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價水果都是騙局么?
原創 We are 時尚先生

2011年,墨西哥米卻肯州的州長因為強力禁毒而被槍殺,可見其毒販是多么的泛濫和囂張。然而,在2018年的時候,這個人口不足400w的州靠著賣牛油果賺了35億美元。
小小的牛油果,究竟有多大的利潤,這讓當地的毒販都“改邪歸正”?當然天價的除了牛油果還有很多所謂的“超級水果”,究竟是真的“超級”還是隱藏“刺客”?
看不見的代價
超級水果,英文寫作super fruit,概念起源于2004年的美國,隨后擴散至日本與歐洲。它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高昂的人氣帶動迅猛的消費”。
2004年,科學家首次在藍莓和葡萄等漿果類中分離出紫檀芪。經過研究發現,這一物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癌、抗炎和抗糖尿病等功效。這一發現,直接將藍莓拱上了2004年美國初代超級水果頂流。
不過如今的天價水果好像跟營養價值沒有多大關系。日本“浪漫紅寶石”最低檔的售價折合人民幣3500元/串(700克)。其外皮的紅寶石色,個頭碩大,單粒重量約半兩左右,果肉多汁,甜度驚人。它的是日本石川縣農業綜合研究中心從1996年開始,歷經14年心血,花費了巨大的成本培育出來的。

為了這個葡萄,研究中心先種植了400?!疤亠逼咸哑贩N,到最后,只有4棵結出了紅色果實,經過反復調研,其中色香味俱佳,且最易栽培的一棵被選中,后來就變成了今天市場中出現的“浪漫紅寶石”。
在墨西哥的米卻肯州出現至少20個非法武裝組織,他們為了搶奪牛油果領土和市場,隨地大小火拼。將墨西哥搞得烏煙瘴氣,血流成河,民眾怨聲載道。并且他們為了種植牛油果樹,不惜砍掉了生長數百年的冷杉和松樹,使得當地的荒漠化越來越嚴重。

另一方面,牛油果還是出了名的吃水大戶。以北京水立方泳池的蓄水量為例,北京水立方的水只夠四顆牛油果樹一年的吃水量,可是每顆牛油果樹至少得到三到五年才能結果。
如此夸張的耗水量使得墨西哥當地河流缺水現象愈發嚴重,自2000年起的十年間,墨西哥已經因為牛油果失去了6.9平方公里的樹林。
營銷奇跡
牛油果被稱為營銷奇跡。2015年,美國牛油果協會斥資500萬美元買下“超級碗”比賽場中廣告位。廣告中身著奇裝異服的人們,瘋狂爭搶蘸著牛油果醬的玉米片,成功地將健康食品與狂歡文化捆綁。同時,推廣公司還給球員、球迷和記者發放了大量牛油果醬樣品,讓熱門橄欖球球員為牛油果“帶貨”,以名人效應進一步拉動牛油果銷量。

2015超級碗牛油果廣告《First Draft Ever》
這波營銷大獲成功,以至于美國人均牛油果年消費量從1999年的1.1磅飆升至2023年的8.5磅。時至今日,全美每年消耗的牛油果數量依舊有將近五分之一集中在“超級碗”舉行的那個周末。
在中國,牛油果的進口量從2010年的2噸暴增至2022年的4.3萬噸。新式餐廳爭相推出牛油果沙拉、奶昔,健身博主宣稱它“比肉更健康”。諷刺的是,牛油果的核心賣點——“超級食物”標簽,在營養學界并無明確定義,其健康功效僅由行業協會資助的研究支撐。
牛油果宣傳的焦點都集中在了“保護心臟、減肥、降低膽固醇”這三大功效上面。根據營養界公布的牛油果各類物質含量表來看,它含有約2%的蛋白質,這是其他一般的水果不具備的。

但是,我們也得明確另一點,牛油果含有極高的脂肪含量,單顆牛油果脂肪含量15%,熱量約等于300大卡約等于一碗米飯。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社會曾深陷低脂飲食狂熱,頭頂“超級水果”光環的牛油果因為熱量較高而被社會各界花式奚落。
直到今天,社交媒體上還會不時出現“牛油果減肥騙局”的視頻,越來越多人識破這場騙局后,也就不消費了。
供應鏈崛起
每年春節期間,車厘子成了大家走親訪友必備水果,這時全球只有南半球的智利是車厘子的成熟季。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統計,智利在2018-2019年共出口車厘子約18萬噸,其中15.8萬噸都銷往了中國,占其出口總量的87.6%。
不止車厘子,中國人還以一己之力吃掉了出口量73%的泰國榴蓮、70%的泰國山竹、37%的菲律賓香蕉、24%的新西蘭奇異果.....
漂洋過海的水果運輸成本不便宜。早些年,智利車厘子主要靠空運,雖然速度快,但每公斤運輸費要20塊錢。后來,海運成了主力軍,一艘40英尺的冷藏集裝箱船能裝20噸車厘子,運輸成本直接降到每公斤5塊錢左右,便宜了整整四倍。
除了海運成本降低的原因,國內的物流效率提升也功不可沒。比如順豐速運就推出了“車厘子快線”,通過優化倉儲布局,把從港口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縮短了1到2天,還省下了10%的成本。
牛油果受益于2023年金磚峰會簽署的協議,通關速度一下從1周縮短到了只要1個小時。榴蓮因為進博會加之一系列通關便利政策,可以實現貓山王榴蓮直接從馬來西亞新鮮摘下來,36小時后送到你的餐桌上。有了政策和物流支持,進口的天價水果的價格自然也就降了下來。
量產=水果自由?
1980年3月8日,中國農業部花了一筆12542美元的巨款從日本引進的蘋果優良品種——紅富士,一共2100株成苗和21000條接穗。這些成苗一共分發給了山東、遼寧、河南、北京、陜西、河北等6個蘋果產區。
從這一天起,中華大地開始廣種紅富士。它個頭大、顏色明快、果肉清脆,深受大眾喜愛。紅富士就是80后們的餐后頂流,也對我國成為世界最大蘋果消費國做出了貢獻。

40年后的今天,大家熟悉的「陽光玫瑰」再次引自日本,被譽為“葡萄中的愛馬仕”,其中最名貴的一類為日本岡山出品的“晴王”?!扒缤酢痹诤M獾氖蹆r是折合400人民幣/串(700克左右),在引入中國初期價格價格則在100-200之間,算是第一次價格“跳水”。
然而,天價水果是扛不住量產壓力的。2020年中國陽光玫瑰種植面積達到5萬3000公頃,生產規模達到日本的20倍以上。2023年后,隨著國內種植面積暴增,陽光玫瑰價格斷崖式下跌,如今已淪為“十元檔”水果。

這場“葡萄神話”的崩塌,恰恰印證了一個事實:當水果被賦予過多的噱頭,它的價格早已脫離了食用價值本身。
食用or社交價值?
對于超級水果概念的走紅,美國食品行業分析專家朱利安·梅樂廷(Julian Mellentin) 與卡爾·克勞福德(Karl Crawford)兩位,并不以為然。

在書中,這兩位作者明顯站在了 “超級水果”概念鼓吹者的對立面。朱利安·梅樂廷認為,“超級水果是被有意制造出來的,而不是從樹上憑空長出來的。”
牛油果與核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陽光玫瑰葡萄與普通的巨峰葡萄營養差不多,巴西莓粉與紫薯的花青素含量也類似。

超級水果的營養價值優待商榷,但它的社交屬性甚至大于本身,與其說人們在享受水果本身的美味,不如說它勾起的是人們對購買一種身份標簽的欲望。
這種身份標簽首先是經濟上富裕;其次是注意營養與養生,愿意為所謂的品質大肆買單;再次是,這種標簽在全社會具備引領性或者話語權,但凡沒有跟上者,似乎就是社會失意人。或許這些隱藏的價值才是“超級水果”無可取代的原因。
那么,你會為天價的“超級水果”買單么?
參考資料:
《“超級水果”成名之路》 經濟日報
《中產的下一個摳門對象:超級水果》新浪財經
《日本天價水果的影響因素分析》雷安琪
《日本水果有多貴》周圓圓
《日本最貴水果店:像賣珠寶一樣賣水果》高智庫
《“綠色黃金”不綠色,牛油果為何成為墨西哥的苦難之源?》瞭望智庫
撰文 踢踢
原標題:《天價水果都是騙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