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虎門二橋已完成荷載試驗,預計今年5月1日前通車
3月15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廣東省交通集團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連接廣東東莞、番禺、南沙三地的虎門二橋已完成荷載試驗,按計劃將在今年5月1日前建成通車。
虎門二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后首個即將投用的“超級工程”,也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重要過江通道。據澎湃新聞了解,多年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過江交通高度依賴于1997年建成通車的虎門大橋,這也導致了虎門大橋通行壓力大,堵車嚴重。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虎門二橋、深中通道等過江項目均在加快建設中。
虎門二橋項目2013年開工建設,起點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終點位于東莞市沙田鎮,主線全線均為橋梁工程,總長度約13公里,采用雙向八車道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km/h,橋梁寬度40.5米。
據廣東省交通集團介紹,荷載試驗分為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兩部分,目的是判斷橋梁承載能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要求,確定工程的可靠性,為今后長期健康監測提供初始數據,也為日后養護、管理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持。荷載試驗是大橋通車前必須經歷的關鍵環節,也是未來通車的準入證,就像員工上崗前的“體檢”。

虎門二橋項目荷載試驗工作從3月5日晚上7點開始,其中坭洲水道橋荷載試驗從3月5日至3月12日,大沙水道橋荷載試驗從3月10日至3月14日。此兩項荷載試驗均按計劃順利完成,虎門二橋項目總經理崖崗表示,“從整個荷載試驗來看,坭洲水道橋、大沙水道橋荷載試驗結果和設計要求是非常吻合的”。
虎門二橋項目建成通車后,從廣州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將大大緩解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繁忙交通,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打通新的動脈,有效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
日前,多家廣東媒體報道稱,虎門二橋建設項目索塔被噴上“南沙大橋”字樣,虎門二橋也將更名為“南沙大橋”,這也凸顯了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地位。
據南方都市報此前報道,記者從廣東省交通廳獲悉,更名相關情況正在辦理手續,在廣州市的相關文件中,虎門二橋的表述已變成南沙大橋,這也意味著將在今年5月前建成通車的虎門二橋或更名成南沙大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