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追回戰國“蟠蛇紋建鼓座”,“神鳥”雕飾引學界震驚

由山西省公安機關追回的國家一級文物戰國“蟠蛇紋建鼓座”,日前開始在山西博物院的“守護文明 利在千秋——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宣傳展”上向公眾展出。據學界考證,這是目前全國已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建鼓座。
3月10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山西省公安廳獲悉,“蟠蛇紋建鼓座”為戰國青銅重器,鑄造工藝精良,保存完整,特別是上面的“神鳥”雕飾,據稱是考古記載中首次出土發現。
山西省公安廳發布消息稱,這件蟠蛇紋建鼓座,鑄造工藝精良,紋飾精美華麗,立體感強,保存完整,是全國現已出土的體積最大、最重的青銅建鼓座。鼓座直徑77cm,高47cm,重80kg,中由一根長木柱貫穿鼓身,插入鼓座正中,三條蟠蛇相互糾結,盤繞而成,活靈活現,象征三條祥龍。鼓座雕飾豐富,有人物、蛇、牛、羊、猴子、神鳥等各種形象,特別是“神鳥”雕飾,據稱是考古記載中首次出土發現。其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引起考古學界和文博學界一片震驚。

據考古學者介紹,這種青銅質地建鼓座,一般都是從高等級王候墓葬中出土。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春秋戰國青銅質地建鼓座,大約只有10件。因建鼓的木制和鼓身不易保存,發掘出土的常常只留有鼓座。
據相關史料記載,“建鼓座”用于承插建鼓貫柱,穩定建鼓。建鼓,為木質膜鳴兩面敲擊的樂器,是兩周到漢代時期重要的高等級禮儀樂器。在古人心目中,其具有“溝通天地人神”的深刻內涵,常用于宗教祭祀活動,有時也用于軍隊作戰,用以指揮軍隊進退。
另據山西省公安廳披露,2019年以來,山西省公安廳再次對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作出部署,再出重拳,僅1、2月兩個月,全省公安機關又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1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0人,打掉犯罪團伙24個,追繳文物5259件,其中包括“蟠蛇紋建鼓座”、獸面紋雙耳圈足銅簋、四足銅卣、獸面紋銅觶等在內的國家一級文物26件,二級文物26件,三級文物128件。日前,已經進入正在山西博物院舉辦的“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宣傳”展廳向公眾展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