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干預司法”羅生門愈演愈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四面楚歌
近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涉嫌干涉司法的丑聞持續發酵。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6日報道,周三,特魯多前首席秘書杰拉德·巴茨在加拿大國會司法委員會進行了聽證會。就此前總理特魯多要求前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讓SNC-蘭萬靈公司(SNC-Lavalin)免受刑事起訴一事,巴茨表示,特魯多內閣在改組之前沒有任何不適當的行為。這與王州迪此前的說法相矛盾,而巴茨在聽證會上講述的一些新情況,也讓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考慮再次讓王州迪舉行聽證會。
2月27日,王州迪在國會司法委員會作證稱,去年9月至12月期間,包括特魯多在內的11名政府高官持續向她施加壓力,敦促她幫助被控腐敗和欺詐的加拿大工程巨頭SNC-Lavalin公司免受刑事起訴。
由此,這起因為陳年舊事而在今年初持續發酵的加拿大版“紙牌屋”陷入了羅生門。無論事實真相如何,分析人士指出,這起涉嫌干預司法的丑聞,已經讓特魯多付出“代價”:不僅痛失多名內閣成員,其長期經營的領導人形象也轟然崩塌,更是對今年10月即將進行的大選極為不利。
緣起:一封辭職信牽出的丑聞
1月14日,特魯多在渥太華宣布對內閣進行小幅改組。其中,原任司法部長的王州迪轉任退伍軍人事務部部長兼國防部副部長。但好景不長,2月12日,王州迪就在推特上公開辭職信。信中稱,她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內閣,但沒有說明辭職原因,引發諸多猜想。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報道王州迪辭職事件時稱,此前就有媒體曝光其曾遭特魯多政府“政治施壓”,而她從司法部長到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兼國防部副部長的職務變動也實際上是“被貶職”。
而就在王州迪提出辭職的前一天,在反對黨要求下,加拿大聯邦利益沖突和道德操守專員2月11日宣布,就特魯多政府被指干預SNC-蘭萬靈案展開調查。
此前,加拿大《環球郵報》曾報道稱,特魯多辦公室去年曾向時任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的王州迪施壓,要求讓涉嫌欺詐和行賄的工程設計企業SNC-蘭萬靈公司(SNC-Lavalin)免受刑事起訴,并用庭外和解和罰款的方式來解決此案,但是這一要求遭到了王州迪的拒絕。
而牽出這一司法丑聞的故事,卻要追溯到2001至2011年期間SNC-蘭萬靈公司的賄賂行為。據報道,該公司為了獲得利比亞的一個工程項目,向當時的利比亞政府提供了“數以百萬計”的巨額賄賂,其中包括向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家人行賄4800萬加元。如果被判有罪,該公司將被禁止在10年內投標加拿大聯邦政府的項目。
早在2015年,加拿大警方就開始對此立案調查。
包括《環球郵報》在內的多家加拿大媒體此前還報道,2017年左右,SNC-蘭萬靈公司曾多次與加拿大聯邦政府官員及相關國會議員舉行會面,多達50多次的會面中,其中14次都是會見包括特魯多的秘書和資深顧問在內的加拿大總理辦公室高層人員。
隨后,加拿大媒體曝出,有匿名信件稱正是總理辦公室給時任司法部長的王州迪施加壓力,讓其放棄起訴SNC-蘭萬靈公司,但由于其拒絕屈服,因此遭到了降職。另據新華社2月18日報道,特魯多政府于去年(2018年)開始推動修改刑法,允許違法的加拿大企業與公訴人之間簽訂“延期起訴協議”,被認為給該公司免于被刑事起訴開“綠燈”。
多米諾骨牌效應:多名內閣成員辭職
王州迪的辭職迅速引爆了圍繞這起干預司法案件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多名特魯多內閣成員紛紛辭職。
2月18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接受了其首席秘書杰拉德·巴茨的辭呈。作為特魯多大學同學、曾幫助特魯多贏得大選的左臂右膀,巴茨在辭職聲明中否認自己或總理辦公室的任何人,曾就SNC-蘭萬靈公司行賄案向前司法部長王州迪施壓。巴茨還在聲明中表示自己必須離開,以免影響團隊的“重要工作”,但是對于具體的辭職原因卻未作出說明。
巴茨辭職之后,加拿大媒體稱,作為特魯多最信任的助手,巴茨的辭職實際上只是作為“替罪羊”,希望能夠減少特魯多在這起丑聞中受到的影響。
3月4日,繼王州迪和巴茨之后,加拿大國庫委員會主席兼數字政府部部長費普真(Jane Philpott)也宣布辭職。至此,費普真成為了“政治干預司法”丑聞發后,特魯多內閣中繼王州迪請辭后的第二位請辭的部長級官員。
據路透社當天報道,費普真辭職的原因與政府“干預司法”的丑聞有關。她在一封致加總理特魯多的公開信中表示,她對政府已失去信心,“我必須遵守我的核心價值觀、我的道德責任和憲法義務,按照原則行事可能會付出代價,但放棄原則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
此前,特魯多和聯邦自由黨改組內閣,目的正是為今年10月的加拿大聯邦立法選舉積蓄力量,資歷深厚、享有極高名望的費普真無疑是特魯多內閣中一枚極重要的棋子。事實上,不論是特魯多及其執政黨(聯邦自由黨)、內閣要員,還是反對派人士,大部分成員都認為費普真是一位出色、稱職、廉潔的官員,一個充滿熱忱和政治理想的女性。她的迅速離職對于特魯多內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淡定的特魯多或在大選中付出代價
對于費普真和王州迪的辭職,《多倫多太陽報》3月5日稱,費普真和王州迪都是特魯多在2015年大選中引入的兩名“明星成員”,來自執政黨內部的她們對特魯多信譽的指責,將對其政治形象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環球時報》3月5日也報道稱,加拿大一名民意調查員分析說:“特魯多政府兩名內閣成員都因要保守職業道德而請辭,這種原因令人深思。今后也可能有更多人辭職。”
與此同時,特魯多也不斷遭到了來自反對黨的攻擊。路透社5日指出,反對黨保守黨領袖安德魯·希爾(Andrew Scheer)一再敦促特魯多為破壞法治的“道德敗壞”引咎辭職。他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費普真從內閣辭職清楚地表明,一個丑聞纏身、只管自己政治生存、名譽掃地的總理領導的政府已陷入徹底的混亂。” 此前,他已經多次指出特魯多不再具備領導人所需的“道德權威”,應該盡快引咎辭職。
盡管面對著巨大的政治壓力,但是特魯多卻表現得非常淡定,一再否認自己曾試圖影響此案。“任何時候,我或我的辦公室都沒有指示現任或前任司法部長在這件事上作出任何特別的決定。”他說道。
但據美國《外交政策》此前披露,在與王州迪的一場會面中,特魯多曾強調,如果坐視魁北克一個大雇主離開會帶來政治影響。特魯多還提醒道,他自己的席位就是來自魁北克,該省已成為自由黨的選舉堡壘。彭博社此前也指出,SNC-蘭萬靈公司是一家與加拿大經濟利益休戚相關的公司,其命運與魁北克省的聯系尤為緊密。報道還指出,近期該公司由于陷入一系列丑聞,正在遭遇股價的大幅下跌。
盡管特魯多保持了淡定,但是隨著今年10月的選舉即將來臨,特魯多不得不面臨一邊準備大選一邊應付丑聞的局面。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風波可能會令特魯多在大選中付出代價。加拿大廣播公司最近的調查顯示,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民調支持率約為34%,低于保守黨36%的民調支持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6日也指出,此前因為清新面孔而聲名大噪的特魯多,最近被越來越多人發現與其他政客并無不同,這對特魯多的形象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在即將來臨的大選之前,特魯多所在的聯邦自由黨將和反對黨之間展開激烈的角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