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沙記憶|元謀龍街渡:是起點也是終點

元謀金沙湖。本文圖片均由楊青提供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徐霞客止步龍街渡,看激流奔放,若走蛟龍,探尋金沙江源頭的壯志,勢必激蕩心頭。
2016年1月,我在這里開啟了金沙江中下游流域的環境觀察。那是冬日的石灘,發射出千百道炫光,飛騰上下,目不能開,直讓人感嘆金沙真面貌。也由此激發起渴望,沿江一個個地方看,一處處尋訪,社會變遷與氣候變化如何相互作用。
龍街渡、石頭城、黎明、雁塔、扎西、新壽……八年里,查閱文獻,奔走多方,進入當地人的生活。忘記了有多少個日子,多少里程,卻相識了一個個村與城,許多顆真誠的心。
2023年9月的一天,循著筆直的新建公路到達江畔。八年后再見,這里已經是約3100公頃的“高峽平湖”景觀,超級工程烏東德水電站蓄水形成的——金沙湖。
傍晚六點多,太陽西下,詩情畫意戛然而止。剛剛還平靜的山野突然狂風大作,飛沙卷雨,從細細窄窄的龍街渡跨江大橋埡口涌過來,漫過重重山體。這原始的、再由金沙湖加工的大風,讓人無從躲避,站立不穩,只能緊瞇著眼,佝僂著身子,承受擊打。
湖泊效應加劇了當地風力……水體的熱容量遠大于陸地,兩者存在熱力差異,互為“加熱爐”和“冷卻器”,在較大庫區易形成湖陸風。白天與夜間,風在水面和陸地來回拉鋸。廣闊的水面,草木稀疏的深谷與大山,為風提供了動能,一個最好的舞臺。
烏東德水電站自2019年4月起開始蓄水,正常水位海拔965米,最高蓄水位975米,945米是發電最低水位。
近年來,金沙江來水偏枯。對于2023年的情況,水利部的說法是,“長江流域降水60年來最少,長江上游來水72年來最少”。2023年6月1日,烏東德水電站水位為951米[1]。9月27日,正值汛期,仍然水量不足,實測水位約為960米。
在距離龍街渡原址約六公里的元謀縣江邊鄉啟憲水庫移民安置點,一位老人告訴我,今年特別干,往常嘩嘩啦啦奔涌的山箐水,如今根本淌不下來。


風沙連天
金沙江南岸的熱壩——元謀盆地,有“彝州火爐”之稱。屬南亞熱帶干燥季風氣候區,干濕季分明,干季天氣晴朗少雨,光照充足,蒸發量大。
元謀腹地及江邊,氣候溫暖??h城附近的大墩子遺址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距今4000年前后)此地已有稻作。

元謀江邊與姜驛地形
四周皆山,盆地鑲嵌中部。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立體氣候明顯。海拔高程每增100米,氣溫下降0.6℃,降雨量增加25-40毫米[2]。
處于金沙江河谷的江邊鄉,氣象監測點海拔1120米,年平均氣溫23.1℃,降雨量約600毫米,而蒸發量可達降水量的6倍。地處山區的花同鄉,年平均氣溫僅13.4℃。位于盆地中部的能禹鎮,海拔1100米,年降雨量625.5毫米;坐標與其相距10公里,涼山鄉政府所在地海拔2100米,年降雨量883.2毫米[2]。
沒入水底的龍街渡,海拔898米,是蜀滇交會的水陸要沖,靈關道上的重要渡口,明代曾設“金沙江巡檢司”。在它對面,金沙江北岸,是古老的驛站——姜驛,因“絳部”或羌人而名。西漢時,初設三絳縣,屬越巂郡。由此北上,便進入四川涼山會理地界。
“古者,黔道不通,入滇必由蜀道?!睂`關道路線的諸多研究中,有一種說法:穿越會理,從北到南有甸沙關、摩營、孔明寨、白果灣、老街子、會理城、鹿廠、鳳山營、松坪關、綠水河、姜驛等地。
這是文明與族群交匯的地界。
南詔至大理國時期,在元謀設“華竹部”。地方志稱“華竹”系傣泰語,意為泰族男人頭上的發髻。
傣泰語支族群喜愛生活在溫暖、濕潤的雨林氣候環境中。乾隆《華竹新編》[3]稱古時元謀,“瘴癘侵人,患弗能瘳。行旅相戒,路不敢由?!倍鎏┱Z支族群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氣候,在云南西部長期被稱作——“擺夷”,現為傣族。這或許可以成為探問元謀濕熱古氣候的一條線索。
《華竹新編》還記載了當時的元謀物產。
“谷之屬,有香谷、糯谷、白谷、紅谷、黑谷、早谷、旱谷、細谷、粟谷、廣谷、大麥、小麥、玉麥、燕麥、甜蕎、苦蕎、綠豆、黃豆、南豆、黑豆、青豆、豌豆、飯豆、芝麻……”
“果之屬,則橙、栗、棗、榴、橄欖、酸角、烏木果、葡萄、胡桃、黃果、香櫞、桃、梨、梅、杏、李,皆常產也,而惟落地松、甘蔗為最……郊郭之外,半皆蔗田,以榨糖,霜月夜風,轆轉聲如高灘驟雨,令人凄絕?!?/p>
“蔬蓏之屬,則有蕈菌、雞樅、木耳、白參、筍、蕨、芹、茴、蔥、韭、蒜、薤、芋、芥、石花樹、末香、茼蒿、白花、黃花、紅茱、山藥,及絲瓜、東瓜、南瓜、苦瓜、香瓜、黃瓜、金瓜、王瓜、扁瓜、瓠瓜、葫蘆、蘿葡、萵苣、茭瓜,皆常品也?!逼渲刑貏e提到,“西瓜,春初即熟,上元燈節竟饌西瓜,且鏤其皮為燈,貨其籽于四方。”

寂寞餐廳
老居民說元謀海拔低處的龍街渡,“很燥熱,沒什么風”。
千峰萬壑,四望磅礴。古老的龍街藏在避風的灣角。舊名苴水的龍川江,由南向北,縱貫元謀盆地,最終北注金沙江。兩江交匯,將龍街、臘甸、江頭一帶淤積成一片肥沃且豐厚的三角洲。一年四季都有土地豐厚的收成。當北方陷入冬的蕭索,人們將反季節蔬菜——西紅柿、洋瓜、洋蔥、香蔥、青豆、辣椒等,一筐筐一車車銷出。
現在生活的啟憲,周邊都是沙坡地,土壤貧瘠,且缺少水源,出產不好。
水電站淹沒區涉及元謀縣4個鄉鎮、14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3304戶、11255人。搬遷人員分別安排至啟憲、甘塘、瓦渣箐三個安置點,啟憲接納了江邊、龍街、大樹、那舊、漁洗、白泥灣6個村小組1334戶4359人[4]。住進了樓房,生產生活用水由直線距離約40公里的挨小河水庫供應,每噸2元。
我落腳的人家,會駕車回到江邊的箐溝里取用山泉水。
“水庫來的水,只用來洗,吃的水半個月左右去拉一次。”
“我們不種地了。土地交給集體出租,每畝每年2500元?!?/p>
“樣樣買,一根蔥一棵蒜……樣樣都要錢?!?/p>
一些居民并未遷到啟憲,有的去了元謀、楚雄城區,常住人口減少了很多。再加上中青年大量外出打工,啟憲寬大的街道、廣場上人丁寥寥,只有一排排面目一致的建筑,百無聊賴地聚在一處,整日整夜的出奇安靜。
曾經的龍街渡,逢年過節,總有三五成群的游人前來度假。2004年,龍街渡口被列為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景點之一。歷史數據顯示,2008年,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36740多人次,往來行人超過30萬人次。2023年9月底,正值中秋、國慶雙節來臨,金沙湖一線,只有稀稀拉拉的幾位游客。自駕而來,臨時停留,看看便走。
往年的情形,這合家團聚的日子,整個龍街格外熱鬧。鄉間小路停滿了車輛,親戚好友紛至沓來,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劈柴生火,洗鍋架灶,煎炸炒煮,忙得不亦樂乎,節日的味道隨著菜香、人聲溢滿街道。這家吃過來,那家吃過去,彼此相約相請。
原來在龍街開雜貨店的一位老人說,那時候殺年豬,碗可以賣出幾百件,很多人家一次性幾十上百個地購買。
日暮,可到江水漾出的數十里平灘漫步,撿拾樣貌奇異的鵝卵石,看看一江金燦燦的流水。很難想象,天然鵝卵石也出現在龍街渡——江邊遺址的墓葬里,與動物骨骼、石網墜、海貝、穿孔圓飾、蚌器、陶器,以及劍、矛、戈、鍤、鐲等青銅器,一起作為隨葬品。
舊居民記憶中的龍街土地,“望出去,一片片青絲絲,亮堂堂。”“那些水果愛人得很!游客來了也喜歡,玩場也多,趕著小馬車,坐坐小快艇?!?/p>
“現在沒有農村的氣氛了。人變得無情,各顧各的,大家難得聚在一處。”
金江古與今,“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

龍街渡金沙江大橋
參考文獻:
[1]高溫天氣再襲,烏東德電站水位一度降超10米,長江電力800億并購后探尋新增長路徑[EB/OL].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941062989962982&wfr=spider&for=pc.
[2]元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元謀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EB/OL]. 20211119. http://yncxym.gov.cn/info/egovinfo/1007/overt_centent/11532328015177503N-/2021-1119001.htm.
[3]清乾隆四十六年, 檀萃編修. 華竹新編[A]//楊成彪主編. 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元謀縣)[C].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4]【烏東德水電移民】我縣水電移民安置點民房建設全面啟動[EB/OL]. 美麗元謀, 20181119. https://www.sohu.com/a/276475052_99956884.
(本文是調研報告《山河影:金沙江中下游流域環境記憶》的終篇,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報告由自然之友玲瓏計劃資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