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今年五一假期的一個新變化
五一假期年年有,今年有了一個新變化。
這個新變化就是,越來越多的地方在假期前、假期中就向全社會傳遞了充分的信息:這個五一假期,機關大院食堂、停車場對外開放。
過往假期也有,但直到今年五一假期才形成了“趨勢”,變成了“現象”。
基層機關大院既是黨政機關辦公場所,也是服務人民群眾的“主場”。它的開放程度可以視為基層黨委、政府踐行為人民服務態度的“晴雨表”和“試金石”。
更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迎來第二天,全國多個景區發公告稱,已達接待峰值或最大承載量。各地機關大院食堂、停車場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及時解決了游客停車、吃飯的現實問題,成為增強當地接待能力的一股“新力量”。

蘇州市行政中心二號門廣場的停車標識牌。圖片來源:“蘇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第一,“開放為慣例,不開放成特例”的理念越來越獲得認同。
機關大院假期開放在前些年還是“特例”。所以一到假期,某個地方機關大院開放往往會被專門報道。
今年五一,如果每個開放的機關大院都要專門報道一篇的話,那記者恐怕就忙不過來了。所以關注機關大院假期開放話題的新聞媒體大多選擇了綜述的方式。
當機關大院假期開放已經司空見慣之時,就是這一開放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之刻。
目前,這一理念已經朝著深入人心的方向極速奔去。甚至可以說,開放的機關大院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新“景點”,而去機關食堂就餐成為一種新的“旅游體驗”。

游客們在東海縣政府食堂內有序排隊領取特色套餐。圖片來源:“東海發布”微信公眾號
第二,當開放漸成慣例之時,怎么開放好就成了新的“思考點”。
當越來越多的地方宣布“參與”這一開放活動的時候,“思考點”就已經悄然進行了轉換。
問題已經不是“開不開放”了,而是“如何開放好”了。
聽勸、“討好”、暖心,今年開放的機關食堂、停車場以更大的誠意來“歡迎”蜂擁而至的游客和市民。
榮昌鹵鵝、豬油泡粑、羊肉湯、黃涼粉、回鍋肉等特色小碗菜擺上了重慶市榮昌區機關食堂的取餐臺,不少菜品剛端上取餐架就被“一掃而空”。
18種早餐菜品、20種午餐菜品擺上了前往敦煌市機關大院食堂就餐的食客面前,任意選擇。
機關食堂、停車場開放是一項“雙向奔赴”的事業,價廉物美、性價比高,就是兩全其美;乘興而來,興盡而返,是最終目的。最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對這項事業的滿意度測試和“最終投票”。

5月1日中午,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內就餐游客爆滿、大排長隊。微信公眾號“榮昌微發布” 圖
第三,機關食堂、停車場假期開放也是對政府管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檢驗。
伴隨著政務新媒體、大眾傳媒、自媒體的廣泛報道,各地機關食堂、停車場開放的信息已經為更多市民、游客知曉。
事實上,現實挑戰已經出現。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平時每天的就餐人數大約在800余人,但5月1日當天的游客數量接近7000人,餐廳內位置不夠,有游客直接坐在門外路邊就餐。當天用了1200斤(600千克)大米,蒸了280盆米飯,全部吃完了。中午食材比較充足,但晚上菜就不夠了,緊急調集了近500斤(200多千克)榮昌豬肉,才保證了對游客的餐飲供應。游客全天食用豬肉超過1500斤(近800千克)。
以后每逢假期人們就會產生一個“條件反射式認知”:可以去機關食堂就餐、去機關停車場停車。今年五一假期已經出現了這種新情況:就餐高峰期間,機關食堂集中涌入了大量前來就餐的食客。
這就對各地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要精準測算出用餐人數、用餐高峰時間、最受歡迎的菜品等。可以說,“老革命”遇到了“新現象”,精細化管理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機關食堂、停車場的開放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宏大敘事”,但是要把這篇“宏大敘事”的文章做好、做實,靠的卻是扎扎實實的“微觀管理”。
各地政府都準備好了嗎?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