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風險偏好有望邊際改善,市場仍處黃金坑
五一假期前的三個交易日,A股市場將如何表現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隨著國內重要會議以及年報和一季報業績落地,A股預期將保持穩定。疊加海外沖擊逐漸減弱,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邊際改善。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更加積極有為且后備充足工具箱的經濟政策,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制度改革,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有望系統性下移,而無風險利率下降將成為增量入市的關鍵一環。接下來,中國股市有望走出升勢,戰略性看多。
“隨著年報和一季報業績落地,疊加海外沖擊逐漸減弱,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邊際改善。”招商證券指出。
浙商證券進一步指出,接下來,預計“下有支撐,窄幅震蕩”的大格局還將持續下去。其中,如果再度出現外部利空打壓指數的情形,則應在指數快速下探時果斷出手、積極增配。
配置層面,多家券商提醒投資者科技板塊擁擠度已顯著回落后的機會。興業證券便指出,隨著4月底財報披露季結束,市場對科技板塊的業績擔憂“靴子落地”,市場對于科技板塊的定價有望逐步轉向對于中長期產業趨勢的關注。進入5月至6月,高彈性科技風格的勝率將逐步提升。
操作層面,銀河證券建議投資者,考慮到近期場內資金情緒雖有回暖但整體依然偏謹慎,主要體現在成交量依然沒有明顯放大,所以在資金情緒全面回暖前,仍建議多看少動,更多聚焦中長線布局。
中信證券:再次高低切換
展望后市,國內的政策是托底和應對式的,4月只是第一波以試驗和預防為特征的政策;籌碼出清相對徹底且對業績不敏感的主題階段性占優;市場整體情緒位置不算低,科技板塊相對醫藥和消費更接近冰點,對風險偏好回升更敏感。
具體而言,本輪政策表現為應對式、試驗式的。所謂“應對”指的是定向幫扶那些直接受到貿易沖擊的企業,而“試驗”指的是擴大服務業支持力度的相關政策從開始嘗試到提高規模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
整體來看,本次政治局會議上也有一些新的政策思路,“大力發展服務消費”是首次提出,針對可能直接受損的外貿企業也有幫扶以及穩崗支持,并且再次強調了新興支柱產業的重要性。判斷年內第二輪政策可能在年中出現。
接下來,即便后續市場的風險偏好繼續修復,主題行情的空間和廣度可能都會受到一定制約,5月的應對還是以“高切低”為主。配置上,5月可關注新技術和產業題材輪動、海外科技映射鏈修復以及服務業擴內需政策落地。
國泰海通證券:戰略性看多
展望后市,建議投資人盡快轉變對股市主要矛盾的認識,提高中國配置。首先,經過三年出清和調整,投資人對經濟形勢的估計是充分的,已有共識對估值收縮的影響是遞減的。
其次,美國面臨滯脹、美元信用的約束,后續或仍有反復,但不確定性預計將邊際收斂,股市觸底并不取決于不確定性減小,在于不確定性不再變大。
再次,中國股市估值的主要矛盾正在發生轉變,要看到中國的確定性,貼現率下降是2025年中國股市上升的關鍵動力。更加積極有為且后備充足工具箱的經濟政策,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制度改革,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有望系統性下移,而無風險利率下降將成為增量入市的關鍵一環。投資者關于內外部的疑慮消減,中國股市也有望走出升勢,戰略性看多。
配置方面,新興科技是主線,金融周期是黑馬。金融與高分紅方面,推薦券商/保險/銀行;具備股息與穩健經營優勢的央企高分紅股,推薦運營商/高速公路/公共事業。新興科技成長方面,推薦港股互聯網/傳媒游戲/信創/半導體/醫藥;順周期的回歸方面,推薦地產/有色/化工/建材/零食/化妝品。
銀河證券:多看少動
宏觀上,國內重要會議落地,表態符合預期,其實政策對外越堅定,也就意味著對內會越堅定,所以中長期的內循環(內需+科技自主)以及非美貿易共同體依然是不變的兩條主線。
不過,考慮到近期場內資金情緒雖有回暖但整體依然偏謹慎,主要體現在成交量依然沒有明顯放大,所以在資金情緒全面回暖前,仍建議多看少動,更多聚焦中長線布局。
操作層面,中期的主要方向雖沒有變化,但短期政策對沖急迫性下降,市場自主定價權重提升,這或導致場內資金結構發生一些變化,可以看到指數走勢不再是“推土機”行情,而且權重股的超額收益開始回吐,周內中小盤股走勢更占優,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值得關注。
同時,考慮到業績披露的節奏以及節假日來臨,風格切換出現或也是節后了,市場可能再度進入偏題材炒作的狀態。另一方面,資金結構變化的過程中,要小心純資金推升的妖股風險。
申萬宏源證券:維持二季度震蕩市判斷
展望后市,A股政策預期保持穩定的三個條件:一是增量政策布局的保留空間。二是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執行。三是政府債券發行加速,為三季度穩增長儲備資源。
4月政治局會議存量政策“用好用足”,增量政策“備足預案”,資本市場“穩定”基礎上還要“活躍”,全面覆蓋市場期待。政策關鍵驗證期,A股預期將保持穩定。
同時,A股核心特征逐步變化:政策對沖急迫性下降,市場自主定價權重提升。這使得對沖資產、反擊資產的主題屬性下降,股價彈性下降;出口鏈、美國科技巨頭產業鏈階段性修復;高股息投資重新向港股聚焦。
此外,中期展望向“結構牛,全面牛”回歸,二季度本就是“結構牛”的調整期,A股消化基本面壓力“幅度充分,時間不足”,維持二季度震蕩市判斷。
配置方面,科技成長是性價比調整先到位,可布局有時間價值的國內AI產業鏈(港股互聯網平臺 + A股AI算力)。機器人機構持股更集中,短期依然是對催化更敏感、主題彈性更高的科技方向。
華泰證券:維持震蕩
展望后市,隨著政治局會議召開、業績期和海外擾動第一階段進入尾聲,市場或迎來短暫的“空窗期”,資金觀望情緒漸濃,等待新的變量出現選擇方向。
大勢上,政治局會議強調“底線思維”、對風險偏好形成支撐,但海外變數仍存,節前或維持震蕩格局,后續關注五一高頻數據和美國4月非農等。
配置方面,政策和國內應對仍是中期交易主線,但短期緊迫性降低,建議將視角聚焦在業績披露后基本面線索的挖掘。操作上,不確定性下賠率優先,中期維持紅利、內需、自主可控的啞鈴組合,邊際增配服務消費和科技中高性價比品種。
興業證券:科技板塊壓制因素有望逐步緩解
經歷3月以來的連續調整,當前科技板塊的擁擠度已顯著回落。可以看到,經歷前期的調整消化后,當前多數科技細分方向擁擠度已經回落至歷史底部,已經到了可以尋找細分方向左側布局的階段。而部分紅利和內需資產,當前擁擠度已經上升至高位。
同時,成交占比這一指標也可以看到,當前TMT成交占比目前已回落至25%左右的歷史底部,與2023年與2024年歷次科技風格調整到位時的水平相當,表明市場對TMT板塊的風險偏好回落已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
而往后看,壓制科技板塊的因素有望逐步緩解。隨著4月底財報披露季結束,市場對科技板塊的業績擔憂“靴子落地”。與此同時,海外擾動正在逐步過去,市場對于科技板塊的定價有望逐步轉向對于中長期產業趨勢的關注。此外,從近十年風格表現的“日歷效應”也能夠觀察到,進入5-6月,以高PE、TMT、AI為代表的高彈性科技風格的勝率將逐步提升。
同時,產業趨勢層面,以DeepSeek發布為標志的新一輪AI產業趨勢才剛剛開啟,當前各產業鏈環節仍在加速迭代煥新,將繼續支撐科技板塊成為中長期主線。
配置方面,結合擁擠度、機構持倉與景氣,當前AI50大細分方向中,可率先關注上游PCB、IDC、光模塊;中游AIAgent、SASS、應用軟件;下游人形機器人、在線教育、虛擬現實、智能交通、游戲等。
浙商證券:窄幅震蕩
展望后市,預計“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窄幅震蕩”的大格局還將持續下去。其中,如果再度出現外部利空打壓指數的情形,則應在指數快速下探時果斷出手、積極增配。
但與此同時,如果指數反彈至4月7日跳空缺口上沿,則應該警惕上方成交密集區帶來的壓力,此時不宜貪勝。
行業板塊方面,建議投資者在考慮擇時的前提下關注三大方向:一是大金融紅利,含部分中字頭;二是自主可控,含軍工;三是內需消費,及泛消費領域(如醫藥)。
華創證券:市場仍處于黃金坑
展望后市,維持此時市場仍處于黃金坑的判斷,當下回調即是配置機會。同時,維持年度策略觀點,即國內雙寬政策將持續對抗價格低位、資產拋售負向螺旋下的企業盈利收縮,從而最終實現扭轉私人部門信心。
站在當下二季度時點,對于政策端的市場預期應更多放在既有政策的加速實行完畢,年內增量政策或需要等待7月政治局會議基于二季度經濟基本面的進一步磋商。
配置層面,內需、自主可控已成為外部不確定性下的資本市場重點。在外部沖擊不確定性延續的背景下,內需與自主可控產業鏈所代表的較強確定性將成為資本市場關注重點。
內需方面,消費板塊為內需領域的主要代表,其優勢在于低估值和業績的穩定增長。相比紅利、科技和周期板塊,消費板塊的估值相對便宜。此外,消費板塊具有較高的股息率優勢,整體板塊的股息率在2.7%左右,僅次于紅利和金融板塊。隨著經濟和消費預期的改善,消費板塊有望迎來復蘇和增長,當前低估值提供了安全邊際與向上彈性的共振可能。
招商證券: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邊際改善
展望5月份,隨著年報和一季報業績落地,疊加海外沖擊逐漸減弱,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邊際改善。行業方面預計主要圍繞關稅沖擊修復和景氣改善的線索展開。
具體而言,海外沖擊超跌修復與自主可控加碼方面,一方面,可關注前期超跌領域的修復,尤其是海外營收占比較高,但行業對美國出口依賴度較低的領域,有望率先迎來修復。典型的如小家電、摩托車及其他、元件、醫療器械、光學光電子等。
另一方面,海外沖擊預計進一步提升政策在內需消費和自主可控領域的加碼,計算機、國防軍工等有望受益。
同時,景氣修復的線索方面,結合一季度經濟數據和中觀指標來看,隨著政策推進,經濟內生增長動能修復。細分領域景氣度較高或有改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一是消費服務領域的家電、家具、文化辦公用品、通訊器材、金銀珠寶等;二是新能源汽車、發電設備、集成電路、風電、工業機器人等高新技術制造領域生產端保持較高景氣;三是地產銷售端及資金端邊際改善。
結合中觀景氣、盈利能力、籌碼分布、估值、交易、周期階段和賽道價值等多個維度,推薦投資者關注計算機、汽車、機械設備(自動化設備、通用設備)、有色金屬、社會服務、農林牧漁等。
華安證券:維持震蕩
展望后市,海外擾動在經濟基本面上的兌現仍未落地,對應的儲備對沖措施也在觀察時機,市場在5月將繼續維持震蕩。
具體而言,雖然經濟基本面內生動能依然偏弱,出口走弱影響逐步顯現、拖累生產端,服務消費、二三線地產銷售放緩態勢明顯。但中央政治局會議積極定調,國內政策有望發力對沖出口邊際走弱影響,對沖力度的大小也取決于對經濟的沖擊程度。
因此,未來政策有儲備托底并視對經濟沖擊程度而出臺對沖,市場有望繼續維持震蕩。同時,若對沖政策落地時超預期則可以樂觀一些。
配置方面,5月市場向上動能和向下風險均有限。配置思路上,市場依然缺乏持續的明確主線,尤其是在當前市場位置不低時需更加重視事件或政策的催化支撐。
方向上,消費板塊已經經歷全面輪動、周期板塊景氣依然偏弱,成長科技板塊深度回調后出現催化事件、金融板塊穩定性具備一定配置價值。因此,5月建議投資者采取“啞鈴型”配置策略,一端配置成長科技,另外一端配置穩健型的紅利資產,當前市場環境下啞鈴天平略微偏向于紅利資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