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濟日報金觀平: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面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強大的國內市場是我們的信心和底氣。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增長36.4%,滲透率達47.2%;全國電影票房244億元,同比增長約48%,創歷史新高……消費市場實現平穩開局,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潛力進一步釋放。以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把內需潛力充分激發出來,經濟發展的動力就會更強勁。
市場,是機遇的代名詞。巨大人口基數所孕育的超大規模市場,形成巨大的比較優勢。這意味著市場需求龐大、層次多樣、模式豐富,消費梯度差異會帶來不斷拓展的市場縱深;也意味著更多創新場景、更低創新成本、更高創新收益,新產品、新技術通過大規模應用和持續迭代,有機會加快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正在為創新企業帶來新空間。在消費者畫圖“許愿”希望有一臺能分區洗衣的洗衣機后,小米便推出“一大一小”雙筒洗衣機,引爆市場。海爾又將“雙筒”升級為“三筒”,更好回應消費者需求、解決痛點,一周之內預售超8萬臺。
這樣的超大規模市場也成為外貿企業的重要依托。近段時間,相關部門加大力度調度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多家行業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線下大型商超打開綠色通道、實現外貿商品“極速上架”,線上電商平臺給予流量扶持、邀請優質“達人”開展專場直播,多方力量合力支持“出口拓內銷”。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速布局國內市場,創新產品、搶抓訂單,“以變應變”破解發展難題。
“內外兼修”是應急之策,更是長遠之道。無論是出門吃飯先看團購、購物傾向“平替”的“能省則省”,還是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不斷升溫的“該花就花”,對應的都是當下的消費所需。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費需求并沒有減少,而是日益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的趨勢。這恰恰是高質量供給的創造空間,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給予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廣大企業提質升級的機遇。
以提振消費為重點全方位擴大內需,才能進一步把超大規模市場內需潛力轉化為發展實績,以國民經濟循環之“暢”,助力發展大局之“穩”。通過穩就業穩住居民家庭的收入來源,通過穩股市、穩樓市穩住居民資產負債表;突破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深層次制度約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為支出減負,消除人們的后顧之憂;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打通經濟循環堵點,形成多層次、梯度化的消費空間格局……一系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政策舉措、改革部署的落地實施,都是在為消費提振騰出更多的增量空間。
更要看到,通過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布局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等,我們正在推動“大市場”向“強市場”轉變。一個強化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有序流動和合理集聚的大市場,一個標準規則與全球市場對接、推動制度型開放、更好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的大市場,必將打開更大的機遇空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