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60萬,又一貓糧售假團伙被端
寵物食品假貨一直是行業頑疾,近年來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很多寵糧假貨開始涌上了線上。
近期,深圳南山區司法系統對一起危害寵物健康、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落下法槌。六名涉案人員因大規模生產、銷售假冒某國際知名品牌貓糧,被法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該起案件的涉案金額超過了360萬元人民幣。

案值超360萬!深圳破獲特大假冒注冊商標案
事件的導火索發生在2024年4月。一位深圳寵物主在電商平臺下單購買了一袋知名品牌貓糧。然而,愛貓食用后反常的嘔吐癥狀引起了他的警惕,并果斷選擇了報警。正是這一舉動,無意間牽出了隱藏在網絡銷售背后的制假鏈條。
警方順藤摸瓜,發現了一個自2023年起便開始運作的犯罪團伙。主犯羅某某等人組織生產,將廉價散裝貓糧、過期貓糧與少量正品混合,以此降低成本。隨后,他們將這些混合物裝入仿冒的品牌包裝袋,并偽造全套標識,包括防偽標簽和中文貼紙,通過電商渠道偽裝成正品進行銷售。

為了逃避監管和消費者的差評追蹤,該團伙還采取了“游擊戰術”,頻繁更換網店馬甲,讓購買者防不勝防。據統計,直至被查獲,其非法銷售額已累計超過360萬元。
南山區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階段明確指出,涉案品牌系國外企業在中國的合法注冊商標。該團伙的行為不僅是簡單的售假,更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對寵物生命健康的威脅,以及對知識產權的公然侵犯。基于此,檢察院于2024年10月對羅某某等六人以假冒注冊商標罪提起公訴。
法院最終審理認為,六名被告的行為完全符合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構成要件,即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且案值巨大,屬于情節特別嚴重,因此依法作出了有罪判決。

假冒偽劣成寵物行業發展絆腳石,打假需多方合力
事實上,在寵物行業中,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時有發生。近期,淮安市市場監管部門公布了一起典型的知識產權保護案例。該案涉及焦某、祁某某二人銷售大量假冒“素力高”(Solid Gold)品牌貓糧,涉案貨值高達298萬元人民幣。
此案源于2024年10月8日公安機關移交的線索。淮安區市場監管局迅速介入調查。調查發現,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焦某與祁某某為了牟利,分三次以每袋60至70元的低價購入了總計23000包假冒的“素力高”貓糧。隨后,他們以每袋110至120元的價格將這些假冒貓糧全部銷售出去。
在調查過程中,焦某和祁某某無法提供這些貓糧的合法來源證明,也沒有建立銷售記錄,導致其具體非法獲利金額難以精確計算。經“素力高”商標的合法持有者健合香港有限公司鑒定,確認這批貓糧全部是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假冒產品。根據其銷售數量和價格估算,這批假冒貓糧的總貨值達到了298萬元。
市場監管部門認定,焦某、祁某某的行為構成了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淮安區市場監管局于2024年12月23日對二人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興起,直播間、平臺店鋪售假的現象日益突出,寵經說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今,各地警方先后查處了不低于5起網絡平臺銷售假貓糧的案件,以及貓三聯、海樂妙多個假寵物藥/疫苗案,涉案金額從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

據了解,諸如此類的售假案團伙已形成了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大多以購買劣質貓糧進行重新包裝。有的則是在展示產品時進行故意遮擋LOGO,或品牌字樣,通過諧音、相似字樣來誘導消費者,而假冒產品一部分來自跨境,一部分來自自產。
假貨的危害無需多言,具體表現為:對品牌而言,假貨不僅侵占了正規產品的市場份額,還嚴重損害品牌形象和聲譽;對渠道而言,假貨的滲透使得渠道生態環境混亂,干擾消費者的選擇;對行業而言,泛濫的假貨成為行業發展的“絆腳石”,阻礙了整個行業的前進步伐。因此,“打假”應是整個寵物行業共同面對的問題,需要國家、平臺、企業、品牌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假貨無處藏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