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位成功女性,如何應對失敗
4月26日,上海浦東圖書館內,“影海書香”系列活動以“她力量”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奧運射擊冠軍陶璐娜、臨床醫學專家顧建英、SMG第一財經主持人張媛三位女性嘉賓,應“影海書香”策劃人、總臺央視紀錄頻道《超級裝備》《科舉》總導演韓晶的邀請,共同講述關于成長、失敗與超越的故事。

“影海書香”系列活動之五一特輯:“她力量”對談現場
陶璐娜:靶心之外的人生哲學
陶璐娜,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10米氣手槍冠軍,曾六次獲得世界杯總決賽冠軍,并在2002年打破世界紀錄。陶璐娜的職業生涯被光環籠罩,但她更愿意談論的卻是“失敗”。

陶璐娜悉尼奧運會奪金
“我們一直在失敗?!?/p>
她直言不諱,“射擊賽場上,只有冠軍才能被記住。第三名,他(她)會覺得我今天上了領獎臺,挺開心的。進前8名的人,會覺得我拿到了證書,也挺開心的。只有第二名是最不開心的?!?/p>
這種對“成功”的執念曾讓她深陷焦慮。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她因壓力過大整夜失眠,緊張得發抖?!靶睦砝蠋焺⑹缁鄹嬖V我,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边@句話成為她的轉折點。她開始將注意力從結果轉向過程?!八袁F在我做很多事情,都會把每一天每一分鐘做好,這樣就自然而然會有一個非常美好的結果?!?/p>
奧運射擊冠軍陶璐娜在對談現場發言
談到專注力訓練,她回憶起自己有一次在德國的場地上,因為試戴一副眼鏡花費了半個小時,被其他運動員嘲笑“墨跡”:“實際上我不是磨嘰,我是在感受它怎樣才最適合我?!?/p>
“這可能是射擊運動賦予我的一個特點吧,越練越沉穩,越練越專注。我們很多小朋友去練射擊,還沒有站好,就舉槍了;心里還沒準備好,子彈就扣出去了;可能只打了八環、九環,沒有命中十環,想也不想又開始下一發裝彈,然后又舉槍了。這就是專注力的缺乏。每一步是否已經想通,是否準備充分,越優秀的人,會準備得越充分?!?/p>
陶璐娜
這份冷靜不僅彰顯于賽場之上,更深深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之中。她回憶兒子4歲時的一次意外:父子倆在淀山湖游玩時不慎落水,不會游泳的丈夫跳入水中救人,岸上的她卻在瞬間做出判斷:“別慌!救生衣會托起你們!”
事后她反思:“長期的射擊訓練讓我學會在危機中保持理性?!边@種能力甚至幫助她在職業生涯中化解意外。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攝影師為了捕捉中國射擊隊的精彩瞬間,站在運動員面前連續按下快門,那刺耳的“咔嚓”聲成為了比賽緊張氣氛的一部分。盡管未提前預演此類場景,她仍憑借專注力和調整呼吸的技巧,最終在射擊比賽中斬獲三金一銀。
“預案必須覆蓋所有可能,但臨場應變才是真正的考驗?!?她說。
作為上海市射擊射箭運動中心主任,陶璐娜坦言對家庭的虧欠:“兒子常問我,媽媽你為什么總在開會?”她很少下廚,甚至記不清孩子的家長會日期,但逐漸摸索出獨特的溝通方式:訓練間隙與兒子視頻,用射擊術語解釋生活難題,比如“瞄準目標時要忽略干擾,就像寫作業不能分心”。
如今,15歲的兒子已成為她的粉絲,“他說,媽媽的工作是讓更多人愛上射擊,這比做飯酷多了!”
顧建英:醫學的溫度與科技的救贖
作為世界首臺兩米PET-CT“探索者”臨床驗證的核心專家,臨床醫學專家、復旦附屬中山醫院教授顧建英分享了從醫學的“精準”延展至“仁心”的故事。

臨床醫學專家顧建英
韓晶在創作紀錄片《超級裝備》時,國家衛健委推薦了兩米PET-CT“探索者”這個裝備,攝制團隊到中山醫院展開拍攝。當時在采訪顧教授的時候,韓晶了解到:“人體內腫瘤病灶一般要長到1公分,甚至2、3公分時,傳統的醫學影像裝備才能把它探測出來。而‘探索者’在腫瘤病灶只有0.3公分時就能探測到。這就為腫瘤疾病更早期的診斷以及醫學干預,提供了無限可能?!?/p>
世界首臺兩米PET-CT“探索者”
顧建英說:“這臺設備是世界醫學影像裝備皇冠上的明珠?!?/p>
面對公眾對整形外科的誤解,她解釋說,“整形外科主要是修復和重建,比如一些先天性畸形、車禍創傷以及腫瘤切除后創面修復。而醫美是它的一個分支。”她用比喻廓清概念:“整形是‘雪中送炭’,比如為燒傷患者重建面容;醫美是‘錦上添花’,比如割雙眼皮?!?/p>
她帶領的團隊專注于黑色素瘤治療,這類“皮膚癌之王”致死率高達75%。通過靶向藥物與細胞療法的應用,正在顯著地改善這一疾病的愈后效果。
“我們修復的不只是皮膚,更是患者重返社會的勇氣。”她說。
生活中,顧建英更像是“凡爾賽式母親”:女兒從小獨立,中考上海市第三名,哈佛碩士畢業。“我很少陪她補課,但要求她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女兒幼時想學鋼琴,三個月后因枯燥想放棄,顧建英堅持:“既然選了,就必須練滿一年。”結果女兒一路考到十級,大學時還組建了樂隊。
和孩子的相處,既是母女,又是朋友,“我很尊重她,不會對她提太高的要求,但規矩要有,三觀要正,這樣她的人生才不會走偏。”她說。
張媛:從“災難性采訪”到對話世界
“采訪高層需要勇氣,而我全靠一口仙氣強撐。”張媛幽默自嘲。

SMG第一財經主持人張媛
2008年,她以國際財經記者的身份加盟SMG第一財經,首場獨立專訪便遭遇“滑鐵盧”。面對經濟學泰斗吳敬璉,28歲的她因缺乏準備而只能照本宣科,甚至魯莽地打斷對方的發言。采訪結束后,吳敬璉撣了撣褲子的灰塵,留下一句隱晦批評:“我可能無法回答你們媒體的問題。”那一刻,她形容自己“蠢到地縫都不夠鉆”。
這一次采訪成為她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2025年兩會期間,海爾掌門人周云杰因一個表情沖上熱搜。張媛早上7點發出邀約:“周總您好,您火了!我的心情好比宋丹丹說‘十分想見趙忠祥’?!?/p>
張媛采訪海爾總裁周云杰
媒體工作的跨國性質讓張媛自嘲是“7×24小時全球勞動婦女”。兒子1歲時,因工作調度,她成了“Holiday Mom(假期媽媽)”。一次離別前,兒子將她的行李箱鎖進房間,哭問為什么媽媽不能留在他身邊。她回答:“媽媽在努力成為你的驕傲?!?/p>
生活中,她以獨特方式維系親情,讓孩子看到“媽媽的愛只是形式不同”。14歲生日那天,兒子許愿:“希望媽媽永遠做自己,因為我也在成為更好的我?!?/p>
“她力量”的內核:接納失敗,實現超越
三位女性的故事殊途同歸。陶璐娜在射擊中淬煉出“過程比結果重要”的智慧,顧建英以醫學修復生命的尊嚴,張媛從挫折中鍛造出媒體人的鋒芒。她們不避諱談論“不完美”,也印證了韓晶的總結:“真正的力量,是接納失敗與局限,在破碎處織補出完整?!?/p>
作為浦東圖書館的招牌活動,“影海書香”以影視、文學為媒介,搭建公眾與創作者的對話平臺?!八α俊敝黝}分享會,也是“影海書香”自開辦以來的第十期活動。據策劃人韓晶介紹,“影”即“投影”,所有藝術創造皆為現實世界的主觀投影?!坝昂恪敝荚谝M國內外優質的影視、戲劇、文學資源,邀請主創到場,與觀眾進行零距離交流,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普及活動。
本期“她力量”特輯秉持初衷,將鏡頭對準女性成長的真實投影。策劃人韓晶坦言:“我們不想塑造‘完美女性’模板,而是呈現真實的掙扎與超越。”

活動策劃人、紀錄片導演韓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