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選打工年:今年農歷蛇年為什么有384天?
這個蛇年,著實有點長啊!從2025年1月29日開始,到 2026年2月16日結束,不是365天,也不是366天,而是足足384天!
好耶,一年更比六年強!
今年為什么這么長?這一切,都藏在古人的 “時間密碼” 里 ——閏月與雙立春,正是解開謎題的鑰匙。
01 閏月:讓月亮“追上”太陽
農歷是獨特的“陰陽合歷”——同時參考太陽和月亮周期的歷法系統。
月份劃分:依照月相朔望而定(“朔”指新月,“望”指滿月,一個朔望周期約29.53天)。

節氣劃分:按太陽黃經(太陽在黃道上的經度位置,以春分點為0°)位置劃分(回歸年365.24天)。

按照農歷的算法,12個農歷月僅有354天,比太陽年短約11天,如果不加以調整,每三年春節將提前1個月,未來將會在夏天過“元宵”,冬天過“端午”,徹底“冬夏錯位”。
為此,機智的古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既然對不齊,我就補上一塊好啦!如果某個月份不含“中氣”(二十四節氣中偶數位的節氣如雨水、秋分等),則定為閏月。例如,今年就是因為正常農歷六月后的月份(公歷8月23日~9月21日)僅含“白露”節氣,而中氣“秋分”落在下一月份第2天(公歷9月23日),依漢代《太初歷》“無中氣則置閏”的規則,將該月定為閏六月。這便是從戰國時期就開始采用的“置閏法”。
02 聽說今年是“雙春年”?
閏月讓農歷年變長,也就 “跨” 過了兩個立春:
2025 年 2 月 3 日(農歷正月十四),第一個立春;
2026 年 2 月 4 日(農歷臘月廿六),第二個立春。
于是,乙巳蛇年成了難得的 “雙春年”,在傳統文化中象征 “好事成雙”,承載著人們對豐收與吉祥的期盼。

03 運行兩千余年的“宇宙代碼”
歷史上,元代郭守敬《授時歷》已用“定氣法(按太陽實際黃經劃分節氣)”取代均分節氣的“平氣法(將回歸年均分24等份的舊法)”,1645年清初《時憲歷》更融合歐洲歷法提升精度,但核心原理始終未變——據《尚書·堯典》記載,早在四千年前,華夏先民便通過觀測“四仲中星”確定季節的變化,幫助判斷重要節氣,確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即用閏月避免四季錯亂)的法則,使農歷既能指導農耕(“二月二龍抬頭”對應蒼龍七宿升起,蒼龍七宿是分布在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和人馬座的7個星組,古代時在“二月二”之前的夜空中不會升起來),又承載文化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農歷的“超長年”現象實為常態——19年周期內平均出現7次閏月,確保農歷年均長度達365.2467天,與回歸年僅差0.0033天(約27秒),這一精度直至1645年才被結合了歐洲歷法的《時憲歷》超越。當我們談論蛇年的特殊歷法時,實則是在解碼一套運行兩千余年的“宇宙代碼”。
每個閏月、每一次 “雙春”,都是古人在日月運行中找到的平衡,是數千年來 “天人合一” 的智慧結晶。
今年的超長蛇年,不妨抬頭看看月亮,想想兩千年前的祖先如何用智慧編織時間的網——這穿越時空的精密設計,至今仍在我們的日歷上閃耀。
本文摘編自雜志2025年第4期,文章內容略有刪改。
新媒體編輯 | 周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