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伙確診絕癥!曾經每周吃三頓燒烤...警惕“吃”出來的病魔!我國患者約占全球40%!
本周是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國家癌癥中心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
全國胃癌的年發病人數超過35萬
死亡人數超過26萬人
位列惡性腫瘤第3位
我國胃癌患者大約占全球40%
關于胃癌
痛苦的治療過程令人心力憔悴
動輒大幾十萬的開銷
更是讓家庭負擔雪上加霜
胃癌的罪魁禍首是誰?
治療方法有哪些?費用多少?
如何減輕胃癌對家庭的負擔?
為什么“會用善用醫保”的癌癥家庭
治療負擔更加輕松?
一起下滑查看~

胃癌作為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負擔較為嚴重。
WHO數據顯示,2020年世界胃癌新發病例約108.9萬例中,我國新發病例數達 478 508 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43.94%。而男性發病比例高達69.3%,揭示我國胃癌發病率在全球一直處于較高水平,男性的胃癌發病率高于女性。
飲食不當導致胃癌發病率增加
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接診了一位18歲患者。這名患者罹患低分化腺癌,這是一種易復發、易轉移的惡性腫瘤疾病。
醫生介紹,這位患者通常每周吃三頓燒烤,還長期吃腌制食品和熏烤食品,導致胃癌發病率增加。患者在微創手術中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目前已經出院。
據央視新聞采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多家醫院許多醫生表示,像這樣的年輕胃癌患者在臨床中明顯增多,有的甚至是十幾歲的未成年人。
專家介紹,雖然我國胃癌高發年齡集中在45歲以上,但近年來,屢有年輕人確診胃癌,應引起警惕和重視。
胃癌的“罪魁禍首”是誰?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可導致胃黏膜慢性炎癥,長期易導致胃黏膜細胞出現異常增生,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提高。
2、飲食因素:
胃癌患病風險增加與高鹽和各種鹽腌制食品(如咸魚、腌肉和咸菜)、油炸食品、加工肉類、魚類和酒精攝入過多以及蔬菜、水果、奶類和維生素 A 攝入較少有關。
3、生活習慣因素: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吸煙飲酒,精神壓力大、情緒緊張等都易導致消化及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繼而引發胃腸黏膜屏障受損,增加患癌風險。
4、慢性胃病及癌前病變:
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術后殘胃等。
5、遺傳因素:
約有 10% 的患者出現家族聚集性胃癌發病史。
如何預防胃癌?
根除幽門螺桿菌:
胃癌的死亡率位列所有癌癥前三。專家稱,胃癌確診病例中,大部分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且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可以相互傳播。因此,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從源頭上預防罹患胃癌的風險。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副主任宋志強介紹,80%的胃癌都和幽門螺桿菌有關,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從源頭上預防胃癌的發生。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病區副主任陜飛稱,長期罹患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病人,胃癌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有接近一半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典型的“病從口入”的可傳染的細菌。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同桌吃飯,不采取分餐制,有可能相互傳染。
減少攝入腌制、熏烤食品
據介紹,飲食上喜歡吃腌菜、腌魚的地區,屬于胃癌的高發地區。專家表示,胃癌是“喂”出來的癌癥,發病率和飲食密切相關,日常應注意飲食健康。
篩查是關鍵
據了解,早期胃癌五年治愈率超過九成。然而,目前我國早期胃癌發現率總體偏低。很多出現胃部不適的患者,一旦被確診是胃癌,幾乎都是進展期。專家強調,胃癌早期無癥狀,篩查是關鍵。
專家表示,根據國家最新的胃癌早篩指南要求,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議胃鏡一年一查。此外,專家還提醒大家,胃部一旦出現不適癥狀,切勿自行診斷或買藥,應及時就診,排除癌癥可能,早診早治。
胃癌的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當胃癌勢力尚弱,沒有向遠處轉移,而患者身體狀況尚好,可以耐受手術時,可以通過手術把胃癌從患者的身體里取出來,消滅掉。
手術治療是胃癌治療最主要的手段。
姑息性手術當胃癌已經以壓倒之勢在患者身體里胡作非為,堵塞、積壓患者的胃腸道,帶來巨大痛苦時。盡管不能通過手術把胃癌全部清除,但可以通過切除部分腫瘤減輕癥狀,或通過改造胃腸道,改善梗阻。
2、內鏡治療
胃癌在我們胃內根基尚淺,也還沒有搭上淋巴結的“順風車”四處擴散時,可以借助內鏡消滅胃癌——把內鏡伸進胃里,用特殊的技術,把胃癌完整地“扒拉”下來。
早期胃癌根治,晚期輔助治療
同時,在一些出現胃腸道狹窄、功能受損的晚期胃癌患者中,通過內鏡放置支架、擴張狹窄、放置營養管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3、藥物治療
通過藥物殺傷體內腫瘤細胞,是治療手術沒有或無法完全清除的腫瘤及晚期不能接受手術患者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藥物治療,可以減少腫瘤的轉移、殘留、復發。
同時,通過手術前化療,可以減少腫瘤的轉移,讓腫瘤變得更小、更弱勢,從而提高手術完全切除它的可能性,即平時所說的“新輔助化療”。
4、放射治療
由于胃深藏在我們腹腔里,和對放射線敏感且容易受損的肝、腎、脾、脊髓等臟器為鄰,導致放射治療在胃癌的治療中受到很大限制。
但隨著新放射源、放射技術、放射增敏藥物的出現和革新;放射治療在胃癌治療中逐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尤其在與化療聯合時,表現出良好治療效果。
5、生物治療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免疫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發展,生物治療在胃癌的治療中逐漸占據一席之地。
免疫治療,基因治療,靶向治療、干細胞治療、內分泌治療……
近年來,尤其得益于晚期胃癌在免疫治療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包括抗PD-1/抗PD-L1治療在內的免疫療法在胃癌治療方針中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聯合傳統化療,成為晚期、轉移性胃癌的一線治療方案;到被廣泛證實在局部進展期胃癌的新輔助治療中與與化療相輔相成,為病灶潛在可切除的胃癌患者帶來更好的手術機會;免疫治療為延長、改善進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帶來了希望。
同時,得力于基因組學技術發展而日漸豐富、完善的胃癌分子分型,也為篩選更有機會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患者提供了有效工具。而在免疫治療因此得以更精準地施用在合適的患者身上的同時,技術的進展和研究證據的累積也將為更多潛在免疫治療的靶點的發現帶來機會。
胃癌的治療費用
癌癥最可怕的地方,除了治療過程的痛苦,還有巨額醫療費的壓力,比如靶向藥。艾坦(阿帕替尼)就是能明顯延長生存期的胃癌靶向藥。這種藥每盒14片,價格是4620元。一盒藥只能維持7天,連吃一年就是24萬元。
胃癌的手術費用通常在5萬以內,中晚期胃癌,還可能有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如此算下來,治療胃癌,一年的醫療費保守估計30萬,還不包括病人和親人的誤工費、護理費等。
而醫保對于這類重大疾病,所能報銷的金額十分有限:
1、重癥治療中必要的非醫保目錄用藥,如靶向藥、進口藥物等醫保是不報銷的;
2、 特需病房,ICU病房等住院費用也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
3、因病產生的各種間接費用醫保更是無法顧及。
一旦遇到大病巨額的醫療費,醫保報銷就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緩解普通家庭因重病帶來的經濟壓力。所以,在面對如胃癌等重大疾病治療產生的高昂醫療費用,可以通過百萬醫療險——“滬惠保”的配置,轉移重癥帶來的經濟負擔。
只要符合“滬惠保”條款約定的,都可以通過“隨申辦市民云”APP在線申請理賠。
“滬惠保”官方理賠渠道
第一步:打開“隨申辦市民云”APP,搜索“滬惠保理賠”后點擊進入服務專區頁面。

第二步:選擇對應得理賠責任,點擊“去申請”按鈕開始申請。

第三步:選擇“本人理賠”或“代為理賠”后輸入相關信息并提交對應材料即可。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隨申辦綜合自央視新聞、滬惠保等。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原標題:《小伙確診絕癥!曾經每周吃三頓燒烤...警惕“吃”出來的病魔!我國患者約占全球40%!》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