心城市、縣域副中心、重點鎮,“多點”包括一般鄉鎮和農村新型社區。
8.生態宜居提升戰略
山水營城,推進山水林田湖與城鄉建設的融合發展,打造城鄉山水生態型理想人居典范。以山水為主要依據,劃定城市開發邊界350平方公里,為未來城市發展預留空間。結構重塑,構建“一主一副六大家園”。規劃建設濱河公園、濱湖公園、郊野公園,形成山水相連、藍綠融城、步行可達的綠化景觀網絡。
八大行動計劃:
1.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行動
2.文化樞軸建設行動
3.遺產保護行動
4.區域協同行動
5.旅游服務提升行動
6.重大基礎設施完善行動
7.美麗鄉村建設行動
8.城市品質提升行動
(原題為《重磅!濟泰將共建大省會!最新戰略規劃公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