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高法專委劉貴祥:有些案件執行不能,是我們的一個痛點
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字號
一些案件得不到執行,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怎樣把法律文書上的成效和人民群眾的感受結合在一起?
3月12日下午,最高法審判委專職委員劉貴祥被記者提問。
“這個問題,應該說是我們的一個痛點?!眲①F祥說,他作為多年從事執行工作的一員,有一些案件不能實際得到執行,不能把真金白銀裝到當事人口袋里,“這對我們來說,有的時候感覺很失敗?!?/p>
劉貴祥分析了執行實踐中的兩種情況。第一種,存在一些財產可供執行但還是沒有及時執行,這種情況多數因為執行程序上的情況復雜性,“比如說,我們對一處房產馬上采取拍賣措施的時候,出來一個人說這是我的房子,案外人提出異議。這樣一審二審,幾個月就過去了?!眲①F祥說,財產拍賣過程中也常出現流拍的情況,導致財產處置需要更多時間。
“第二種情況是欠錢,但是沒錢,因此還不了錢,這種情形我們叫做執行不能?!眲①F祥說,這一類案件需要下功夫,投入大量司法資源,但可能是“勞而無功”。比如有的“僵尸”企業,債臺高筑,沒有執行能力。
劉貴祥說,執行不能有的時候是商業風險,有的時候是法律風險。“每年都有相當大的量,這樣每年滾雪球的滾下來,壓力也是很大?!眲①F祥說,所以人民法院從法律上采取了一個辦法,叫終結本次執行,實際上就是做暫時結案處理。一旦發現其財產,立刻恢復執行。
劉貴祥表示,對于生活困難的執行不能案件的當事人,法院常采取司法救助的辦法,以解決當時人的一時之困。
責任編輯:周喜豐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