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南部的永濟毗鄰黃河,隔河與陜西相望,自古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當地百姓開始外出開小飯館,將當地特色美食永濟餃子和永濟扯面賣遍全國各地,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走向富裕。近日,攝影師在當地幾個村子采風時發現,村里以前的老房子逐漸減少,大多變成了二層小樓,鄉村環境也變得更加整潔,但在村里卻很少見到人,即便見到了也是三五個老人、婦女聚在一起,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閑話。
在一個村子里,一位40多歲的大姐告訴攝影師,他們村的人以前都是靠種地為生,前幾年看到別村的人在外面開飯館、打工都掙了錢,村里的青壯勞力也開始外出,到甘肅、陜西等地開飯館,也是賣餃子、扯面等面食。“兩三年功夫,出去的就慢慢地掙了錢,掙錢回來就是翻蓋房子。村里房子是越蓋越好,人卻是越來越少了。”圖為村里一棟兩層的小樓。
大姐介紹,每到春節一過,村里的青壯年就陸陸續續地出門,有的是父子同行,有的是夫妻相伴,“過了正月十五,基本上都走完了,剩下的要么是老人,要么是需要在家帶孫子的婦女。你看,在村里走一圈,你能見到幾個人?”圖為村里一個空蕩蕩的巷子。
圖為一位大娘坐在村口的香椿樹旁。她說,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村子的兩條路,誰進村都能看到。
據了解,雖然目前的很多農村都是青壯年外出打工,富裕以后開始在城里買房安家,但在當地農村,人們囿于傳統的觀念,掙了錢的第一件事還是回家蓋房,把家里的老房子拆掉,蓋成漂漂亮亮的新房。圖為兩位老人坐在一個老院子的門前。
圖為一戶人家上鎖的大門。大門上還保留著紅彤彤的春聯。
“現在蓋房子費錢,動不動就是二三十萬,要是家里沒人外出掙錢,靠幾畝地肯定不行。”一位60多歲的大娘說。圖為一戶家里僅有老人、無錢翻蓋房子的人家。
圖為兩位老人坐在村巷中聊天說話。
在一個村子中,攝影師看到村里文化休閑廣場水泥鋪底、場地整潔,墻體上畫著漂亮的風景畫和宣傳畫,兩個籃球架靜靜地立在廣場上,顯得環境很優美。“平時沒什么人,過年過節時有人會打打籃球,婦女們有時也會在這里跳跳廣場舞。”一位路過的老人對攝影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