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絡訂餐頻現“黑店”,人大代表建言“外賣保衛戰”
中新網北京3月12日電 打開手機APP,動動手指,美食就會自動“送上門”……近年,各外賣平臺“群雄逐鹿”,但在“風生水起”的網絡訂餐市場中,一些無證無照的“黑店”往往也窩藏其中。全國兩會期間,如何構筑網絡外賣食品安全“防火墻”,成為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話題。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發布的《中國網民網絡外賣服務使用狀況調查報告(2018年暑期)》數據顯示,中國在線訂餐用戶規模已達3.6億人。然而,網絡外賣在“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幽靈餐廳”“照騙美食”等幕后“潛規則”也一次次驚爆大眾眼球,暴露出不可忽視的食品安全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平陽縣鰲江鎮聯南村村委會主任陳愛珠建議,應進一步補上監督制度體系缺漏,加強各部門有關外賣法規的融合,同時結合食品安全法,針對地方實際擬定外賣監管規范性文件,讓外賣監管有法可依,違法行為有據可處。
網絡外賣頻頻混入“漏網之魚”,平臺方亦難辭其咎。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文聯副主席蔣勝男因經?!罢痹诩亿s稿,時常與外賣打交道。此前,一則曝光外賣調料包黑作坊的新聞,讓她意識到維護外賣食品安全迫在眉睫。
蔣勝男調研發現,由于平臺準入門檻低、對商戶的資質審查把關不嚴,致使許多沒有任何餐飲衛生資質,甚至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商家進入了訂餐平臺。
她認為,要明確第三方訂餐平臺的主體責任?!暗谌接啿推脚_負有對入網餐飲單位的審查權,必須嚴格履行好第一道準入把關的審查義務。同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必要時可與平臺開展聯合執法檢查?!?/p>
除了向平臺方“亮劍”,蔣勝男還建議對違規餐飲單位“重拳出擊”。她說,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加強對餐飲單位的監管和懲處力度,一旦發現黑外賣或不符合衛生條件的外賣商家,堅決整改、取締,并下架其在網絡上的商鋪,推行外賣行業的“一票否決”制度。
而在互聯網時代,以“智慧監管”密織外賣安全“天羅地網”也成為熱門建議。
蔣勝男表示,市場監督管理局可建立網絡訂餐數據分析監管系統,對網絡訂餐數據實時抓取、分析,有效推動監管的精確性和靶向性。
陳愛珠則建議設立網絡數據庫,存檔相應主體經營資質,實現監管共享。
(原題為《網絡訂餐頻現“黑店” 人大代表建言“外賣保衛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