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的“全息影像術”,宜興小伙用墨汁就能完成

這讓制了一輩子紫砂器的老姚多少寬了心,兒子雖然沒有跟著自己做紫砂,但是拓印起自己的壺來卻是干勁十足。拓印,也是一樣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


全形拓,又稱立體拓、器物拓、圖形拓,是一種以墨拓技法,把器物原貌轉移到平面拓紙上的技藝。

△起稿,根據器物的尺寸畫出稿子

同治光緒,陳介祺發明“分紙拓”法。先將器身、器耳、器腹、器足各部位的紋飾、器銘分別拓印,再將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拼粘在一起。

近代民國時期,周希丁、馬子云等大師,又將西方傳入的透視、素描等技法應用到了全形拓之中,發明出“整紙拓”,使全形拓技法更進一步。


小姚采用的就是整紙拓,買書自學、不斷摸索。學習的過程困難重重。為了學習制作出好用的拓包,小姚先是專門跑了一趟西安碑林,又拜訪了全國不少名家高手開拓思路,才知道做個拓包有那么多門道。


他嘗試過用各種材質做拓包,家里的舊床單、老姚的秋衣秋褲、稻殼、小米……也不講求拓包外型好看,一切標準就是出墨均勻、好用。

陸老師請他來做砂器上的拓片,有一個要求:直接、簡單,以意為上。不必刻意求工,不必小心翼翼追求老式的烏金或蟬翼。小姚盯著壺看了又摸,開始嘗試新的拓印法,在保證整體的前提下,一改之前的小心翼翼,著墨深淺自如,整個拓片都自然生動了。陸老師看了之后,很是喜歡。


家人都是制壺的行家,小姚卻醉心于這種古老的“全息影像術,自然有自己的看法。
“原跡珍貴,攝影又缺了氣韻,拓片和原器物有最親密的接觸,不但能記錄下花紋,還能留下其表面獨有的肌理,別有一番味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