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三個“靠譜”為市場注入確定性

5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
在這場備受各界關注的發布會上,三部門負責人既宣布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增量政策,又有不少“提氣”的表達,穩市場、穩預期效果明顯。
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將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推出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等,共十項措施。證監會主席吳清則表示,我們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特征是“靠譜”,有一個靠譜的經濟發展,靠譜的宏觀政策,靠譜的制度保障,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中國股市的穩定健康發展。
此次推出的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可謂分量十足。央行降準釋放超過1萬億元長期資金,政策利率與公積金利率的同步調整,展現出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的精準性。降息幅度雖僅有0.1個百分點,但結合4月以來多地取消房貸利率下限的政策,實際上形成了“政策利率引導+市場化自主定價”的彈性機制。這種“小步快走”的調整策略,既為后續操作預留空間,也通過持續釋放積極信號鞏固市場信心。
不同于簡單的流動性釋放,本次政策組合拳更注重的是構建資金傳導的“立體網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為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政策利率下行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走低,公積金利率調降則直接降低居民購房成本。由此形成從機構端到企業端再到居民端的全鏈條疏通,讓金融活水既能灌溉實體經濟的“旱地”,也能滋潤民生消費的“根系”。
正如證監會主席吳清所總結的那樣,靠譜的宏觀政策和制度保障,能夠為經濟和市場注入更多確定性。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中,“靠譜”二字的分量不言而喻。
作為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資本市場的變化也廣受關注。近年來資本市場波動加劇,持續增強投資者的預期和信心,已成為施策的重點。此時通過降低政策利率釋放寬松信號,通過完善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外資參與便利度,本質上是在構建“政策預期—市場信心—資本流動”的良性循環。
從全球視野來觀察,美聯儲加息周期尚未終結,歐洲通脹壓力居高不下,在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分化的背景下,而我國仍保持正常貨幣政策空間,中國金融政策的自主性正在日益凸顯,精準調控而不是大水漫灌正在成為金融政策的主旋律。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中國經濟之所以能保持穩健前行,離不開有效的宏觀調控和制度保障。此次推出的金融政策措施,事實上也呼應了近期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有信心實現2025年的5%左右增長目標”的表態。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轉型的壓力,從財政到貨幣政策的“雙輪驅動”,能夠為當前經濟運行提供必要的支持。當前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相信,隨著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的落地,其對經濟的支撐效應也將不斷顯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