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許仙、安徽濟公、河南葫蘆俠,西湖斷橋“戲精”越來越多
杭州西湖斷橋就像是一個大舞臺,每天會有無數游客,有些人是欣賞美景,有些人是表現自我。
杭州有這么一位快拍小友,每天會到西湖邊,到斷橋這個舞臺上,把形形色色的人們,拍下來。



他叫汪育錦,在快拍快拍網上叫“流水2011”,今年77歲,大家都叫他老汪。
老汪出生在靈山江流過的龍游縣縣城,他說自己的祖父輩都是徽商,從前家里開著一間如林家鋪子一樣的商店。
“我小時候的龍游縣城,已經蠻繁華了,交通也比較方便的。當時的文化氣氛也很濃厚,婺劇這樣的民間戲曲很流行。”老汪說,“我從小就喜歡戲曲和民族音樂,1956年我們龍游就有兩位青年被籌建的浙江民族歌舞團民樂隊錄取,任民族樂團演奏員。我那會年紀還只有十幾歲,也下決心要自學苦練。”
“1960年,我用阿炳的《二泉映月》和劉天華《光明行》這兩首二胡曲目,考取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音樂系民樂專業,就到杭州來了。”
老汪說,“干了幾年演奏員后,我就改行當工人,一干就是三十年,修機器,造機器,經歷了技術革新,又去省鐘表科技情報站工作,現在也算是光榮退休啦!”
退休之后,老汪開始喜歡炒股和攝影。他說炒股和攝影這兩件事,是他每天的必修課,很充實,也很開心,可以讓大腦不會停頓,可以老得慢一些。
他每天把自己排得很充實,白天盯股市,下午3點股市收盤后,他就會去拍照。
“我從家里(大學路)出發,電動車,或者公交車十五分鐘就到西湖,有時候心情好,我也會步行,走到西湖也很快!”他說,“我的拍攝線路有兩條,一是從一公園集賢亭,到斷橋,再走白堤上,邊走邊拍。二是從白堤一路走,一路拍到孤山。每年6月下旬開始到9月份,是荷花的花期,這時候的孤山,有荷花和鴛鴦可以拍,當然,也是游客最喜歡的地方。游客多,故事就多,我就有更多的東西可以拍!”



這些在斷橋和白堤上奇裝異服的人,看到老汪在拍他們,都還會主動加他的微信,稱呼他汪老師,他回家處理好圖片之后,還通過微信一一發給被拍攝者。
有一張照片是白娘子和小青,她們都不是杭州本地人,白娘子叫優優,小青叫菲菲,都是短視頻平臺上的網紅。她們是陜西來的,專門來白堤拍視頻,就是為了上傳到短視頻平臺上,增加點擊和粉絲量的。老汪說,給她們拍照時,她們都會請他拍得美一點。

還有內蒙古來的長發歌手劉效芳,她的頭發已經養了16年,長度達2.5米。去年8月份,我在白堤看到她,我就請她在白堤上甩一甩她的頭發,我想用鏡頭把她長發揮舞的動感都記錄下來。我總想把照片拍得有點韻律感,這可能跟我小時候喜歡戲曲有點關系吧。


“我的保健品,就是——攝影,看盤。”這就是一個年逾七旬的攝影愛好者總結的自己平凡的退休生活。“斷橋和白堤嘛,只要我人在杭州,我還是會每天過來這邊打卡的!”

記者:金珩 攝影:快拍小友 流水2011

快拍快拍征集“我的攝影故事”
只要你喜歡攝影,只要攝影對你的生活,帶來光亮與溫暖,請告訴我們,我們會通過都市快報,通過快拍快拍,把你的精彩故事,分享給所有人。
照片請上傳快拍快拍網(www.kpkpw.com)或下載快拍快拍手機客戶端,上傳到“我的攝影故事”頻道,小編會聯系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