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黨政主官如何塑造流量城市?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最受關注的城市、流量最垂青的城市無疑是重慶市榮昌區。
在五一假期,最新晉級的流量城市榮昌拿出了這樣的“成績單”:舉辦“鹵鵝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消費季”,以鹵鵝為依托,推出包括美食、文旅、非遺等元素的“N+1”多元“寵客套餐”,讓當地消費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假期實現零售額20億元,同比增長258%。
258%的增長,在常態化條件下是難以實現的,只有在社交媒體平臺流量集中涌入的前提下才可以達到。
如果將榮昌與之前的流量城市淄博、哈爾濱、天水做仔細比較,你就會發現,新形勢下的流量城市走紅的邏輯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在前一代網紅城市中,網民是挺在前面的,通過分享體驗感受的方式來引發裂變式的流量聚集,當地的黨政主官則隱在幕后調度協調,最多只是文旅局長站上前臺;在新一代網紅城市中,黨政主官直接站上前臺,與網民面對面對話,通過事件營銷的方式短時間內吸引流量的涌入,以聽勸和接地氣的方式做好游客的服務,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網友自發分享,形成巨大網絡聲浪。
有自媒體就直接指出,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是一位網感很好的領導。
在新形勢下,黨政主官已經成為部分流量城市的主要塑造者。他們直接面對鏡頭,直面網友,引發關注,也備嘗辛勞。
我以高洪波書記為例來分析一下塑造流量城市的一套新打法。

五一假期的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排隊就餐的游客眾多。 央視新聞 圖
第一,拋出話題,將榮昌置身主流輿論場關注視野。
五一假期只是作為新晉網紅城市榮昌迎來的流量最高峰,而關于榮昌的敘事早在今年年初就已展開。
主流輿論場關注榮昌、注意到高洪波書記不是因為“鹵鵝哥”,而是源于今年年初的一次公開場合講話。
在今年1月6日召開的榮昌區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高洪波號召區內干部買新衣、下館子,帶頭消費、帶動消費。視頻顯示,高洪波有點動情地說道:“我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志,春節前去買一套新衣服,給家屬也買一套新衣服,給小孩也買一套新衣服;我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志,周末都帶著家人去吃頓飯,榮昌的人均消費60—100元,如果我們有1萬人消費,一個禮拜就是100萬,給我們個體工商戶、小老板。”
在此次會議上,高洪波也喊話企業老板:“在企業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春節給員工多發點工資,多發點獎金。企業盡量開團拜會,把員工召集起來吃個團年飯?!?/p>
這則視頻一經當地媒體發布和外地媒體廣泛轉發,高洪波書記及其領導下的榮昌立即進入主流輿論場的視野。更多的網民“第一次”通過視頻“認識”了充滿人文關懷的高洪波書記。
以后的“故事”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4月27日,周鴻祎前往重慶榮昌,同榮昌“鹵鵝哥”及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區委副書記、區長萬容一同直播。
第二,化危為機,親自下場化解輿情做好城市營銷。
今年4月,為榮昌躋身流量城市做出巨大貢獻的“鹵鵝哥”投喂網絡大V周鴻祎失敗,是一次巨大的網絡危機。
網民意見也開始“分裂”:一派站“鹵鵝哥”,認為周鴻祎的拒絕行為體現了一種精英的傲慢與草根的心酸;一派站周鴻祎,認為“鹵鵝哥”的突兀介入將娛樂化內容強行植入正式場合,暴露了部分網紅對正式場合禮儀的漠視。
無論是對“鹵鵝哥”,還是對周鴻祎來說,巨大的網絡質疑都接踵而至。之后,一系列修復雙方各自網絡形象的行動旋即展開。
4月27日,周鴻祎“打飛的”抵達重慶榮昌,“鹵鵝哥”終于如愿以償,不僅成功向周鴻祎遞上榮昌鹵鵝,還收獲了對方的回贈。高洪波更是親自下場,現場加入“投喂大軍”,以地道美食款待遠方來客。在榮昌感受到了熱情的周鴻祎不禁調侃,“在這里吃飯不但不要錢,甚至都不用自己動手?!?/p>
賓主皆歡,危機也瞬間消除。

4月21日,區委書記高洪波,區委副書記、區長萬容走入郵政榮昌分公司直播間,推銷榮昌當地農產品。 榮昌微發布 圖
第三,直面鏡頭,將個人形象自身言行變身為素材。
黨政主官的個人形象與言行一經高度曝光,便有了個人IP的流量價值。
其一言一行、一笑一顰,都在社交媒體平臺的高度關注之列,被拍攝、被傳播,也被細致分析。
在黨政主官直接參與的流量城市傳播中,其形象與言行即為傳播的最重要素材之一。各類賬號即使為了自身流量的考慮,也會極大化充分利用好這些難得的傳播素材,包裝、放大、賦予情感、引發共鳴,所有的傳播技巧和手段都會應用盡用。
在廣泛傳播的視頻中,區委書記高洪波婉拒了市民贈送給他的特產,并叮囑:“送給客人。”
區委副書記、區長萬容在公共場合行走的情形也被記錄下來,網民還仔細分析了區長略帶疲憊的面容,并最終得出了結論:“萬區長最近一段時間真的辛苦了。”
除了黨政主官個人言行的放開拍攝,更多區屬公共設施也參與到了政府形象的塑造之中。
假期內,區政府食堂開放接待四海游客,4天內接待54000人次,每天要砍800只鹵鵝,“志愿者砍鹵鵝虎口紅腫起泡”。區政府大樓前的廣場成為新晉熱點打卡地,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黨政主官是否愿意親自下場參與流量城市的塑造,當然是個體選擇。但是,領導個人IP和城市形象塑造深度綁定的時代已經到來,無可回避。
每一位領導都在經歷時代的挑戰。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