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人懸賞十萬尋找“全國僅剩1只”的斑鱉,發帖者回應并證實
近日,一條“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動物全國僅剩1只”的話題在微博上引發廣泛關注,斑鱉這一物種進入網民的視野,有網民戲稱其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
5月6日上午,小紅書平臺上一則“尋找最后的斑鱉,發現活體獎勵10萬元”的帖子出現在多個社交平臺上并引發關注。當日下午,記者聯系到該帖子的發布者張先生,其向記者證實了帖子的真實性并表示“我們想用懸賞的方式嘗試一下,如果真的有(斑鱉)個體被發現,那我覺得我們這個方式還真的是可行的。”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個名為“瀕危物種基金”的賬號在微信、微博、小紅書等多個平臺發布了懸賞令,其中提到“發現疑似斑鱉后,請立即與“瀕危物種基金團隊”聯系,并盡可能提供清晰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團隊將安排專業人員現場鑒定或委托權威機構確認。經專業機構鑒定確認發現的為斑鱉后,“瀕危物種基金“項目團隊”將在15個工作日內與發現者聯系,并完成10萬元獎金的發放工作,并向公眾公開細節。”文章結尾還提到,該基金于2015年由多位志愿者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發起,目前“瀕危物種基金”由山西眾信公益基金會輪值發起,多家公益環保機構落地執行。

5月6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與該賬號發布者張先生取得聯系,張先生稱其是瀕危物種基金項目團隊的一位負責人。該團隊是民間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長期致力于野生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談及此次發起尋找斑鱉懸賞活動的緣由,張先生表示,當前中國許多淡水龜鱉在野外正遭受著嚴重的捕捉威脅,即便存在幼體或稍大的亞成體,也常常因外形相似,被當作老鱉而慘遭捕捉,“所以我們想用懸賞的方式嘗試一下,如果真的有(斑鱉)個體被發現,那我覺得我們這個方式還真的是可行的。”
張先生向記者介紹到,斑鱉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極其珍貴,是龜類中最瀕危物種之一,目前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鱉一只在蘇州動物園、一只在越南宣漢湖。斑鱉作為體型龐大的珍稀物種,其成年個體背甲長度超過1米,體重可達100千克以上。其背甲呈橢圓形,多為橄欖綠或黑綠色,上面布滿不規則的黃斑;頭部碩大,吻部突出,鼻孔位于吻端;四肢粗壯,趾間具蹼,十分適宜在水中游動。與中華鱉、山瑞鱉等相似物種相比,斑鱉背甲更為平滑,黃斑的數量和分布獨具特色,這也是辨別斑鱉的關鍵特征。然而,目前中國關于斑鱉的相關數據十分匱乏。現有資料大多聚焦于成年個體種群,對于幼體、亞成體斑鱉的資料則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張先生呼吁,希望更多的資深專家能夠分享詳細資料,助力公眾更好地鑒別斑鱉。
張先生介紹,在分布區域方面,團隊推測云南紅河流域可能存在野生斑鱉,而長江流域、錢塘江流域的野生斑鱉已基本絕跡。不過,張先生也表示,在寺廟等地,仍存在發現斑鱉的可能性。“事實上,很多斑鱉個體都是在寺廟的放生池中被發現的。”張先生告訴記者,若發現斑鱉種群,團隊將優先對該種群的棲息地實施保護措施;若僅發現一個個體,則會先進行觀察,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由專業人員作出科學決策。
此外,張先生還向記者透露團隊未來計劃對北方銅魚(鴿子魚)、白鱘等瀕危物種開展懸賞尋找活動。但目前該計劃尚未付諸實踐,主要面臨兩大難題,第一個是資金來源問題,第二個就是存在爭議性,“我們擔心有些人會為了獲利去大規模地進行捕撈,其實我們看到這個瀕危的物種滅絕,比方說白鰭豚,到后面的白鱘,包括現在的斑鱉,我們是希望它們能夠長久地生活,跟我們人類一樣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而不是因為人類的干擾等導致它們的滅絕,我們希望的是這個物種還能存在、能夠正常地活下去。”
(原題為《?比大熊貓更瀕危!十萬懸賞尋找斑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