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巴局勢緊張或爆發軍事沖突,印度空軍能“一雪前恥”嗎?
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地區局勢再度劍拔弩張。雙方不僅在邊境地區部署大量軍隊與武器裝備,還出現了零星交火。4月30日,巴基斯坦軍方還透露,巴方監測到印度空軍戰斗機在克什米爾地區上空飛行,巴空軍戰斗機隨即緊急升空對峙。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巴基斯坦一名高級官員4月30日聲稱掌握“可靠情報”,稱印度將在未來兩天內對巴基斯坦采取軍事行動,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有分析認為,印度空軍在2019年印巴沖突吃了虧,過去幾年多管齊下提升實力,這次印度空軍可能會想在沖突中“找回場子”,一雪前恥。在此背景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空軍實力究竟如何?印度空軍能否“找回場子”?引發外界的討論。
2019年戰火燃起,印軍“迷途”
2019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了一場備受矚目的空戰,這場空戰成為兩國空軍實力較量的關鍵節點。事件起因于印度宣稱的一次“恐怖襲擊”,隨后印度空軍戰斗機對巴基斯坦境內目標發動空襲行動。
此次行動并未如印度所愿。當年2月26日凌晨,印度空軍出動12架幻影-2000戰斗機,在預警機引導下越過印巴實際控制線,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目標實施空襲。印度宣稱襲擊摧毀了恐怖組織營地,但事后調查發現,炸彈并未擊中目標,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暴露出印度空軍情報失誤和戰術低效問題。
隨后,巴基斯坦空軍迅速反擊,在空戰中取得重要戰果。巴基斯坦空軍第11戰斗機中隊飛行員諾曼·阿里·汗駕駛一架F-16戰斗機,發射AIM-120主動中距空空導彈,擊落印度空軍第51中隊的一架“米格-21”戰斗機,殘骸墜落于巴基斯坦境內,飛行員阿比南丹·瓦爾塔曼跳傘后被巴基斯坦軍方俘虜。該戰斗機攜帶的2枚R-73空空導彈和2枚R-77空空導彈,均未發射便隨戰斗機墜毀。

2019年印巴沖突中被擊落的印度米格-21戰斗機殘骸。

巴基斯坦展出被擊落米格-21戰斗機攜帶的空空導彈。
此外,巴基斯坦還擊落一架印度“米-17”直升機,不過該事件被印度軍方誤認為是“友軍誤擊”。這一事件快速成為國際媒體焦點,讓印度空軍顏面掃地。
當年3月1日,時任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為展示“和平姿態”,將阿比南丹·瓦爾塔曼釋放回國,他受到印度政府、軍方、媒體和民眾英雄般的歡迎。印度國防部長拉·西塔拉曼還親臨醫院對阿比南丹·瓦爾塔曼表示慰問,并稱他有著無懈可擊的作戰技巧和在逆境中的冷靜思維。
此次空戰充分暴露了印度空軍在作戰指揮、情報獲取以及戰斗機性能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有分析指出,印度空軍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未能有效整合預警機、戰斗機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統,導致指揮鏈斷裂、戰術執行混亂,而巴基斯坦戰斗機飛行員在空戰中冷靜果斷,成功擊落印度戰斗機并俘獲飛行員,彰顯出高水平的訓練和心理素質。
米格-21作為一種老舊的第二代戰斗機,面對巴基斯坦較為先進的戰斗機時,明顯力不從心。相反,巴基斯坦空軍憑借出色的戰術安排和飛行員的精湛技藝,打了一場漂亮的反擊戰。此次勝利不僅提升了巴基斯坦空軍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讓巴基斯坦空軍在與印度空軍的長期對峙中占據了一定心理優勢。
此次空戰的失利讓印度空軍遭受奇恥大辱,國內輿論一片嘩然,對空軍的指責聲不斷。印度軍方高層也意識到,若想在與巴基斯坦的空中較量中重新占據上風,必須擁有先進的戰斗機和完善的作戰體系。于是,印度一場大規模的空軍軍備升級計劃悄然展開。
數量與體系交織下的“暗戰”
時光荏苒,6年過去,如今的印度空軍和巴基斯坦空軍均有了不小發展。
目前,印度空軍擁有較為多樣化的戰斗機種類,主力包括蘇-30MKI戰斗機、“陣風”戰斗機、米格-29戰斗機、幻影-2000戰斗機以及國產的LCA“光輝”戰斗機,總數超過500架。其中,蘇-30MKI戰斗機是印度空軍的中堅力量,數量超過250架。作為一款重型雙發多用途戰斗機,蘇-30MKI配備有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戰設備,12個武器外掛點使其能夠攜帶多種武器。空戰時,可配備R-77中距空空導彈、R-73近距空空導彈以及印度自研的“阿斯特拉”遠程空空導彈;對地攻擊時,不僅可攜帶KH-29T和KH-59ME等空地導彈,還能攜帶“布拉莫斯”超聲速巡航導彈,具備很強的對陸對海打擊能力。

印度空軍裝備的蘇-30MKI戰斗機和國產LCA“光輝”戰斗機。
“陣風”戰斗機是印度從法國購買的一種先進多用途三代半戰斗機,擁有先進的航電系統、武器系統,可攜帶射程超過150公里的“流星”中遠程空空導彈和射程300公里的“斯卡普”EG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印度花費巨資引進36架“陣風”戰斗機,希望借此提升空軍的制空權爭奪能力和對地打擊能力。
2022年7月29日,印度購買的首批5架“陣風”戰斗機抵達印度安巴拉空軍基地,并于2024年全部交付完畢。印度媒體鼓吹這款戰斗機可以改變周邊地區的空中力量平衡。印度空軍如獲至寶,迅速將其部署到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空軍基地,試圖形成對巴基斯坦的空中威懾。

目前印度空軍一共裝備有36架“陣風”戰斗機。
除引進“陣風”戰斗機外,印度還積極推進國產戰斗機的研發和生產。LCA“光輝”戰斗機是印度國產戰斗機代表,研發歷程漫長且充滿波折,但印度政府和軍方依然對其寄予厚望,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不斷改進性能,計劃逐步增加裝備數量,減少對進口戰斗機的依賴。然而,LCA“光輝”戰斗機研制并非一帆風順,經過30年研發,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迄今裝備數量不到50架。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印度也加大力度。近年來,印度空軍對邊境地區的多個空軍基地進行升級改造,擴建跑道、增加機庫數量、完善后勤保障設施等。加強防空預警系統建設,部署了更多雷達和防空導彈系統,以提高對巴基斯坦空軍戰斗機的探測和攔截能力。
面對印度空軍的大規模建設和升級,巴基斯坦空軍并未坐以待斃,同樣積極采取措施提升自身實力。除了繼續維持老式的F-16戰斗機、“幻影”戰斗機和老舊的殲-7戰斗機外,巴基斯坦還將目光投向中國,采購36架殲-10CE戰斗機。
2022年3月,巴基斯坦正式接收了首批殲-10CE戰斗機,并裝備巴基斯坦空軍第15“眼鏡蛇”中隊。殲-10CE是一種先進三代半戰斗機,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150公里,能有效探測和跟蹤多個目標,可攜帶多種空空、空地導彈,大大提升了巴基斯坦空軍的制空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
此外,巴基斯坦空軍還繼續推進“梟龍”戰斗機的生產和改進工作。“梟龍”是中巴聯合研制的輕型戰斗機,具有性價比高、性能優異等特點。巴基斯坦已建立自己的“梟龍”戰斗機生產線,能夠實現戰斗機的國產化生產。經過多年發展,該戰斗機不斷技術升級,推出了多個改進型號,如“梟龍”Block2戰斗機和“梟龍”Block3戰斗機,總數超過150架,成為巴基斯坦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機型。其中,“梟龍”Block3戰斗機是最新改進型,裝備了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150公里,作戰性能顯著提升。
至此,巴基斯坦空軍現役戰斗機的總數接近400架,其中第三代戰斗機超過250架(包括F-16、殲-10EC、梟龍系列),第二代戰斗機140架左右(殲-7、幻影)。
隨著印巴局勢持續緊張,近日巴基斯坦官媒頻繁展示使用雙聯裝復合掛架,攜帶有4枚射程可達145公里的“霹靂-15E”空空導彈、2枚射程超過20公里的“霹靂-10E”空空導彈的殲-10CE戰斗機和“梟龍”Block3戰斗機的照片進行宣傳威懾,并聲稱全副武裝的殲-10CE戰斗機于今年4月下旬進行了全面空戰演習行動,說明巴基斯坦空軍對這兩種戰斗機的性能非常滿意。
不僅如此,巴基斯坦空軍還加強自身預警體系建設,從一些國家引進先進雷達系統和防空導彈系統,提高對印度空軍戰斗機的探測和攔截能力。目前,巴基斯坦空軍擁有4架ZDK-03預警機和5架購自瑞典的薩伯-2000型“愛立眼”預警機,前者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后者探測距離超過300公里,空情保障能力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靠前水平。同時,巴基斯坦空軍還有十多架C-130運輸機、4架伊爾-78加油機等支援機型。
總之,從戰斗機數量上看,雖然印度空軍具有一定優勢,且引進有先進的“陣風”戰斗機,但巴基斯坦通過引進殲-10CE戰斗機和不斷改進“梟龍”戰斗機,可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與印度空軍差距。
在作戰體系方面,雙方都在不斷加強建設。印度在防空預警和指揮控制系統方面具有一定基礎,但在系統整合和協同作戰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巴基斯坦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在作戰體系建設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也面臨著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雙方空軍實力各有優劣的情況下,就要看誰在實際作戰中擁有更優秀的指揮和謀略,以及如何快速建立起更加完善、高效的作戰體系,方能取得勝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