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人工智能,年輕的事業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9日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此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重要一站,就是位于徐匯區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
“模速空間”是上海市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平臺,已入駐企業100余家。自2023年9月揭牌以來,模速空間已輻射帶動全區聚集大模型企業近400家,累計推動43個備案大模型落地,約占全市的61%,形成了從算力、基模、大語言、端側等基礎設施建設,到生命健康、消費、金融、文娛等垂直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這里“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鄰居就是合伙人”;這里創業氛圍濃厚,站立于科技最前沿;更可喜的是,這里“年輕感”十足,從業者中,近三分之一是28歲以下的年輕人,很多企業創始人、CEO、CTO的年齡不到30歲。可以說,年輕的“模速空間”是科創上海、活力上海的具象化表達,也是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一線戰隊”。
正是在“模速空間”,總書記對青年創新人才說,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我們正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正是年輕一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寄希望于年輕人。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剛剛就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近年來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工作部署,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整體性、系統性躍升。時隔四天,總書記又來到上海“模速空間”,再次就人工智能發展發表重要講話。
從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會場到上海人工智能+的火熱現場,從高屋建瓴的戰略研判到戴上智能眼鏡親身體驗,總書記對人工智能產業寄予厚望,也對上海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殷殷囑托。“上海”“人工智能”“年輕人”“國家戰略”等關鍵詞,被一再強調。
人工智能是上海著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目前在滬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350家,產值達到3800多億元,是5年前的3倍,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應用細分場景正被如火如荼地開發。去年底上海還發布了《關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著力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集群,加速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
“魔都”正在轉型“模都”,上海正成為AI產業的發展沃土。整個AI產業鏈在上海全面鋪開發展,千帆競發,重塑百業:從算力層公司到數據層企業,從基礎大模型到應用層、政務垂類服務。上海也瞄準新領域新賽道,鼓勵更多年輕人在產業創新中“挑大梁、當主角”,全力培植年輕一代的創新創業熱土。無數年輕人在上海投身于人工智能事業,揮灑才情,砥礪奮發,與城市共命運,與科創同未來。
人工智能事關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事關產業深度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更加主動地從落實國家戰略、維護國家利益、保障國家安全的高度,加快推動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設。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上海要勇挑重擔,上海年輕人要勇于擔當,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浪潮,著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