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家長請注意:兇險!起病隱匿!“兒童癌癥之王”如何預防?

食欲不振、腹瀉、全身骨骼疼痛,很難想象這些癥狀會折磨5歲以下的孩童。而且,因為其早期癥狀隱匿(常見反復發熱、腹痛、骨痛)、易轉移等特點,被稱為“兒童癌癥之王”。

“兒童癌癥之王”
案例一:2024年7月,錢小朋友因神經母細胞瘤于上海市兒童醫院就診,總醫療費用31.6萬余元,自費總費用29.98萬余元。
案例二:去年11月,一名患兒在媽媽孕37周產檢時就被發現胸腔內有直徑3.4cm的腫瘤,出生一周腫瘤直徑就迅速增至5cm,洛陽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迅速行動,制訂方案,為該患兒完整的摘除腫物,經病理組織學檢查,最終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經節細胞,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腫瘤,約占兒童惡性腫瘤的8%~10%,占所有因兒童腫瘤致死人數的15%,在我國的發病率為10.1/100萬。
該腫瘤大多數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因為它具有發病率高、疾病進展迅速、死亡率高、治療難度大的特點,所以常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
為什么會得神經母細胞瘤?
目前神經母細胞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多數患兒都有基因突變,但是原因不明。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的遺傳性不強,只有大概1-2%的病例有家族史。
神經母細胞瘤的好發部位
神經母細胞瘤能發生于任何有交感神經組織的部位,最常見的原發部位是腎上腺,其次是腹部椎旁神經節、胸椎和后縱膈神經節、骨盆和頸部。
患有神經細胞瘤的癥狀
神經母細胞瘤因為原發腫瘤位置不同以及有無轉移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原發癥狀:
1、腎上腺起源
神經母細胞瘤會刺激腎上腺產生激素,使得患兒心率加快,表現為易怒、哭鬧、過度興奮等。
2、腹部起源
常表現為腹脹、腹痛、嘔吐、腹部包塊、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等。
3、胸部起源
常表現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水腫(壓迫血管導致靜脈回流障礙,出現面部、頸部、手臂腫脹)等。
4、頸部起源
常表現為頸部出現硬塊、一側上肢疼痛、活動及感覺異常、霍納綜合征(表現為單側面部無汗、眼瞼下垂、眼球內陷、瞳孔縮小,一大一小等)
腫瘤轉移癥狀
1、轉移至骨髓和骨骼:肢體疼痛、貧血、跛行
2、轉移至眶周骨:眶周瘀斑(浣熊眼)、眼球突出
3、轉移至肝臟:肝臟腫大
4、轉移至皮膚:可觸及無痛性皮下結節
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健康的心理等;
2、定期體檢:對于嬰幼兒,要進行定期體檢,特別是有家族史的家庭,除定期體檢外,還需要進行遺傳學咨詢。
盡管神經母細胞瘤惡性程度較高,但是通過規范治療,低危組和中危組患兒有較好的療效,低危組患兒的五年總生存率高達97%,并且有少部分患兒可不經過治療自行消退,他們大多數都是發病年齡在18個月以下的4S期患者。中危組患兒五年總生存率可達92%。而高危組患兒的五年總生存率較低,約57%。
因此,對于神經母細胞瘤應該要盡早發現腫瘤,及時就醫。并且現在有很多新型的治療手段出現,可以提高患兒的生存率,即使患上該疾病也不要放棄治療,接受規范治療,可以大大提高患兒的存活率。
怎么樣治療?
不同的危險分級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低危組:主要以手術切除+定期復查為主。由于部分神經母細胞瘤可自行消失,對于低危組患兒也可采取單純觀察手段,若出現腫瘤進展后再治療。
中危組:手術切除+化療。在化療前或者化療中,擇期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繼續化療,結束化療后定期隨訪。
高危組:分為誘導階段、鞏固階段和維持階段。誘導階段包括化療、干細胞收集和手術,鞏固階段包括干細胞移植、放射治療。維持階段包括免疫治療和13-CRA治療。
治療案例(滬惠保理賠)

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費用較高,對家庭負擔較重,可以通過個人醫保賬戶余額購買滬惠保等惠民醫療保險進行預防,比如案例中的施小朋友就通過“滬惠保2024版”申請了賠付63.18萬余元。
“滬惠保”官方投保渠道
第一步: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點擊進入“滬惠保”投保頁面。

第二步:選擇投保人(可為本人/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近親屬投保)→點擊“同意協議并支付”→閱讀投保相關協議,點擊“已逐條閱讀并同意”。

如往期投保過的,只需勾選被投保人即可。
如往期未投保過的,則點擊“添加一個被保人”→選擇并輸入被保人的個人信息(姓名、身份證)。
第三步:進入付款界面后,選擇付款方式,并支付保費。
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舉例:支付方式點選“醫保個人賬戶支付”→點擊頁面底部的“立即支付”→確認彈窗中被保人有無大病就診記錄,及相應的報銷比例等提示信息。確認后,點擊“已知曉,同意投保”→點擊“確認付款”,完成保費支付。


“滬惠保”官方理賠渠道
第一步:打開“隨申辦市民云”APP,搜索“滬惠保理賠”后點擊進入服務專區頁面。

第二步:選擇對應得理賠責任,點擊“去申請”按鈕開始申請。

第三步:選擇“本人理賠”或“代為理賠”后輸入相關信息并提交對應材料即可。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隨申辦綜合自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原標題:《家長請注意:兇險!起病隱匿!“兒童癌癥之王”如何預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