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傳音失去非洲,小米將會怎樣?
被稱為“非洲之王”的傳音,今年開局交出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鏡的成績單。
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傳音營收同比下降25.45%至130.04億元;歸母凈利潤更同比大降近70%至4.90億元,創下單季度最大跌幅紀錄。
另據IDC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5%的情況下,傳音出貨量同比減少了超20%,在全球手機廠商排名中跌出前五,被歸入“其他”。

而就在去年,傳音還以8.7%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位列第四。
凈利潤大跌背后,是傳音手機的非洲市場“主陣地”被小米、realme等品牌蠶食,供應鏈成本上升擠壓利潤空間,多元化戰略成效不明顯等多重因素的疊加。
非洲是傳音的起家之地。
曾負責波導手機海外市場的竺兆江,2006年離職創辦傳音時便把目標投向了這片土地——發展前景不錯、市場尚未成型。
根據水清木華研究中心發布的《2006—2007年非洲電信市場研究報告》,彼時擁有近10億人口的非洲,手機普及率僅約為9.4%,只有三星、諾基亞等少數海外手機巨頭品牌入駐,但其手機價格超過了非洲人的消費能力。
接下來,竺兆江帶著團隊在深入了解非洲用戶痛點后,用雙卡雙待、三卡三待乃至四卡四待的低價手機,配合深膚色影像等技術,迅速征服了非洲消費者。
“在非洲的大街小巷,無論是電線桿還是圍墻,隨處印刷著傳音旗下手機品牌的廣告,從內羅畢的機場道路到坎帕拉的貧民窟,從肯尼亞的邊境小城Kisii到盧旺達的旅游城市Rubevu,只要有墻的地方,就少不了傳音手機的涂墻廣告。”華鑫證券在2022年研報中呈現的畫面彰顯出傳音“非洲之王”的地位。

然而,來自中國的同行,最終盯上了傳音的“大本營”,并開始“偷家”。
據Canalys統計,2024年第四季度,傳音控股在非洲的出貨量占比為49%。
然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8日,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轉發的2025年Q1數據中,傳音在非洲市場出貨量占比下降到了47%,同比減少5%。
另一方面,小米在非洲市場的出貨量占比為13%,同比增長32%,成為在非洲市場僅次于傳音、三星的手機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數據當中,非洲市場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除了第二名的三星(占比21%)之外,全部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
其中OPPO市場占比3%,同比增長17%,榮耀市場占比3%,同比增長283%。
這說明,傳音在非洲大本營市場的優勢正被快速削弱。

從業績上看,目前傳音其他業務尚不足以成為業績的支撐。至去年,其手機營收占比仍高達91.97%,所有其他業務不過貢獻了6.2%。
一旦傳音失去非洲,后果難料。
如何看待“非洲手機之王”傳音的利潤大幅下跌?
中國手機品牌大舉進入海外是否還會進一步沖擊傳音的地位?
雷軍和小米,能替代傳音,成為新的非洲之王嗎?
對此,新浪科技羅寧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非洲版小米模式,遇到了正版小米攻略,自然難以為繼了。

昔日靠山寨起家,進而用廉價機“降維”進入非洲市場的打法,確實在非洲既有市場開拓效果。
然而,在智能手機既有市場見頂、用戶手機更新迭代速度放緩的當下,其本身的增長空間就在不斷縮水。
加上中國主流安卓手機品牌在這一大背景下,開始通過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通過下沉市場去尋找新用戶。
而采取類似傳音當年的減配、降維打法,也使得傳音的活動空間進一步狹窄。
沒有自己獨有的應用環境,也不具備系統、芯片上的獨立性,傳音的未來將在友商擠壓下,進一步暗淡。
至于小米們來非洲開荒,就算拿走了傳音的份額,也只是在增長乏力下做個補充。
畢竟,小米們的創新,較之傳音,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5月15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上發文稱,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SoC芯片,名字叫 玄戒O1,即將在5月下旬發布。
現在,你知道雷軍為何非要自研手機芯片了吧。
今天的傳音,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小米,非洲之王的王冠,不是那么好拿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