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南澳碼頭工程環評將再次舉行聽證會,項目與珊瑚最近距離僅80米

南澳碼頭項目口岸大樓主體結構施工目前已完成70%。 中交一航局華南工程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 圖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5月15日發布舉行《南澳碼頭工程(口岸)環境影響報告書》聽證會的公告。聽證會時間為2025年6月6日下午2時30分,地點在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8007號土地房產交易大廈,本次聽證會共設代表15人,包含市民代表、企事業單位代表等,采取自愿報名方式。與聽證事項有利害關系的公民(年滿18周歲)、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于公告公布之日起10日內,通過現場報名、郵寄、傳真、電子郵件的方式向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報名。

海域環境敏感目標一覽表 南澳碼頭工程(口岸)環境影響報告書 圖
根據深圳市大鵬新區此前發布的南澳碼頭工程(口岸)環境影響報告書,南澳碼頭工程(口岸)項目位于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盆仔灣,項目陸域建設客運綜合大樓一座,具備內外候船廳、集散中心、聯檢通道、辦公、公交首末站、商業配套及游艇服務等功能。海域新建直立式碼頭泊位長度200m,采用離岸式布置,碼頭通過 125m 棧橋與后方陸域相連。新建防波堤總長度為 676m,其中南側防波堤長 296m,西防波堤長 380m,形成港池水域16.3萬m2。港池內設置公共客運(口岸)泊位功能區、游艇泊位功能區、公務船泊位功能區和大鵬應急救援基地泊位功能區。南澳碼頭工程(口岸)項目業主單位為深圳市大鵬新區商務局,工程建設單位為深圳市大鵬新區建筑工務署,大鵬應急救援基地項目在南澳碼頭工程(口岸)項目西防波堤上建設,業主單位為深圳海事局。
主要涉及的環境問題包括:為項目施工期、運營期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以及固廢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運營期的環境風險影響等。
環評報告書稱,項目營運期重點關注項目建設對周邊海域珊瑚資源的影響,委托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編制了《南澳碼頭工程(口岸)珊瑚資源調查報告與保護方案》,該專題于 2022 年 6 月 22 日進行了專家評審。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可知,報告提供的數據和資料豐富,調查結果可信,保護方案基本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可作為用海咨詢等專題的參考,在實施生態保護措施和生態修復的前提下,本項目對周邊海域珊瑚資源影響可接受。
海域環境敏感目標包括:金沙灣-南澳重要灘涂及淺海水域、深圳大鵬半島-田頭山地 方級自然保護區、深圳大鵬珊瑚礁等。其中,深圳大鵬珊瑚礁位于西北側及南側,與項目的最近距離為“0.6km及80m”,珊瑚資源位于項目南側,與項目的最近距離為“0.08km”。
根據深圳市大鵬新區此前發布的信息,建設主體曾于2024年12月16日組織聽證會,征求了公眾意見。
聽證會上,一家公司的代表稱,其在項目涉及區域有開展珊瑚礁調查,項目位置沒有珊瑚,但是項目區域南側有珊瑚礁。該公司表示,一是希望向項目委托的廣東海洋大學溝通交流學習珊瑚保護內容,二是本項目提出將懸浮泥沙控制在10mg/L的保護措施,如何開展施工監測,是否由第三方公司來監管,如何開展應急預案?
聽證會主辦方回應稱,針對珊瑚礁請廣東海洋大學開展珊瑚礁調查及保護方案,也希望該公司可參與溝通交流以提高生態保護質量。本項目區域無珊瑚礁,在南側存在珊瑚礁,并采用防污簾方式進行保護,包括在項目施工區域設置雙層防污簾,在南側珊瑚礁區域設置一層防污簾,以將對珊瑚礁的影響降低至可接受范圍內。環評報告提出了珊瑚礁定期跟蹤監測的方案,要求項目施工做好長期監測,如懸浮泥沙超出閾值范圍,即可停止施工,并商議解決方案。后續施工過程由建設單位落實監測保護方案,也會要求專業技術團隊參與海洋生態保護。
另外有一名聽證代表問道,目前陸域客運綜合大樓已經在建設了,是否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流程要求?聽證會主辦方回應稱,項目在陸域建設綜合大樓,根據深圳市環評審批的管理辦法及印發的通知要求,綜合大樓未列入《深圳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備案管理名錄(2021 版)》,未列入該名錄的建設項目無需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或者備案。
澎湃新聞注意到,據媒體2022年5月報道,深圳大鵬各街道曾發布當年的工作清單,其中南澳辦事處計劃加快推動南澳碼頭工程(口岸)項目,爭取口岸大樓主體完工。
中交一航局華南工程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2025年4月6日曾發布一篇項目進度推文,其中提到:“南澳碼頭項目口岸大樓主體結構施工目前已完成70%,為主體結構全面完成奠定基礎。下一步,項目部將搶抓工期,同時,加強對施工質量的嚴格把控,確保每一項工程都符合設計要求和安全標準,以高效、有序的方式推進項目進展,為項目優質履約創造有利條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