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俄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緬懷歷史,重拾初心,阻止悲劇重演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就中俄關系和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堅定不移深化戰略協作,推動中俄關系穩定、健康、高水平發展;共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同一天,中俄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在三個“80周年”的特殊歷史節點,這具有重要意義。
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這是兩國元首步入會場。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是中俄兩國共同肩負的特殊責任。回溯二戰全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打響最早的反抗槍聲,且持續時間最為漫長;蘇聯軍民則承受了戰爭中最為慘重的傷亡代價。兩國分別作為亞洲與歐洲的主戰場,在擊敗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征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作用,付出了舉世罕見的巨大犧牲。
然而,近些年來,各種偽造、篡改、歪曲乃至“惡搞”二戰這一人類歷史上至暗浩劫的行徑,屢見不鮮。有人妄圖抹除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集體記憶,否定亞洲戰場對世界和平所做出的關鍵貢獻;個別國家的青年群體,對攻克柏林、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史實混淆不清;更有甚者,荒謬地贊揚硫磺島戰役中守島日軍的“英勇”。
與此同時,在復雜特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下,紀念二戰勝利的活動被強加額外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意涵。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前往莫斯科參加慶典,甚至被打上“背叛歐洲”的標簽。凡此種種,都凸顯出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的緊迫性與必要性。事實上,還原歷史真相并非為了“爭功搶名”,而是借由緬懷歷史,重拾初心,深刻反思戰爭爆發根源并汲取教訓,竭盡全力阻止類似悲劇再度上演。
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離不開更為密切的中俄多層戰略協作。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80年前,中國、蘇聯和同盟國共同參與聯合國的創建并起草《聯合國憲章》,奠定了戰后國際秩序的堅實基石,為世界和平與穩定營造了珍貴的良好環境。但近年來,部分國家盲目迷信并推崇單邊主義、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致使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的權威性遭受嚴峻挑戰,在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方面的核心作用也被削弱,“聯合國無用論”“國際法無效論”等錯誤論調甚囂塵上。
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國家對于維護并完善公正合理的戰后國際秩序,有著更為強烈的共同訴求。中俄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能夠通過在安理會、聯合國大會及相關機構框架內的緊密協作,切實維護聯合國權威,穩固聯合國在協調各國利益、團結應對當代挑戰中的核心地位。此次中俄還簽署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國際法權威的聯合聲明》以及《關于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便是兩國戰略協作、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有力見證。
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需要中俄示范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二戰的勝利,從本質上講是超越制度差異、意識形態差異的多邊主義與合作的勝利。隨著全球南方國家群體性崛起,如今的國際力量對比與80年前相比已發生根本性轉變。中俄作為負責任大國,持續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機制中強化建設性合作,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推動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討論與議程協商,在維護主權平等、促進公平正義、尊重多元價值等方面,切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同時,遵循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的“黃金法則”,發揮中俄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的示范引領作用,團結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中俄兩國共同緬懷歷史,不僅是維護二戰勝利成果、捍衛戰后國際秩序,尤其是冷戰后以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為特征的國際秩序的有力保障,更是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全新起點。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復雜形勢,兩國將繼續在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下,強化中俄關系的戰略價值、內生動力與世界意義,服務于兩國及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順應時代發展進步需求,回應國際社會共同期待,提升“中俄模式”對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示范效應。同時,積極探索中俄經貿合作從數量增長到能級提升、從產供鏈向創新鏈延展、從互補性向普惠性轉型的發展路徑,為全球安全、發展和治理議程貢獻更多公共產品,為動蕩失序的世界持續注入穩定性與確定性。
(趙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