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大代表:將是否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作為干部選拔使用重要依據
針對中國公民科學素養普遍偏低的問題,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潘復生等2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從制度保障著手進一步重視科普工作的建議》。
建議提到,最近幾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特別是中國科協對科普作了大量工作,成績顯著。2018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已達8.47%,比2015年第九次調查的6.2%提高了近2.3%,而2010年的這一數據只有3.27%。
但和發達國家比,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仍然偏低。例如,美國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已達30%左右,而我國只有8.47%,差距極大。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較低會給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具體體現在:
一、 創新政策的制訂和創新過程管理會出現嚴重偏差。有關部門制訂的部分創新政策不要說科學性、先進性較差,可能連合理性都沒有。一些領導干部對科技創新工作“急功近利”的要求也是典型的低科學素養的體現。
二、社會穩定性會受到嚴重干擾。互聯網和書刊報紙上不正確的科普知識滿天飛,經常誤導老百姓的準確判斷。政府在應急事件的處理上盡管已經非常成熟,但我們依然沒有形成一個權威科學家回應熱點事件的平臺和機制。由于老百姓沒有及時獲取正確的的科學解讀,“全民補鈣”、“ 全民搶鹽’、“ 巴拿馬病恐慌癥”等荒唐事的發生會不可避免。
三、國際交往中容易出現被動局面。當科學素質較低時,很容易出現“無共同語言”的情況?!澳阏剸|,我談西”,有效解決國際糾紛有時會成為一句空話。
潘復生認為,科普工作是提高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是科技創新鏈的“根”,但各地科普工作“缺經費、缺平臺、缺人才”的現象非常嚴重。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進一步重視科普工作的制度措施:
一、從制度保障著手,出臺切實措施提高各級干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對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級部門要把科普工作放在和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經費增長、管理機構設置、政策法規制訂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把是否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作為干部選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據。科學管理是創新發展的基礎。不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管理人員制定的創新政策和做出的創新決策很容易出現偏差。
三、制定規則和條例,有效清理網上和書刊報紙上大量不正確的科普信息,突破常規做大做強“科普中國”、“科普時報”等國家權威性科普平臺,要第一時間讓社會有正確的平臺去找正確的科普信息。
四、為科普工作者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生活待遇等出臺國家層面的制度、文件和細則,為科普工作者保駕護航。在社會尊重度、工資待遇、職稱評審、人才選拔和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傾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