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商湯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達成合作,著眼行車安全與交通數據平臺
駕駛員疲勞駕駛、行車操作不規范,甚至受到外力嚴重干擾等,越來越成為影響行車安全的關鍵問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控司機狀態是解決方案之一。
日前,商湯科技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達成合作,將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商業化班車的運營及駕駛員管理,進行司機狀態實時監控,保障班車運營安全;同時,雙方將聯合開展交通場景大數據的采集、分析、標簽化處理等工作,打造面向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的人工智能基礎數據平臺。
駕駛員監控系統,實時監測危險動作
據商湯科技透露,雙方的其中一項合作是對遍布上海各區域的“驛動班車”進行智能化改造。由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控股的上海驛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對38條“驛動班車”線路車輛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驛動班車”車輛可實現駕駛員身份識別,疲勞、分心等狀態實時監測與提醒,以及乘客智能刷臉乘車。商湯科技表示,未來,這一技術還將逐步推廣到全部線路中。
改造后的“驛動班車”搭載了商湯科技提供的SenseDrive DMS駕駛員監控系統,借助普通IR攝像頭,配合一枚普通芯片,即可具備人臉識別、眨眼檢測、注意力檢測、分心動作四合一的識別檢測效果,可以監測駕駛員閉眼、打哈欠等疲勞狀態,或吸煙、喝水、打電話等分心危險動作。
另外,改造后的“驛動班車”還具有刷臉乘車的功能。乘客通過驛動汽車app進行手機注冊,并上傳人臉信息,即可刷臉乘車。
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數據平臺,采集交通工況數據
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離不開公共數據庫的支持,商湯科技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的另一項合作是打造基礎數據平臺。
作為國家工信部批準的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由上海國際汽車城建設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從打造行業公共基礎服務平臺角度出發,聯合商湯科技共同開展交通場景大數據的采集、分析、標簽化處理等工作,打造面向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的人工智能基礎數據平臺。
據悉,目前在已安裝商湯科技技術設備的38條線路上,每天可采集超過200個小時、10GB的交通工況數據,未來將實現千輛級數據采集規模。
雙方合作采集的數據還將用于示范區測試場景設計和測試規范的研究制定,推動示范區測試方法的完善,進一步服務上海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服務標準規范的研究制定。
商湯科技表示,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的合作,是商湯科技“智能車艙”產品首次應用于公共交通運營車輛,該產品下一步可能引入手勢識別、視線追蹤等模塊。未來,雙方還將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推動AI技術在智能汽車上的深度應用,升級智能化駕駛和乘車體驗,推動“AI+交通”應用場景的落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