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于“十五五”,在上海召開的這場座談會釋放最新信號
“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迎來“十五五”的各項準備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在加緊落實規劃目標任務的同時,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家高端智庫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史晉川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座談會重點在于“十四五”收官在即時,對“十五五”開局規劃,確立前瞻性的總體戰略指導思想,“東部、中部及西部的省份在‘十五五’開局之年應有不同擔當。”
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
習近平指出,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多措并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吳一平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變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同時地緣政治風險弱化了全球經濟增長動力,這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形成重大影響。“為了穩定經濟基本盤,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并且出臺超出市場預期的政策組合,對預期形成積極影響?!?/p>
史晉川認為,東部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東部各經濟大省同時也是對外開放的大省,因此在“十五五”期間,要更加重視前瞻性地把握國際政經形勢的變化,以及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習近平強調,“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并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在加強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技術上抓緊攻關。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筑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占斌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是中美戰略博弈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決定大國博弈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科學技術。
“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搶占科技制高點、產業制高點的需要,也是在大國博弈中站得住站得直站得穩的需要。”
張占斌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應對國際競爭的關鍵著力點,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能夠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助于我國在關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提升國際競爭力。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可以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從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p>
他表示,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原創性和顛覆性技術。堅持因地制宜,各地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避免一哄而上和模式化。此外,還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通過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以人才推動科技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統籌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方面,既要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又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在‘十五五’時期,將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體現了我國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高度重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睆堈急笳f。
“同時東部各省是發達地區,科學技術和產業都比較領先,因此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應該更加重視并瞄準國際的科技前沿,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在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布局未來產業。”史晉川說。
吳一平指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重點在于加強科技創新體系的整體運行機制和能力中的系統性薄弱環節,因此,通過深化國家創新體系改革進而形成創新主體之間的協調機制成為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重中之重。
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優化區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穩步增加城鄉群眾收入。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涉及老百姓的事情關鍵在實,各項政策舉措要實實在在、富有實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吳一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改革開放的初衷與目標?!艾F階段,我們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來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通過制度設計激勵廣大民眾參與到做大‘改革蛋糕’的工作中來,為大家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最終形成循環有序、互利共贏的社會生態體系。”
史晉川表示,東部各省作為發達地區,應在中國式現代化過程當中,在共同富裕方面起到引領作用,用先富帶后富,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更加重視讓城鄉群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