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預警機雷達有多強?可數百公里外看清足球軌跡
在2025第十一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中國電科十四所正式發布預警雷達的科普微視頻《空中千里眼》,向外界展示了我國在機載預警雷達領域的研發歷程和技術突破。
勇闖未知領域,造全球最大“蘑菇”
據介紹,傳統的地面雷達因為受到地球曲率限制,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僅有數十公里,而空警-2000這類預警機卻能輕松“看”到數百公里外的目標。兩者探測距離相差十倍,覆蓋面積相差百倍。
在現代戰爭中,低空突防是最具威脅的進攻方式之一,擁有預警機無疑具有重大意義。為此,我國啟動了空警-2000的研制工作。預警雷達是預警機的核心,上世紀末, 在國外還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十四所本著“要做就做最好”的決心,確立了發展有源相控陣機載預警雷達的目標。
因為采用新技術、新理念,空警-2000機背上的大“蘑菇”尺寸全球最大,雷達罩面積相當于百平米大小的“三室一廳”;雷達所用的元器件數量更是有百萬之多,線纜長超過10公里,復雜程度超乎想象。
站在全球技術前沿,擊敗雜波練就火眼金睛
不過,把這么復雜的雷達搬上天還只是第一步。空警-2000在空中雖然獲得絕佳的視野,但向下看必然會受到天然存在的地面雜波影響。
地面雜波堪稱機載雷達“天敵”,一旦進入雷達將會令目標信息淹沒在雜波中,嚴重影響雷達工作。而且視野覆蓋范圍越廣,雜波越多越復雜,強度可能比目標回波還強千萬倍。
可以說,雜波問題是制約雷達性能的關鍵,對于機載預警雷達探測目標的能力至關重要。解決雜波問題無疑也是一項世界級難題,是決定機載預警雷達和預警機研制成敗的關鍵。
為了打敗雜波,以十四所為代表的中國國防科研工作者創造性地確立兩大技術路線:
第一,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采用超低旁瓣設計,這種設計可以把雜波進入雷達的主要通道給“堵”死;
第二,面對漏網雜波,采用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進行過濾。傳統預警機雷達只能利用目標與雜波的多普勒效應差異,從雜波里尋找目標,而空時自適應技術,可以從多普勒和空間兩個維度將目標和雜波分離,更高效地探測目標。
空時自適應技術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前沿的技術,通過這兩項技術,空警-2000具備了超強的探測能力,幾百公里外足球大小目標的飛行軌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戰場上,這樣的能力可以直接轉換成對各種高威脅目標的探測能力,預警機將目標信息傳遞給空中、地面、海上的作戰平臺,將能夠對來襲目標進行致命打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